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保险,你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

 军休强军路 2017-08-17
 

1、为什么保险分消费型和返还型?为什么此产品官网产品页面中不说明?


所有保险的分类中,消费或返还是最重要的分类。

消费型保险只有保障功能,投保人通过定期“消费”一定金额从而获得相应保障。


返还型保险除保障功能外还会满足一定条件下返还投保人全部甚至更多的金钱。


注意,保险本应只具有保障作用,返还型保险往往被冠以理财的名义借助信息不对称坑投保人的钱。返还型保险只适合极少极少的一部分人。


此产品经查阅资料,是消费型险。官网为什么不说明,我猜测是如果一个保险公司公然在官网普及消费型、返还型的产品知识,估计会大大影响返还型保险的业绩。



2、什么是主险?什么是附加险?


主险是不需要附加在其他险下可以独立承保的险种。附加险必须依附于主险之下。需求方可以自行根据需求选购主险或主险附加险。如果缺乏保险知识,一般被推销的都是主险 附加险。


本产品中,投保人可以选择只要主险的终身寿险,也可以再看情况选择其他附加险。保险推销员往往希望投保人选购越多的附加险越好。



3、什么是终身寿险?


终身寿险属于死亡保险(另一分支是定期寿险)。投保人无论何时死亡,保险公司均需要支付保险金。


看起来保障终身是非常好的,但这要付出较高的费用。从性价比来看定期寿险更适合保险人(至少更符合年轻人初期钱财较少的情况)。大部分保险人可以选择5年、10年、30年,甚至是一年期的定期寿险(公司可以选择给员工购买这类便宜的寿险防止意外发生)。



4、什么是重疾险?


重疾险是为投保人患重大疾病所做的保险。国家强制规定重疾险中必须覆盖的重疾为36种,但保险公司出于市场需求或者盈利压力会再提供更多的重疾覆盖。


注意:重疾并不是覆盖面越多越好。越多的重疾覆盖越要更高的费用,因此一些少见的重疾加入只会增加投保压力,反而根据个人家族病史、社会常见疾病统计数据增加防癌险乃至女性易发的乳腺癌保险是重中之重。


另外,网络上常见因为对疾病定义双方认知有差异重疾不赔付的新闻,强烈建议在投保前需要整理相关疾病咨询保险公司这些疾病是否符合这款重疾的定义。



5、什么是意外险?


意外险是当投保人发生意外(伤害、残废或死亡)时给予赔付的保险。


意外险大都是消费类型。


意外险一般分综合意外险和特殊意外险。后者是一些专门对特殊场景发生意外所推出的保险,如旅游意外险、电梯事故意外险、交通工具意外险、航空意外险等。前阵子新闻国内两夫妻到国外骑行却不买保险结果出事医疗费高达百万美元就需引以为戒。


意外由于发生概率较低,费用相对便宜。看起来意外险保障额度特别大,实际成本很低。不良保险推销员喜欢将寿险、重疾、意外三个最重要的险的总保障额度加一起进行推销(如本产品中的30 28 50),实际不应将意外险的额度加总,应该分别计算每类保险的成本。


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选购综合意外险,只需考虑成本就可以,不需要绑在主险下购买,除非确实作为附加险购买意外险得到了大幅优惠。


从性价比的角度说来,个人建议经常出差、旅行及一些特殊职业人士应长期配置高额意外险。普通上班族不一定需要长期配置高额意外险。


此外,年轻的时候出行大胆,退休的老年人出行谨慎。尽管没有研究过专门的老年人意外险费率,个人觉得也不宜像本产品一样一次性锁定意外险保障到70岁(这意味着到70岁前每年给保险公司意外险的保费)



6、什么是意外医疗险?


意外医疗险是投保人发生意外住院医疗时产生的医疗费用,是相对较小的险种,属于可配可不配的范畴,鸡肋之选。


由于部分公司会给员工购置补充商业医疗险,因此如果公司已经投保有这个险,没有必要再额外购置。



总结:


总的说来,弄明白这六个知识点,就已经可以对这款保险产品有个基本的判断。接下来就可以结合本人的个人状况、投保需求进行产品分析甚至是市场调研。


消费型:好,我们就不应该选择返还型的保险,徒然增加自己的前期经济压力。

主险 附加险:看需求。我知道自己想买什么保险吗?

终身寿险:先看看市面上的定期寿险吧,如果今年30岁,完全可以选购一款30年的定期寿险。至于60岁后的保险,我60岁后假设足够有钱给我的后人(注意这是假设,看每个人对自己未来的判断,我觉得30岁的人应该对自己30年后的财富能力是有一定判断的),干嘛要保险公司给我的受益人保险?

重疾险:看清楚产品承诺的重疾,弄清楚家族病史,弄清楚社会常见疾病统计数据。意外险:去市场上看看单独购买同样保额的消费型意外险,他们的成本是多少。

意外医疗险:钱多就配,钱少就不配,尽量让公司购买,就这么简单。


归根结底,保险的本质是转移风险或补偿损失。


青年、中年的时候发生意外、重疾甚至身故,这时候给自己或家庭都会带来较大经济压力,选择保险即是当万一发生这类不幸时,可以减少家庭压力。


但假设是一个理性的投资者,老年甚至中年时就能给家庭妥善规划留下足够的财富,只要非常确定家庭没有经济压力,并不一定需要选择保险。

实际从稳妥的角度来说,从市场中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低成本的保险,转移风险,是相对正确的选择。


所以说,保险仅仅是理财中的一个工具,根据不同人的风险偏好和资金状况做出自己的选择即可。既不需要美化而过分购置保险,也不需要丑化而排斥保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