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山国的建立

 长弓有心 2017-08-18
我们都知道,在晋国分裂为赵、魏、韩三国后,历史就从春秋时代转为战国时代了。如果说所谓的“战国七雄”是战国时代的主角的话,那么还有一些春秋时代的老牌诸侯在这七个主角的夹缝中求生存,比如郑、宋、卫、鲁等。当然,这些配角绝大部分都在战国时期先后被七国所吞并了。不过配角也有配角的排名,与主角演对手戏较多的配角,当然要比那些露个脸的龙套角色要强的多。如果要为配角们排序的话,那个夹在燕赵之间的“中山国”绝对可以排在前列。如果纵向和他们自己的历史对比的话,高峰期出现在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比之那些春秋时期残留下来的破落户要胜出许多,即使占据第一配角的位置也不为过。
关于中山国的族源,有“鲜虞”、“白狄”之说。更为统一的说法是,这两个族名实则为一。我们可以这个族群演变列出的可能顺序是“白狄”部落——鲜虞部落联盟——中山国(包括其同族附庸国)。在“秦霸西戎”一节中,我们曾经说过,白狄部落的活动区域原来是在陕北高原。至于他们为什么横跨整个山西高原,迁移至河北平原,则都是拜秦、晋二国所赐。  在秦晋“崤之战”之后,秦国开始主要精力放在对渭河平原及西、北部高地进行整合的工作上。而生活在陕北高原上的白狄也开始承受来自渭河平原的压力。    按照秦人整合陇右、陇东高原的经验来看,这些边缘民族一般都逃脱不了先“羁縻”,后吞并的命运,不希望被融合的部众只能向更远的边缘地区迁移(如蒙古高原)。如果白狄仍然待在陕北高原的话,他们的下场并不会和义渠、绵诸这些戎人有什么不同。不过从地缘位置来看,白狄们要比他的邻居们要多个选择,即他们有机会越过黄河,东进山西高原。  在一般情况下,白狄们的这个选择并不能算高明。因为根正苗红的晋人消灭他们的欲望,决不比他们的近亲“秦人”要弱。从陕北高原进入山西高原,用一句俗话形容的话,就是“刚出龙潭,又入虎穴”。不过历史还是给了白狄部落以机会,因为当秦人向他们不断挥舞大棒的时候,晋人却向他们伸出了胡萝卜。经魏绛提议,晋惠公开始实施的“和戎”政策,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山西高原,暂时出现了一片祥和之色。因此白狄部落决定东迁,在山西高原之中寻找到新的土地。
白狄迁移路线图

中山国的建立——白狄的东迁路线


白狄部落东迁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50年,这时离“和戎”策的提出相距大约20年。也就是说,白狄花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来观察所谓“和戎”是否是一个圈套,最终的结果当然是他们相信了晋人的诚意。事实上这一政策放在不太长的历史中来看,的确算的上是一个双赢的方案。尽管最终的结果是,晋人真正取得了战略优势。但如果没有和戎策,白狄们也无法在河北平原为他们的历史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白狄们选择的渡河之处在历史上很有名,最为人所熟知的标签是“孟门”。孟门的位置正好在晋陕大峡谷的中点之上,是河西陕北高原与河东吕梁山脉之间,最为重要的连接点。也是河西高地上的边缘民族,与河东戎狄们进行交流的必经之地。    孟门在后来的历史中长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果你对中国革命史感兴趣的话。你会发现,同样选择以陕北高原为根据地的红色政权,在东进之时,所选择的通道和2000多年前的白狄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孟门是沟通陕北高原与山西高原的枢纽。这个枢纽一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的重要的作用,现在的307国道也正是从这一带跨越黄河的,只不过1969年建筑黄河大桥的时候,选在位置偏南的柳林镇上了,因此1971所归划建立的县级单位也就叫作柳林县了(历史上则是孟门辖柳林)。