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友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这几项检查一定要做

 称泥 2017-08-17

目前糖尿病人群很多,糖尿病自身不是很恐怖,如果血糖控制得当也可以像正常的人群一样生活,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埋在自己的身边一样,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爆炸,所以一定要格外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预防,同时要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经常做检查,糖尿病患者与代谢紊乱及并发症有关的检查如下:

糖友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这几项检查一定要做

尿常规检查

①尿常规:包括尿糖、尿酮体、尿蛋白、白细胞等多项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间接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明确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有没有泌尿系感染等情况。此外,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测定还是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

尿糖:主要指尿中的葡萄糖,也包括果糖和半乳糖等。正常情况下,葡萄糖流经肾小管时几乎全部被重新吸收,所以尿糖量很少,24h只有30~90mg,用一般方法从尿中检测不出来,所以正常人尿糖为阴性。只有当血糖超过8.9mmol/L时,糖才能较多地从尿中排出,形成尿糖。根据尿糖的阳性结果,可以推断出血糖值超出了正常范围。

但是,因为肾的个体差异,血糖值正常也会出现尿糖阳性,医学上称之为“肾性糖尿”。有时,进食方式、劳累、高龄等因素也可导致尿糖出现。此外,也有血糖高但无尿糖的情况,所以尿糖阳性不一定是糖尿病,尿糖阴性也不等于没有糖尿病,仅靠尿糖检查来诊断糖尿病是不准确的。尿糖检查仅可以初步筛查推测血糖值的高低。

糖友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这几项检查一定要做

尿酮体:正常情况下,机体产生少量酮体,随着血液运送到心、肾和骨骼肌等组织,作为热能来源可被利用,血中浓度一般不超过45~ 140(mol/L,尿中测不出酮体,所以正常人尿酮体应是阴性。如果酮体产量超过机体可能利用的限度(正常人1d最多只能利用相当于6.28kJ的β-羟丁酸的酮体),多余的酮体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形成酮尿。酮体是酸性物质,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可使血液变酸,引起酸中毒。

尿蛋白:在无尿路感染和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尿中有少量清蛋白的存在,浓度在20~200(g/min,称为微量清蛋白尿。糖尿病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的微量清蛋白排出率>20~200(g/min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指标。

②血酮体、血乳酸、血渗透压及二氧化碳结合力:主要用于确诊有无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③其他:如血脂及血黏度、血压、心电图、体重指数(BMI)、肝肾功能、眼科检查、神经检查等,用于了解是否存在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合并症及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