分享

还在苦恼不知如何确定有效需求?这里有一套十大需求模板送给你!

 感谢ay3dmkti3y 2017-08-16

 

写在前面的话

我们总是认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手段,需求自然就会产生。于是便有了越来越多的营销活动,越来越炫的广告宣传,越来越激进的促销策略,还有铺天盖地的优惠券和打折信息。


诸如此类的技巧有时的确能发挥作用,并带来短期回报。然而,真正的需求与这些手段并无关联。

需求发现者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对“人”的了解上。他们敏锐地觉察到我们最真实的希望、疲倦、幽默、冲动、急躁、野心、多疑、莫测,看出我们是多么的不可理喻、满腔热情、焦虑苦恼又捉摸不定。


结合李叫兽课程的学习内容,我将自己对需求和营销的看法分享在这里,欢迎拍砖交流。



1、需求的定义和作用



1.1需求是什么


如你我所知,现今社会最常把“需求”挂在嘴边的就是万能产品汪了。但如我所料,你可能也没想到,原来做营销也是要把需求天天挂在嘴边的。


卢梭有一句被广为流传的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是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年轻的时候,真觉得说这话的人很装X,但最近几年,发现了“无能”背后的“欲望”,瞬间觉得这话说的好有道理。


其实,回到最原始的概念,需求不就是欲望吗?但是为什么欲望会跟营销扯上关系呢?

因为每一个“求而不得”的欲望背后总可能诞生一个产品,而营销人要做的就是:让消费者发现并意识到这个产品能让人很好地满足这个“求而不得”。


所以,需求是“可以被营销人发现并与自己的产品相匹配的,可以满足人们理想与现实之差的欲望。”

需求是一种理想与现实之差的欲望,但它只有被营销人发现并匹配在相应的产品上才具有价值,否则也就只是人们心中求而不得的痛苦罢了。


1.2为什么说需求是营销的原点


这里举一个“手持美容仪”的例子。

一般看到“手持美容仪”这样的产品,大家可能凭直觉都可以说出几个它所满足的人们的需求。

比如价格比美容院便宜(低价),可以天天在家使用(便捷),可以促进面膜的吸收(新颖)

确定了这些需求之后,我们接下来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如上表所示,很多时候,只有当你确定了主打需求,才能跟着确定营销活动中的定价、渠道、公关、广告等一系列策略。这也就是营销“原点”的来源。


2.十大需求与需求自检清单


2.1如何发现有效需求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其实原则上来说,人类有多少欲望,就会有多少需求。

但是如果当你这样想,就会跟我一样陷入到需求的汪洋大海中,啥都没做就先被吓死了。不过好在在这么课程中,李叫兽帮我们归纳了常用的“十大需求模板”。


①低价需求:

定义:如果市场上某些消费者很渴望完成某个任务,但因为花费巨大,他们不得不放弃或者买个不给力的替代品,这时他们就渴望更低价又好用的解决方案。


通常的广告策略:他们会号召消费者,别为不合理的部分支付多余的价格。


例子:



②便携:

定义:如果市场上有这样的消费者,他们渴望亲自完成某一目标,但完成这个目标却非常麻烦,常常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精力,这时就渴望有省麻烦、更便捷的解决方案。


通常的广告策略:突出消费者过去解决某个问题的麻烦.


例子:


③性能:

定义:如果消费者一直想要完成某个任务,而现有产品的性能无法帮助他们完成任务,就会想要性能更加先进的新产品。


通常的广告策略:提出觉得大多数人认同的、但是自己一个人做不到的建议:xxx产品可以帮你做到。


例子:



④新颖:

定义:如果市场上的一些消费者对过去某个一成不变的解决方案感到不满,就渴望尝试更好的新东西。


通常的广告策略:对旧方案(竞争对手)重新进行定位。


例子:



⑤降低风险:

定义: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前,会担忧这次购物有某种风险,他就想要转而购买没有这种风险的竞品——他们想要获得100%的保证。


通常的广告策略:提示存在某种风险,提供信任状并做出保证。


例子:



⑥高端:

定义:如果消费者很喜欢某类产品,但是这类产品却比消费者的其他选择更低端,阻碍了消费者购买,他们就希望有人能打破低端的常规,让这个产品变得更高端。


通常的广告策略:消除、回避产品low的元素。开发高端价值。


例子:



