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中三元、两次拜相,这位北宋官员履历惊人,却私下做出了阴暗事

 思明居士 2017-08-16

连中三元、两次拜相,这位北宋官员履历惊人,却私下做出了阴暗事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李金钖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明晰地指出朝堂之上一直存在贤臣和小人,至于贤臣当道还是小人得势的原因在于君主。

宋朝的第三个皇帝宋真宗为了自己的虚荣心不断伪造天书、祥瑞,还好大喜功,一心要效法秦皇汉武封禅泰山。正所谓“有其主必有其臣”,他手下的大臣王曾可以说将吹牛吹到了清新脱俗的境地。

一、我的名字就不凡

真宗朝有一位两拜参政知事(副宰相)的大臣叫做王曾,这个名字放到现在全国至少有好几万重名,然而他自己却可以将名字解释得感天动地。

王曾对别人说,自己之所以叫“王曾”是因为父亲年轻的时候非常爱惜纸张,爱惜到感动孔圣人的地步。于是孔圣人在某天托梦,决定将曾子送给王父当儿子,于是乎王曾出生。

连中三元、两次拜相,这位北宋官员履历惊人,却私下做出了阴暗事

▲ 曾子像

曾子被称为“宗圣”,是孔子临终的托付之人,后来将孔子语录整理成《论语》,也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如此大腕转世投胎到一个普通百姓家当儿子,只能说王曾的脸皮已经厚到一定程度了。

让人惊讶的是这种说法竟然还有一定市场,大概与王曾的个人能力很强有很大关系。他八岁丧父,被叔叔收养,少年时学习不辍,擅长诗文,本身又长得一表人才,所以在后面的科举考试中顺风顺水。

他在乡试、会试、廷试三个阶段接连考中第一,这也就是俗称的“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制度下的最高荣誉,从唐朝到清朝,这一千多年间文科连中三元者总共才14位,可见王曾的厉害之处。

连中三元、两次拜相,这位北宋官员履历惊人,却私下做出了阴暗事

二、自我包装

宋真宗在好大喜功的道路上一去不返,朝堂之上污秽不堪,不少大臣都是敢怒不敢言。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仗义执言、坚持正义、敢于针砭时弊应该是其所具备的优秀品质。

让人吃惊的是,王曾却是“顺潮流而动”。他在会试的考卷上写了一篇《有教无类赋》,其中“神龙异禀,犹嗜欲之何求;仙草何知,尚薰莸而相假”一句,亮瞎了众人的双眼。接着在廷试中当着皇帝的面又写了《有物混成赋》更是气吞山河。由此可见,连中三元的战绩真不是普通人能达到的。

这般明目张胆地向当朝爱慕虚荣的皇帝邀功,自然让一些人不平,有人作诗用狗熊和蠢驴来讽刺王曾,却未能阻止他在拍马屁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当上状元,享受的一个特等权力便是衣锦还乡。当地知府李继昌听说治下冒出个连中三元的人才,重视得不得了,探得王曾归乡日期后,命令父老乡亲全部出城到郊外迎接。

连中三元、两次拜相,这位北宋官员履历惊人,却私下做出了阴暗事

其实在文举之风盛行的时代,这样大规模的欢迎仪式可以激励当地的学习风气,对社会教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倘若是旁人也就罢了,谁让你这里出了个王曾呢,他要是能老老实实走程序那才叫怪了。

王曾绕过大路,将苦巴巴等待自己的一干人等抛到一边,自己和随从换上便衣绕道进城。事后见到李知府,王曾谦卑地说道:“不敢劳烦太守父老致讶。”

这样一来,之前那些带红花回乡游街的状元全被王曾比了下去,还留下“王沂公拒奉承”的美名。如此做法深得同样喜欢作秀的皇帝的赞扬。

三、打击政敌

张去华是北宋第二任状元,他非常重视家教,自己的十个儿子均有大才。尤其是他的小儿子张师德更是高中状元,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父子状元”。

连中三元、两次拜相,这位北宋官员履历惊人,却私下做出了阴暗事

张师德能力出众,多次得到皇帝的当众赞扬,并且深谙外交事务,契丹使者来访大多都是他接待。这样的人物自然引起了王曾的妒忌。张师德注重自身修养,对于跑官要官这种事情从来不参与,对于权贵之门也从来不阿附,这让马屁拍成艺术的王状元痛恨至极。

每当有人在自己面前称赞张师德的才华能力时,王曾都是冷冷地避开。在好友的多番劝说之下,为了工作张师德不情不愿地去拜访王曾。谁知这正中了王曾的圈套,他紧闭大门不见客,让颇为爱惜自己羽毛的张师德难受了好几天。

不久之后,中书省推荐官员进阶,以参知政事为首的一众官员极力保荐张师德。甚至有高官誓言:没人能够替换张师德。可是王曾悠悠地说:“张师德有什么好,就爱跑官要官,堂堂一个状元往我家跑了两次,我都要避嫌不见,成何体统!”

连中三元、两次拜相,这位北宋官员履历惊人,却私下做出了阴暗事

▲ 王曾像

张师德在王宅门前苦等是事实,无数人都看见了。于是张师德因为王曾的这句话在自己的职位上原地踏步,直至郁郁而亡。

四、挤兑孔子后代

王曾为了提高社会地位,想尽办法将自己的堂妹嫁给了孔子正统继承人孔冕。孔子的后裔已经被宋朝皇帝封为衍圣公,成为皇帝都要礼让三分的名门望族。

可是孔冕夫妻俩感情并不好,二人常因家庭纠纷产生口角。真正闹将起来,吃亏的肯定是自己的堂妹。当时正值真宗皇帝封禅泰山,在山东地界上传出孔家夫妻不和会影响王曾的脸面。

连中三元、两次拜相,这位北宋官员履历惊人,却私下做出了阴暗事

▲ 宋真宗赵恒像

于是王状元心生一计,他主动去拜访妹夫家。出来之后就派手下人四处散播谣言:孔冕在自己的茶水中下毒,自己勉强捡回了一条命。

等孔冕对大舅哥下毒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的时候,王曾又给真宗皇帝秘密上书说:孔家是圣人之后,一定不会做出这种事。现在是搞封禅的关键时期,不宜被其他事打扰,还是大事化小为好。

孔家怎么会做出因为家庭矛盾就毒死大舅哥的事情来?不少民众替孔冕喊冤,朝中官员几番要求彻查此事,都被一心只想封禅的宋真宗给压下去了。

而王曾则完美地将堂妹夫的家庭矛盾掩盖住,保存了自己的颜面。只剩下孔冕有苦说不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