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科学第一人,制造蒸汽轮船,翻译化学元素,称天下第一巧匠!

 龙叔文馆 2017-08-17

此人姓徐名寿,号雪村,清末著名的科学家,1818年出生在江苏无锡。青少年时,徐寿学过经史八股,研究过诸子百家,常常表达出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因而受到许多人的称赞。

然而他参加取得秀才资格的童生考试时,却落榜了,也许是上天注定要他成为科学家,他没有像范进那样不屈不挠用一辈子去科考,也同时放弃了通过科举做官的途径。

清代科学第一人,制造蒸汽轮船,翻译化学元素,称天下第一巧匠!

徐寿塑像

徐寿的家乡无锡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远近闻名的手工业之乡,那里有许多能工巧匠,这种风气也影响了徐寿,他从小就爱好工艺制作。

经过思考,徐寿感到学习八股文实在没有什么用处,也正是因为童年的爱好,他由学习八股逐渐转而致力于研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经世致用。此后,他开始广泛涉猎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医学等书籍,准备学习点科学技术为国为民效劳。

清代科学第一人,制造蒸汽轮船,翻译化学元素,称天下第一巧匠!

在徐寿生活的晚清时代,没有学习西方科学的学校与老师,一切知识都要靠自学。徐寿通过坚韧不拔的毅力,认真钻研的态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不久后科学知识就大为提高。

他认为工艺制造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而科学的原理又借工艺制造体现出来,所以他总是“究察物理,推考格致”。结果,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不仅使他的科学修养大为提高,也使他制作工艺器械的水平日趋精湛。

清代科学第一人,制造蒸汽轮船,翻译化学元素,称天下第一巧匠!

静电小实验

1853年,徐寿与同乡好友华蘅芳结伴同往上海探求新的知识,结识了当时在西学和数学上已颇有名气的李善兰。从李善兰那里虚心请教后,两人买了很多的书籍和物理器材回去研究。徐寿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的方式,再加上对书籍的攻读,很快地掌握了近代的许多物理知识。有一次,他给孩子们做实验演示,先叠一个小纸人,然后用摩擦过的圆玻璃棒指挥纸人舞动。孩子们看了感到很惊奇。

清代科学第一人,制造蒸汽轮船,翻译化学元素,称天下第一巧匠!

《博物新编》

1856年,徐寿再次到上海,读到了一本叫《博物新编》的中译本,从此对科学更加着魔。《博物新编》是近代西方科技输入中国的第一本著作,物理、化学、天文、生物无所不包。徐寿再次买书回家研究。当时的社会,大家都忙着种地读书做生意,徐寿却整天琢磨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在外人眼里看来就是这人有病,得治!

最后甚至连清朝大臣都知道了,然而徐寿却完全不为所动,你们该种地种地该读书读书,我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实验实验再实验。不做实验的学霸不是好科学家,他就这么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学者。

清代科学第一人,制造蒸汽轮船,翻译化学元素,称天下第一巧匠!

鸦片战争爆发

不久后,鸦片战争爆发,清朝完败,闭关锁国几百年的大清帝国开始慌了。洋务派说:我们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要开工厂、办学堂。但是当时的官员都是从八股文中选拔出的人,哪里有人懂西洋技术。

这时,大家一致想到了徐寿,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都极度赏识这小子。1861年,曾国藩开设了安庆内军械所,次年3月,徐寿、华蘅芳、徐寿儿子徐建寅等人进入军械所工作。

清代科学第一人,制造蒸汽轮船,翻译化学元素,称天下第一巧匠!

左:徐寿 右:华蘅芳

当时外国轮船在中国内河横冲直撞,十分嚣张跋扈。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眼看着别人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嚣张却没有丝毫办法,因为清军水师用的还是落后的帆桨动力船。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先造蒸汽机,再造轮船。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无图纸,二无材料,当时大家都毫无头绪。没想到的是,徐寿就凭着《博物新编》上的图和简介,然后跑到洋人船上研究了一整天,回来就开造了。没有零件,徐寿自己一件一件做。三个月后,作为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象征的蒸汽机,居然被一个连秀才都没考上的人造好了。

清代科学第一人,制造蒸汽轮船,翻译化学元素,称天下第一巧匠!

“黄鹄”号草图

蒸汽机造好后,众人又开始策划制造轮船。曾国藩也立马拍板:造!

1864年,军械所从安庆搬到南京,在徐寿、华蘅芳的组织下,历时两年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蒸汽动力船——“黄鹄”号诞生了。'黄鹄'号长55巿尺,排水量45吨,木质外壳,主机为斜卧式双联蒸汽机,每小时可行约12.8公里,共耗白银8000余两。徐寿先后又设计制造了 '惠吉'、'操江'、'测海'、'澄庆'、'驭远'等舰船,从而开创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新局面。

曾国藩激动地说: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同治帝也钦赐牌匾:上书:天下第一巧匠。

清代科学第一人,制造蒸汽轮船,翻译化学元素,称天下第一巧匠!

徐寿到任后不久,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了办好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四项建议:“一为译书,二为采煤炼铁,三为自造枪炮,四为操练轮船水师。”把译书放在首位是因为他认为,办好这四件事,首先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译书则能使更多的人学习到系统的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

清代科学第一人,制造蒸汽轮船,翻译化学元素,称天下第一巧匠!

徐寿翻译书籍

此后,徐寿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设立了翻译馆,专门从事翻译工作17年。翻译了西方化学、蒸汽机方面的书籍。在翻译中,他首创了音译的命名方法,即把化学元素的英文读音中的第一音节译成汉字,作为这个元素的汉字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一大贡献。日本得知后,立即派学者来我国学习,并引回日本使用。

清代科学第一人,制造蒸汽轮船,翻译化学元素,称天下第一巧匠!

化学元素表

徐寿一生反对封建迷信,他热爱科学,相信科学,但他没有象当时一些研究西学之人,跟着传教士信奉外来的基督教,完美的诠释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似乎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人,一肩扛起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撑起了中国近代军工业的半边天。而他的科技思想、他创办的学校、他翻译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受益。

你还知道哪些人对近代科学做了巨大贡献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