⑦定制化:

定义:如果你的目标人群的各自需求有所差异,他们会希望你的产品有专属于他们的功能或体验。


通常的广告策略:不同人的需求并不一样、你的专属。


例子:



⑧可达性:

定义:如果你的目标消费者过去一直渴望达成某个目标、成为某种人,而始终没有途径做到,他们就希望存在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


通常的广告策略:突出现在你也可以成为某种人,或者做到某件事。


例子:



⑨过程体验:

定义:在做某件事时,不得不忍受很糟糕的体验。他们想要对此进行提升。


通常的广告策略:强调影响良好用户体验的阻碍因素,产品可以消除这个阻碍。


例子:



⑩理想自我:

定义:他们没有意识到做某件事的重要性,而你提示了他们,帮助他们成为理想中的自我,他们就更加容易会做这件事,从而消费你的产品。


前提:提出的建议,能让大部分用户觉得“自己的确应该做”,但是又很难自己完成。


通常的广告策略:提出大多数人认同的、但是自己一个人做不到的建议。强调产品可以帮你做到。


例子:



2.2十大需求怎么用


了解了十大需求是什么之后,现在我结合我们作业中的一个例子告诉你,十大需求应该怎么用。


假如现在有一个超声波香薰机,它体积小、使用便捷,安全环保。

当加入精油打开时,能够发出柔和的香味帮助用户改善身心健康,比如帮助睡眠。

而过去,用户往往会选择通过吃药、针灸、运动等方式改善身心健康(比如吃安眠药助眠)。它该主打什么需求,从而让消费者购买呢?请帮它写一句话文案。


你会发现有这样一些常见的答案:

  • 香薰机,给你更好的睡眠

  • 香薰机,你的家庭理疗师

  • 因为有它,安然入眠

  • 你与优质睡眠之间,只差一个香薰机

  • 用香薰机,从此告别安眠药


不好意思的是,这些都被叫兽痛批啦!是的,一开始,我也是这当中的一员...


认真想想这些文案,到底是哪里不对呢?

香薰机能给我更好的睡眠,这是一个被强塞的概念。这不是一个事实。

事实是什么呢?晚上想着工作,很难睡着,香薰机能让人放松,从而让人睡着。

所以,正确的逻辑是,香薰机有助于睡前放松,放松有助于睡眠。放松是事实,而有助于睡眠不是事实。

所以,香薰机其实应该主打放松(过程体验)的需求。


说到这里,你会发现,十大需求是一个帮助你精准找到用户痛点的高效工具。

在没有接触过十大需求模板和学习了这一知识点之后,我们的营销工作的思路和过程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没有使用十大需求工具之前,为产品制定营销方案时,我们通常的做法可能是:


第一步:按照自己产品的功能,给目标用户画像。

第二步:在目标用户经常访问的网站投放问卷,用来了解用户曾经对同行产品的购买习惯,对该类产品的价格接受度,对自己品牌的印象,改进意见,留下联系方式等很多维度的提问。

第三步:然后对着这些用户画像和收集到的数据,写文案,做广告页。


这种方法最大的诉求是:我要做这个,我要做那个,强调的是我想怎样,让用户为你既定好的营销方案买单。简而言之就是品牌单方面的价值输出。


在使用了李叫兽的十大需求工具以后,过程可能会变成这样:


第一步:通过十大需求工具,开启思路。全面、广泛地分析产品可以主打的所有需求。

第二步:根据需求自检清单分析找到产品应该主打的需求。

第三步:根据应该主打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各类营销策略。

第四步:根据各类营销策略执行。


这种方法最大的优势是:一开始就站在了需求的立场上,避免掉进自说自话的怪圈。


2.3需求自检清单


当你认真使用“十大需求”寻找产品的主打需求时,你会发现另一个问题:这个产品好像可以主打好几个需求啊,到底该怎么办呢?


比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手持美容仪”,就可以找到8种需求,是不是很惊奇?

  • 低价:隔壁美容院又涨价啦,手持美容仪买一个可以用3年

  • 新颖(吸收):美容仪,让你的精华不浪费

  • 便携性:不用天天去美容院啦,在家就可以做美容

  • 可达性:不去美容院,也给你美容院一样的美

  • 定制化:一机在手,痘痘全无

  • 性能:比美容院省钱、比护肤品有效,来试试美容仪吧!

