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有情怀的高考题:“情圣”杜甫眼中的月亮

 木柳书屋 2017-08-18

 古典美女免抠图片 - 漫步 - .

  

最有情怀的高考题:

 

“情圣”杜甫眼中的月亮

 
 
沈相辉2017-06-08 09:2
(本文转自:腾讯网) 

 

文/沈相辉

2017年高考的语文考试在昨天上午结束,与往年一样,作文题目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其中全国卷II的作文题给了六个名句,上自《周易》,下至毛主席诗词,可谓涵盖古今。在笔者看来,这是近几年来高考语文中最有传统文化情怀的一个作文题目。六个句子中的第二句出自“诗圣”杜甫的名篇《月夜忆舍弟》,其诗云: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情圣”杜甫眼中的月亮

“月是故乡明”(资料图 图源网络)

出现在今年高考试卷中的是该诗的第二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首诗是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在秦州写的,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当年九月,史思明攻陷洛阳及齐、汝、郑、滑四州,而此时杜甫的两个弟弟中,一个在许地,一个在齐地,都未能和杜甫呆在一起。在此战乱之时,祸福旦夕之间,杜甫不由得想念自己的兄弟手足。而引起诗人思念之情最重要的一个意象就是月亮。所以清人仇兆鳌说:“上四(句)月夜之景,下四(句)忆弟之情。故乡句,对月思家,乃上下关纽。”由此可见,在这首诗中,月亮,是老杜情结之所在。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情圣”杜甫眼中的月亮

月亮是杜甫情结之所在(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首诗前二句从声音写起。戍鼓即是边防驻军的鼓声,加一“断”字,颇有几分肃杀之意,说明当时战事并不顺利,以至于路无行人。杜牧说“路上行人欲断魂”,其凄清之意大抵相似。而杜甫听到的秋雁之声,从黑云压城的天边传来,更加增添了几分悲凉。

“露从今夜白”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双关句,表面上是说白露时节已到,另一方面却更容易让人感觉到白露的寒意,这凄凉的夜,使人更加孤独。而陪伴这孤独的,却是天上的一轮明月。月的阴晴圆缺很早就被诗人们所关注,月圆被赋予了家人团圆的美好愿望。而此时此刻,杜甫的两个弟弟却不在他的身边,而且生死未卜,这怎能不叫他担心呢?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情圣”杜甫眼中的月亮

“露从今夜白”的凄凉意境(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最后一句实际上是一个倒句。因为战争还没有结束,所以杜甫写给弟弟的书信常常不能送达。进一步揣摩老杜的想法,其实他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自我安慰。他没有收到弟弟的回信,实际上有两种可能。一是书信确实是在路上耽搁或丢失了,另外一个则可能是弟弟已经去世了。显然,我们的诗人宁愿相信前一种可能,而绝不愿意接受后者。

其实,天底下的月亮都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和谁一起看。故乡的月亮为什么那么圆,因为故乡是家的所在,是家人的所在,是亲情的所在。所以杜甫的好基友李太白举头望明月,低头便要思故乡;老杜也非要说故乡的月亮最圆最美。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情圣”杜甫眼中的月亮

故乡的月亮总是格外圆(资料图 图源网络)

梁启超说:“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的表情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深处,能将他全部反映不走样子,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我们单看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应该就会同意梁任公的这个说法吧。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