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壮 周启壮就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因为爱看书总是向周围的亲朋好友借,人家不借他就苦苦哀求,后来把周围人的书都借遍了。有人就建议:快去废书收购站找了个临时工作吧。本来是个玩笑,他当真了!说是去工作实际上就是去看书去了,经理总是骂骂咧咧“一上午分捡不出一麻袋书,窝囊废”,他才不管从宋朝看到明朝再看到清朝。 后来还从废品站顺回来泛黄的全套《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说起这个人,还有一个怪癖:爱看抗战类书籍,对近代武汉历史了如指掌、信手拈来;越是虫蛀的他越爱看,说有书香味。 周启壮后来被废品收购站请出去了。他就经常蹲点,专门等周边的藏书老人离世,然后花钱买书。有这样一个现象:家族中老人爱藏书,他的后世子孙大多没啥出息,不爱看书而且嫌弃这些被老鼠啃过而且还夹带老鼠屎的黄书。而且老人过世后家中分财产,书没人要又不能直接卖掉变现,子女经常出现大打出手现象,媳妇们更是寸产必争。周启壮乘虚而入高价收购,钻进书堆中,一下拿回一堆书,放到放大镜下一本本翻看。 1999年,周启壮在武汉收藏品市场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专门收藏历史手稿和抗战史料。一日,一个人路过他的摊位旁边,打趣的问:“我家有一柜子你这破书,能值几个钱?”老周稳稳的说:“看质量吧,亏不了您的。”第二天,中年人抱了一摞书过来,老周付了10块钱。后来此人又送给周老一堆虫蛀的黄书。 不料,死人屋内的这些书籍,却找到一张1938年的武汉三镇地图。“这是国民党军方在飞机上拍的,关于武昌起义的形势图,当年那可是军事机密”;还有无数日军侵华史料,其中一张“清国大地图”格外显眼,为辛亥革命,日军记载了中国战场上发生的各种内乱和大的起义,这也是日军试图侵略中国而做的提前准备。价值斐然。 全国各大博物馆曾出高价想要收购周老手中的一系列抗战史料,都被老周严词拒绝了。“史料是为研究,然非束之高阁。可为历史见证,但更为启迪后人。博物馆藏固然可以永存,但还是愿意送予爱书之人。”周启壮拒绝了高价收购,只是希望爱书之人可以永远传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