  • 降低风险:涂错东西又烂脸啦?美容仪不会的!

  • 理想自我:不做黄脸婆,婴儿嫩肌美容仪给你!


所以,到底该选哪一个才能最打动消费者呢?


这时候就需要李叫兽的另一个工具“自检清单”来帮你剔除掉不合理的需求。

当你用几个主打需求挨个过一遍自检六问以后,你就会找到最合理、最优的那个需求了。


需求自检六问


问题1

我是在帮消费者做他特别渴望做的事情吗?

问题2

在我的产品之前,消费者的选择是什么,他存在不满吗?

问题3

当消费者产生了不满,他愿意为这样的不满做出改变吗?

问题4

当消费者打算为这样的不满做出改变时,你是他的首选方案吗?

问题5

消费者购买你的产品时,是否面临巨大的风险?

问题6

当消费者真的选择你的产品,你是否做到了扬长避短


比如用自检六问分析上文中的一个“便携性”需求:


问题1:我是在帮消费者做他特别渴望做的事情吗?


答:更方便地变美是特别渴望做的事。


问题2、3、4:在我的产品之前,消费者的选择是什么,他存在不满吗?当消费者产生了不满,他愿意为这样的不满做出改变吗?当消费者打算为这样的不满做出改变时,你是他的首选方案吗?


答:默认选择1:去美容院,一次性消费,价格高;当去美容院性价比不高的时候愿意改变,但不一定选美容仪。

默认选择2:买护肤品,效果不一定好,不一定适合自己。愿意改变,首选也有可能是美容仪。


问题5:消费者购买你的产品时,是否面临巨大的风险?


答:健康风险:毁容?

财务风险:买了不好可否退换?

功能风险:没用怎么办?


问题6:当消费者真的选择你的产品,你是否做到了扬长避短?


答:与美容院相比,强调更加方便;与护肤品相比,强调更加有效。


结论:便携性是一个可以主打的需求。


2.4需求定了,然后呢?


确定最优需求后,你还需要了解一个重大课题:消费者是如何做选择的?


你觉得当你找到了“正中人心”的需求,消费者就会为你买单了吗?NO!其实大多数资深营销人都明白,人们的购买决定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惯性、疑虑、懒惰、习惯和冷漠。


消费者并不是做出最好的选择,而是做出比过去的某个选择感觉上更好的选择。你必须与他之前的默认选择作对比,告诉他一个选择你而不是其它的理由。这个可以拿来对你的需求再进行一次过滤和筛选。


回到美容仪,假如经过了“自检清单”的考验,“便携性”依然还在我们的列表里,那不妨让我们看看消费者到底愿不愿意为了“便携性”改变。


便携性美容仪的竞争对手是美容院。那么与去美容院相比,便携,到底有没有吸引力呢?


调查后发现,其实大多数人不会觉得去美容院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它可能伴随着跟闺蜜约会逛街就顺便完成了。甚至还有些女性朋友是把去美容院作为幌子,趁着去美容院而去逛街。

所以,这么看,便携性就不该再是主打需求了。


在这里,李叫兽讲了一个消费者改变矩阵:你只有尽量让你的产品改变动机很大,才有最大的可能唤起改变。



李叫兽说过“营销人从来不是需求的创造者,而是需求的发现者。”

而想要成为成功的需求发现者,就要把思维方式从劝说人们购买产品,升华到人与人之间的深入理解,升华到从消费者的双眼和情感角度看世界。


3.后营销时代的一些猜想


马修·威尔科克斯曾这样说过:


营销越来越复杂,在这个时代,数据的海洋一波接一波地冲刷到你的办公桌上。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依然很难确定哪种营销策略是有效的,尤其是那些业务不直接面向顾客的企业。

有一句老谚语说“广告奏效了一半,不过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这句话现在仍然有效。


我相信,从人性和需求出发去探索和重构营销不会仅仅止步于李叫兽、止步于我们。随着心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蓬勃发展和衍生,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或许是决胜未来的营销思维所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营销或许也会有一天打开“黑箱”,变得不再难以捉摸。(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