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观柳州】乡音不改乡愁泛滥——鹿寨仁里

 三叔收藏 2017-08-17






乡愁

背上行囊,离开家乡,为了理想和未来去打拼。汗水交织着泪水,回头凝望,家乡就在身后,从未离开。


       8月8日,由柳州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为期三天的第二期“微观柳州-柳州乡愁”主题采访活动开始了, 跟着小编,一起来听听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


      第一站

我们先来到了一个远离声嚣、静谧安详的小村庄

鹿寨县寨沙镇九敢村仁里屯


(下车之后人手一顶草帽)


仁里屯依山傍水

依的是龙虎山,傍的是柳江水

自然是仙灵秀气

仁里屯始建于清朝中期

经过200多年的洗礼

一些古老的建筑依然保留完好

一些老物件,城市里几乎见不到的那些记忆

都被珍藏在“乡愁仁里”村史馆里了

咱们一起进来看看吧



(“乡愁仁里”村史馆正式揭牌)




“乡愁仁里”村史馆由村里现存的古朴民宅改造而成,挂在墙上的村史溯源、发展概况等图文史料排列有序,陈列着的衣食住行、生产工具等实物,原原本本保留最真实的样子。“乡愁仁里”村史馆,折射着村子的发展变迁,承载着村民遥远的记忆。



邓氏宗祠

怀英书院(邓氏宗祠)是仁里屯的另一大标志性建筑,从这个书院走出了不少名人雅士。



彩调

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

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鹿寨彩调

形式活泼,通俗易懂

题材丰富,贴近生活

质朴的歌声中传达出客家人对家乡浓浓的依恋。

家乡的声音,才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



板里村史馆


柳州市首个屯级村史馆——寨沙镇古木村板里村史馆

村史馆里记录着板里村悍匪刘才甫屠杀72位村民的历史惨案

所有村民永远忘不了的痛苦记忆

也永远忘不了为解放事业做出牺牲的那些人



耍陀螺和抓泥鳅

耍陀螺是客家的传统习俗之一

不管是大叔大伯们还是姑娘小伙

耍起陀螺来全都是有模有样的



每年丰收的时候

客家人就会举办抓泥鳅的比赛

以此来宣泄忙碌了一年的辛苦以及丰收的喜悦

(小编也不甘示弱,和媒体同行们组成了媒体队和村民们比试比试)

输赢并不是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体会过程的欢乐

以及村民们的团结一致



柳州出发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