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明之夜,杜甫写下大唐最感人的诗,千年来打动了无数人!

 NLMU 2019-05-23

纵观中国古代诗歌史,月亮这一意象对于诗人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载体,根据诗人心境的不同,它有着十分丰富的意蕴。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一种幽美的意蕴。再如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一种相思的意蕴。

在月亮这一意象众多不同的意蕴中,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是最多的一类。小编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诗《月夜忆舍弟》,便是这类意蕴中的一首千古名作。它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主要内容便是通过月亮寄托对弟弟的思念,以及思乡之情。

根据史料记载,杜甫在写《月夜忆舍弟》时,正是安史之乱爆发时。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正分散在战乱之地。战事的阻隔,导致了杜甫与弟弟音信全无,引起了杜甫强烈的担忧和思念。所以这首诗是杜甫的真情流露,堪称大唐最感人的诗。

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杜甫这首《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两句,意思是说,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边塞的秋天传来孤雁的哀鸣。“戍鼓”,说明战事仍然在持续。孤雁的哀鸣则让荒凉的边塞显得更加悲凉。从这两句诗,可以看出杜甫耳目所及,是一片凄凉景象。同时它也点明了“月夜”的背景。

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两句,是千古名句。它的意思是说,白露时节夜晚的月亮,格外的清冷。还是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月亮本无地区之分,为何杜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亮呢?这就要联系首联中所写的“月夜”背景。边塞的秋天,不仅荒凉,还有因战争导致的和亲人无法联系的担忧。

它多了一层心理上的主观感受。即对于杜甫而言,此处的月亮再明亮。它也没有和亲人相聚时的故乡的月亮明亮。所以杜甫这两句诗,便合情合理的突出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两句,流传至今,也成了无数人表达思乡、思亲之情,最常引用的诗句之一。

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两句,则由望月转入抒情。它的意思是说,虽然我有弟弟,但是却都分散各方。遭逢战乱,家也已经不存,生死更是难卜。这两句诗,写得肝肠寸断,感人至深。通过杜甫这里所说,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百姓饱受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两句,则是进一步抒发内心的担忧之情。它的意思是说,寄出去的书信,老是收不到。何况是现在战乱仍在继续。根据杜甫写下这首诗的时间,这里的“未休兵”,指的是叛将史思明与唐将李光弼之间的战争。生死不知,更显杜甫无限深情。

综观这首诗,我们可知“未休兵”,导致了“断人行”。杜甫在月明之夜“望月”,则勾起了“忆舍弟”的情思。“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可见这首诗的结构极其严谨,一句一转,一气呵成。而最为感人的,自然是杜甫凄楚的怀乡思亲之情,千年来打动了无数人。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