其实在漫长的历史当中,渡口的具体位置并不一定总是固定在一个点的,在一段水流平缓的河面上,渡河的地点会有小范围的波动的。在明清乃至民国时代,孟门北部的“碛口”成为的新的水陆码头,并成为了晋陕大峡谷的新地标。  无论孟门镇、碛口镇、柳林镇谁成为了晋陕大峡谷的枢纽中心,它们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是以同一个地理单元的面目示人的。孟门一带的战略意义并不止于是连接陕北高原的交通要塞,更在它上游的那些地区(比如河套、西套地区),如果希望与山西高原北部乃至华北平原中部进行沟通的话,在它们沿黄河行进至此时,就可以登陆,并穿越吕梁山脉进入太原盆地了。
现在我们把视线转回到白狄身上。白狄们渡过黄河之后,径直向东走就可以到达太原盆地了。如果说临汾——运城盆地之所以成为晋国的核心地区,是因为它们都与黄河相邻(黄河不仅成为连接这两个盆地的杻带,更让它们与河西地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么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的关系则是靠汾水来维系的。汾河下游的晋人,很自然的会优先考虑,沿着汾河上溯至太原盆地。,也就是说太原盆地处在晋人向北渗透的第一线,假如白狄也一定临汾水而居的话,那么他们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汾水上游的那些山地中寻找机会了。  最终迁移中的白狄并没有抱死在汾水这一棵树上,因为他们只要目光稍稍向东北方向偏移一点,就会发现更好的去处。在那里有一个虽然与太原盆地紧密相连,却又不属于汾水流域的新盆地在向他们招手,它就是——忻定盆地。
忻定盆地的名称来源于忻州和定襄,用一个地理单元中较大的城市来为之命名,是一个惯例。不过这些后世的行政单位并不是我们现在分析的重点,名字嘛,只是一个符号,大家能够记住就行了。  我们常说汾河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也就上汾水),这话大体上是没错的。就象老师们一直告诉我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样,虽然我这个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同学一直到成人之后,才有幸喝过几口黄河水,但却并不能就此否认黄河在中华文明史中的重要作用。不过对于生活在忻定盆地的人来说,滹沱河更应该享受这个称号。  滹沱河与汾河的分水岭,或者说忻定盆地与太原盆地的切割线,是一条东西向的小山脉——系舟山。系舟山实际上是南北向的太行山脉的一条小支脉,只不过它的名气不大,很多人并不知晓。不过如果你再往北走的话,会看到两条非常著名的山脉:恒山和五台山。古人在为山命名时,基本是命名某个具有显著特征的山峰。而视野更为开阔的今人,往往将之扩展为整个山脉的名称。恒山和五台山也是这种情况,如果你想寻找令狐冲做掌门的地方,或者看看韦小宝出家的清凉寺,目标是十分明确的。而现在我们所要说的是以这两处名山而命名的整条山脉。和系舟山一样,恒山山脉和五台山脉都是太行山的支脉。  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太行山脉象是一棵大树,除了主干以外,总是不时的向旁边伸展出一些旁支。恒山、五台山、系舟山甚至中条山,都是这棵大树的一部分。不过这棵大树比较偏心,基本只是向山西高原开枝散叶,而对于东面的华北平原,则只是零散的过渡些丘陵罢了。
