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20两黄金竟买到赝品,后来的鉴藏界“国眼”是如何炼成的?

 氢氢地春雨 2017-08-17

中国书画的辨伪活动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有记载

明代张丑将书画鉴定

定位为「判真伪、分优劣

但事实上古代书画鉴赏中

欣赏易而鉴定难

欣赏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而鉴定却需要科学证明和确定结论


徐邦达


凭借故纸堆中的蛛丝马迹

辨别真伪,传承保护

鉴定工作看似简单

实则具有很高的技术性

在中国20世纪的古书画鉴定家中

有一位与谢稚柳、启功并称为

中国书画鉴定三大家的“奇人

他就是徐邦达


徐邦达与杨伯达、谢稚柳、薛永年在美国鉴定中国古书画


徐邦达寓目书画以巨万计

鉴定水平饮誉业内

书画鉴藏界戏谑地称他为“徐半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教授薛永年

尊称他为“国眼”

身为鉴定学派的一代宗师

徐邦达堪称“华夏辨画第一人”


商贾之家的富二代,耳濡目染钟情书画

1911年,徐邦达生于

浙江海宁一个殷实的商贾之家

父亲徐尧臣虽为商人

却对文墨书画情有独钟

在做丝绸生意之余

只要是他相中的名家书画

定会不惜重金收入囊中

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

徐邦达自幼便对书画有异常的兴趣


作画中的徐邦达


当发现儿子在书画方面天赋异禀后

徐尧臣聘请了当时赫赫有名的

“娄东派”后劲画家李涛

来教徐邦达系统学习山水画

徐邦达在临摹古画

花费了10年之久的功夫

究其后来能成为书画鉴定大家

与自身深厚的书画功底也是分不开的


徐邦达山水作品


上世纪40年代

徐邦达的画艺已名动江南

学画之外为博采众长

他又入吴湖帆先生门下

同时师从赵叔孺先生学古书画鉴别

结识了很多书画鉴定领域的行家与高手

如大名鼎鼎的庞元济张葱玉

在与众多大家的来往、交流和学习中

徐邦达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20两黄金“交学费”,“废纸堆”里淘宝贝

素有“徐半尺”之称的徐邦达眼力惊人

某次有人请他看画

卷轴刚展开只露出一片竹叶尖时

他便脱口而出:“李方膺!”

卷轴全部展开后

果然是扬州八怪李方膺

但即便是一生过眼书画无数的“国眼”

初入收藏时也不免栽了个跟头


王原祁 仿大痴山水图轴


18岁那年

徐邦达看中一幅画

据说是清初六大家之一王原祁的手笔

他仔细审辨良久确信是真品

并且豪掷20两黄金买下

谁知等他拿给赵叔孺看时

却得知这只是幅赝品

20两黄金的高价“交学费”

虽然教训深刻

却也令他更加努力学习古画鉴定


怀素《食鱼帖》(局部)


