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兴善:微中医】虚不受补

 语文老师0452 2017-08-17


年轻不养生;老来养医生.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点击上方蓝字太兴善”,再点击关注以后就可以每天收到各种最专业的养生健康知识!完全是免费”哦,!


掌上太兴善

 

生  病  求  医  ,  不  如  自  己  学  点  中  医  !

  身体虚弱的人,稍微吃一点补品,就口舌生疮,彻夜不眠,腹胀腹泻,这叫虚不受补。虚不受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言“病来如山倒,去病如抽丝”有的人经年累月积攒的虚亏,妄求几日、几剂便能补回,着实有些乐观了。

  如有肝阳上亢者,常不以单纯的镇阳药进行调制,往往需加少量柴胡或生麦芽,入肝升阳以顺其势,再显益母草、牡蛎等平肝潜阳之效。此因肝为将军之官,本来冲劲十足,如再一激,必得其反。如太极云手,顺其势而化之,方保无患。以怒治怒。谬也。

  气虚或血虚,是很原则的“纲”的问题。中医在辨证的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中,阴阳放在首位,血就是阴的代表,气就是阳的代表。一旦补错,那就是错了方向。

  或补错脏腑,中医指的五脏六腑,肝、心、脾、肺、肾为五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为六腑,还有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子宫。这些脏腑,不单是指其本身的器官,还包括与其经络和表里相关的机能和器官,每个脏腑都有虚耗和病损的可能,这时,需要的是对应的和到位的补益。

  或是补错时令,有的补品,还要根据气候温度来服用,才有利于吸收。

  再者补错环节,即使上述三项判断对了,投药又对准了需补的脏腑,但在具体操作细节中,不慎有错,也会补不达意。如“过急”,内热未除,炎症未消,病因或虚因未明等等,就急于进补;“过乱”,同时补几个脏腑,杂乱无章,主次不分;“过多”,虽有虚,但已有给予补针、补药、保健品,还餐餐炖补品,令病人连喝开水的机会都没有;“过浓”,这更常见。“食疗”,明明是以食为主,但出于心急,放了很多药材进去做汤料,炖汤变成炖药;又或,虽放药不多,但放了过多的肉,才加少少的水。总之,浓度太高,让肠胃吸收不了。须知,滴注吊瓶,也要讲究浓度的,用生理盐水稀释药物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虚不受补”的虚是什么虚要搞清楚,所谓的虚就是乏力、精神不振、精力不够用、困倦的意思,那么这个虚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现在临床上的病人百分之九十九能吃到肉、鸡蛋、牛奶的,根本不用你宣教你多吃点肉什么的,根本不缺营养,如果脾胃功能正常,血肉有情之品又怎么会不能正常转化为精血来滋养我们自己的身体呢?可见脾胃的功能失调,后天气血生化乏源才是虚的比较多见的成因。

  中医称: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调理脾胃的药物,黄芪较为安全而有效,它不仅是补气的要药,还可健脾。用于补虚损不足,健旺脾胃,退肌肤虚热;疮科用之,可以排脓,活血生血,内托阴疽;自汗过多,可以固表止汗。但开始时黄芪用量不能多,否则用后也受不了。

  从此用黄芪作为调理品,脾胃自然日渐健旺。脾胃健旺后,消化能力自然增强,虚不受补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调理身体的药物,配伍很重要。有人说,服用炖人参后,心烦,难以人睡,觉得燥一些。这可以在炖人参时加人麦冬,以减少燥性,因为麦冬有清心养心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