当白狄迁移至忻定盆地时,理论上他们暂时可以避开晋人的锋芒,寻找到一片安身立命之地。只是晋人就算没有来,那些水草肥美的地方也不能算是无主之地,无论对于华夏族,还是其他民族来说,都并不会当然的接受外来者。对于白狄来说,如果他们还不能在忻定盆地找到新的土地的话,那么摆在他们面前的还有两条路:一是继续向北跨越恒山山脉,进入大同盆地;二是向东跨越太行山脉,进入华北平原。由于恒山山脉直接连通了山西高原东西两侧的吕梁——太行山脉,因此进入大同盆地的道路,并不比跨越太行山脉的道路要通畅。    就华北平原和大同盆地的潜力来说,前者显然要高于后者。在白狄到来之前,山西高原之上的戎狄们就已经不断的跨越太行山脉,向华北平原渗透了。在一百多前前,他们甚至攻灭了周人在华北平原南部所部署的两个重要据点——卫国和邢国,逼迫他们在河济平原中重新立国。从那时时华北平原的大部就成为了边缘民族开拓新领地的乐土。这其中所蕴含的巨大空间,让白狄也将目标锁定在华北平原之上。    无论是生存,还是迁移,河流往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忻定盆地的主要河流“滹沱河”,正是发源于恒山——五台山脉之间,然后向西拉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从五台山与系周山之间穿越太行山脉,流入华北平原,并最终注入河水(古黄河)。如果按照常理分析,白狄以及之前的戎狄由忻定盆地进入华北平原的最佳路径,应当是顺滹沱河的水流方向东行,直接进入现在的石家庄地区(滹沱河也被石家庄人民视作母亲河)。只是白狄并没有选择这条看似正常的路线,而是选择了逆流而上,进入了恒山——五台山脉之间,然后在那里稍作停留。
滹沱河在太行山脉(系舟山与五台山这间)中的河谷,在古典时期并没有成为连接忻定盆地与华北平原的路径。这主要是因为河谷本身的落差过大,宽度窄,水量大。在这种河岸边,即使能够开辟出道路,通行起来也是非常危险的。事实上尽管沿河流两岸开辟道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则可以借助河流之力,寻找到部分天然的道路;二则可以为旅人随时补充淡水。但有的时候,水量太大的河流,反而会带来危险,特别是在山脉中穿行的时候。滹沱河的情况并不是孤例,之前的渭河两岸也没有形成连接陇右高原与渭河平原的天然道路;而当黄河两岸的道路,到了陕地也算走到了头,只能从崤山中寻找合适的道路。当然,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这些古人视为畏途的河谷,大多也已经通行了铁路或高速公路了,毕竟它们有着距离上的优势。相信这些新的道路,会加速两端地理单元的融合,不过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对于现在的我们,还是需要正视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地缘差异的。
现在对于白狄来说,可以选择的道路是上溯至滹沱河的源头,然后在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中间寻找道路进入华北平原。相对而言,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之间的距离还是较宽的,只是在滹沱河的源头(源头在一个叫“孤山”的地方,现在有个孤山水库)东侧,有一道山梁,将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连接起来了。而这道山梁并非是忻定盆地的终点,在过了它之后,盆地仍然向东沿伸了一小段,方才遇到太行山的主脉。  即使我们不是军事家,也应当能够判断出,山梁之上可供选择的道路并不会太宽,而依托这条山谷地形的道路,是可以构筑一道城关,并成为由华北平原进入忻定平原的最后一道屏障的。在白狄东迁之时,这里应当还没有筑关。不过在后世,这里的确成为了一个军事要塞,只不过使得这条连接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的山梁,一举成名的时间并非是在古典时期,而是在抗日战争初期。那场战役曾经被称为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开山之作,正式名称叫作“平型关战役”,而那坐曾经的关隘也就是“平型关”了。
附:平型关位置示意图

中山国的建立——白狄的东迁路线