凭借一双如炬慧眼

徐邦达最擅长的就是“废纸堆”里淘宝

上世纪70年代

他在青岛博物馆“次等文物”里

发现了国宝级的稀世珍品

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的唐摹本《食鱼帖》


徐邦达在美国著名学者藏家翁万戈家鉴定书画


这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高古摹本

之所以能免除被埋没在故纸堆里的厄运

还要多亏徐邦达的随口一问

当时他已完成青岛博物馆的鉴定工作

就在要离开的时候

徐邦达询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

是否还有没鉴定过的字画

工作人员的回答是只剩一点不要紧的

然而徐邦达还是坚持都看了

白麻纸上的怀素《食鱼帖》唐摹本

就此重见天日


黄公望 剡溪访戴图轴  云南省博物馆藏


还有另外一件国家一级文物

黄公望《雪夜访戴图》

也是徐邦达从云南博物馆

“次等文物”中淘出来的

同在青岛博物馆一样

徐邦达临走时照例问了一句

是否还有没看的东西

在一堆要处理的次等文物中

他发现了黄公望的《雪夜访戴图》

现已成为云南省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真假《富春山居图》,识破乾隆骗局

今天人们有幸在博物馆一睹

真品《富春山居图》的风采

徐邦达可说是功不可没

比起前面提到的《雪夜访戴图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更为有名的作品

描绘了浙江富春江的秀丽山水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1745年

收藏达人兼“盖章狂魔”乾隆皇帝

得到了一卷《富春山居图》

欣喜若狂之余不免手痒

于是在这幅他认为的真迹上

疯狂留下密密麻麻的各种题跋

唯恐别人不知道他有多兴奋


《富春山居图》(子明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然而人生就是如此充满戏剧性

就在第二年

又有一幅《富春山居图》被送进了宫

事实证明第一幅其实是明末摹本

后入宫的这幅才是黄公望原作

于是乾隆就有点尴尬了

但贵为一言九鼎的天子

怎么可能会承认自己看走了眼

于是大笔一挥“鉴定”真品为假

摹本后来又被称为《富春山居图·子明卷》



上世纪30年代山海关失陷后

故宫决定将重要文物南迁

徐邦达在上海期间

看到了库房中的两幅《富春山居图》

其中一幅乾隆题写了诸多溢美之词

另外一幅则御笔提说为“假”

这不禁勾起了他的兴趣


正给学生上鉴定课的徐邦达


徐邦达的鉴定讲求实质证据

在仔细鉴定后

他认为被乾隆判为真迹的题款

不符合元代的规范

完全没有仿出元人题款风格的精髓

最终纠正了乾隆帝的“颠倒黑白”

为那幅被打入冷宫许久的

“假”《富春山居图》验明正身


《雪竹图》的历史公案,与谢稚柳“掐架”

1983年

我国开展了史上第三次书画普查

国家文物局专门成立了

一个7人专家鉴定小组

徐邦达连同谢稚柳、启功、杨仁恺

刘九庵、傅熹年、谢辰生

均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的成员

其中谢稚柳为鉴定组组长


古书画巡回鉴定组7位专家合影


中国古画浩如烟海

鉴定工作本就艰难复杂

再加上辨画工作量相当大

几位专家为一幅画的真伪各持己见

 也是常有的事

比如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名画《雪竹图》

围绕着它就有一段历史公案


《雪竹图》,现藏上海博物馆


谢稚柳认为此画的作者是五代画家徐熙

依据是“落墨”的绘画技法

为徐熙作品最为突出的艺术特点

徐邦达对此却提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

他从《雪竹图》所用绢的尺幅来考证

认为此画最早不过南宋中期

至晚可以到元明之间

因此将《雪竹图》彻底排除在

徐熙或徐派画之外


谢稚柳在家中创作


就这样,为了一幅《雪竹图》

已是古稀之年的二老“掐了一架”

在当时造成了很大影响

1987年12月下旬

鉴定组还为了两位大师能够握手言和

专门在北京安排了一次会议

徐邦达和谢稚柳至此关系缓和

在此后赴美看画的过程中

他们已经是谈笑如初

徐邦达与夫人滕芳

徐邦达一生淡泊名利

他将自己毕生所藏大部分字画

都捐给了浙江海宁的徐邦达艺术馆

从画家到著名书画鉴定大师

从为个人收藏、鉴定

到为国家博物馆鉴定收藏

徐邦达的品格更让人高山仰止

爆文推荐:

战乱之中不要家产只要字画,他凭什么被誉为“江南第一藏”?

他先被投入南海监狱,后遭流放新疆,终在青绿山水间觅得安宁...

30年前花3万港币买的清朝传世宝物,再现拍行将过亿!

瑞士兄弟能成为顶级藏家,多亏有中国大藏家和英国著名古董商为其坐镇…

中国瓷器辣么多,凭啥他在位时的就被誉为“最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