关于平型关战役的细节,我想就不用我说了。只能说从地理结构的角度看,这个伏击地点选得非常好。至于白狄在东迁过程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伏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白狄倒是在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之间滞留了一段时间,然后再进入华北平原的。这种停留是很正常的,因为穿越平型关所在的那道山梁之后,他们很快就要遇到太行山的主脉了。  白狄是通过什么道路穿越太行山脉的,在赵国与中山国的百年恩怨中我们会有详细的解读。因为这其中的所涉及的地理单元,和地缘力量,并没有那么简单。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平型关以东的那一小块盆地,是越过太行山分水岭之前,最后一块可以依托的,具有自给能力的土地了。因此在伟大的“赵武灵王”死后,他也将自己的陵墓建筑于此,以便让他的灵魂能够兼顾赵国在太行山两侧的国土。而这片土地在后世也被命名为“灵丘”(西汉时置灵丘县,现在也叫灵丘县)。至于这个盆地的地理名称,当然也就是“灵丘盆地”了。    白狄在东出太行山之后,选择了向南发展。当然,向北也是一种选择,不过在那里他们将会遇到燕人的阻击。燕人能够在华北平原的北部顽强的生存下来,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由于长期与其他诸侯国隔绝,他们在战国以前的诸多细节,并不为人知。不过很快,他们也将完成自己的内部融合,并以一个强国的姿态出现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了。而白狄在南进之后,最终又回到了滹沱河流域,他们的政治中心,最终也建立在滹沱河下游。如果按照现有的行政区划来看,那个视滹沱河为母亲河的石家庄地区,正是白狄活动的中心。只不过那时候,他们已经被华夏族称之为“鲜虞”了。而鲜虞部落联盟中最为强悍的一支,按照华夏族的组织方式,建立了“中山国”,并活跃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    由于鲜虞部族最初是从忻定平原迁移至华北平原的,因此他们最初也自然的控制了这条东出太行山的通道。更为重要的是,向南扩张的中山国,在越过滹沱河下游之后,又控制了一条新的太行山通道。这两条通道的东端,即为现在的保定地区和石家庄地区,或者说中山国所控制的主要区域即为现在的保定——石家庄地区。至于这两条太行山通道的具体结构如何,我们在随后的战国篇中会有具体解读。下一节,我们将要回到三晋身上,去看一下三晋是如何瓜分晋国的土地的。到那时我们就会清楚,为了么一直对中山国如鲠在喉的是赵国了。
作者:wycsh   这几年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山西,我去年7月初从包头==呼和浩特====大同=====恒山=====五台山走了一趟,感觉经过的山上基本上看不到什么绿色的东西,五台山例外。问导游和司机,“山西好风光”歌里唱的山西到哪里了,司机说30前是山清水秀的,是挖煤挖的,水都顺着坑道留到河南去了,整个山西以后都要移民,他的说话不知道是危言耸听呢还是有其事实依据呢?   ==========================================================  从呼和浩特至恒山一带,两千多年来一直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争夺的区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蒙古高原进入大同盆地,没有较为连续的山脉提供保护。而忻定盆地的情况则要好的多,横贯于吕梁山脉与太行山脉之间的“恒山山脉”,具有非常良好的防御性。在古典时期,农耕民族即使取得了大同盆地的控制权,并在其北部筑长城以自守,也往往会在恒山山脉上再筑一道内长城,作为第二道防线。著名的雁门关就是内长城上的一道关隘。    这种地理结构,不仅影响族群之间的博弈,也影响了当地的气候。蒙古高原风沙对大同盆地的影响,要远强于南部几个盆地。或者说当地生态系统本身就要比其他几个盆地更为脆弱。事实上在工业社会的大背景下,地球上大部分土地的生态系统都在面临着考验。而大同一带的情况更为恶劣。煤矿资源固然能让它快速获取财富,但把这些地下的精华开采上来,影响的就不仅仅是地下水了,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也是无法弥补的。而在此之前,无论是游牧民族还是农工耕民族的生产方式,其实都是一种可再生循环的生产方式。
作者:长林石室   作者:jiter007    要不是因为孙中山故里在广东设置了中山市,石家庄更有理由叫中山市,可惜了    ----------------    石家庄这个名字是不是省会里最土的?   ----------------------------------------------------------  习惯了就好,就象你第一次听到“小平”这个名字,可能会想到一个小朋友,但现在应该会浮现一个伟人的形象一样。不过“石家庄”市在解放前叫“石门市”,虽然也是石家庄村和休门村,两个村各取一字而成的,但听起来是要大气些(上海的道路基本囊获了全国各大省市的名称,但却没有“石家庄路”,只有石门一路,石门二路,就是源于此)。    石家庄这个城市和郑州一样,都是因近代修筑铁路而兴起的中心城市。但如果深究历史,交通大动脉之所以选择从这个点经过,却也是有其地缘背景的。也就是说今人所修筑道路、兴建城市的地方,大体上与古人没有多大区别,或者说只是略有偏差。从石家庄的情况来看,在古典时期,这个战略要点是由石家庄市北面的“真定”城来代言的。这个“真定”也就是三国赵子龙的故乡,前段时间为了争夺这位名人,还闹过新闻。真定现在叫“正定”,当年为了避雍正的讳才改的名(雍正名“胤禛)。战国时,赵国征服中山国后即在此筑城,以控交通。当时叫“元氏”城,后来的历史中,又改名“恒山”郡、“常山”郡等(也是会了避皇帝的讳,这次是汉文帝刘恒。著名的“嫦娥”仙子也是这时改的名,原来叫“恒娥”的。真是万恶的旧社会啊)。    其实在赵国之前,中山国应该已经在此筑城了,只不过中山国的史料比较少(太史公没有立传),所以就湮没了。至于这个点有什么样的地缘价值,我们会在赵国东扩的时候解读的。如果从地缘背景来看,石家庄市当年要是真能叫“中山市”,倒也称到上是历史名城了。其实就是不叫中山市,而是把正定县城迁过来,升级为市,石家庄人民也会更有自豪感的,并且这种历史也决非牵强附会。旁的不说,把赵云作为城市名片,也能扩大其口碑。    另外说到恒山郡(常山郡),都是汉朝设立的。所以赵子龙才会自称“常山赵子龙”。不过常山也好,恒山也罢,都是得自真实的山名。不用怀疑,这个恒山就是五岳中的北岳。但却不是现在在恒山山脉北缘,靠近大同盆地的的“恒山”(原名“天峰岭”)。古恒山的位置是在五台山脉的东南部,也就是靠近华北平原,现在叫“大茂山”。恒山的位置变迁,是在明朝提出的,清顺治年间正式改祀的(公元1660看)。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非孤例,之前的南岳衡山之名就曾经在隋朝迁移过(从淮河流域,迁至湖南南部,吴楚部分分析过),究其地缘背景,都是因为疆域的稳定线已经向外扩张了,原有为帝国核心区作地标的“五岳”也要与时俱进了。  古恒山的位置如果按现有的行政区划来看,是处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的涞源——唐县——阜平三县交界处。等我们具体分析到赵国与中山国的地缘博弈时,就会发现,尽管我们不能说“中山”的得名,是来自于古恒山。但如果从地缘的角度来分析,古恒山在中山人的心目中,绝对有资格享有圣山的地位。其战略意义尤如后世的阴山之于匈奴,贺兰山之于西夏。  作者:桥头好大一棵树   呼市周围已经完全没有什么草原了,我们被导游骗去看什么伊拉姆仁草原,看到的是满地的蝗虫和枯草,各一条路就是农耕区,那些土地都是很干旱的极贫瘠的,长了一些稀稀拉拉的庄稼,你说的很对我当时也马上想到这些都是人口压力太大的原因,我想再过个多少年,人类是不得不摈弃这块土地了===============  呼市周围只有四字王旗有一点称得上是草地,近些年干旱,已经退化的不成样子了。这一带民国以后人口巨增加,大部已经农业化,依赖灌溉系统(引黄河水)。靠近山地、远离公路的地方,像辉腾梁,还是有不错的牧场,近几年大搞旅游,估计也毁的差不多了。开发西部,沿黄河大搞工业,重、化工,高能耗都有。可是黄河不是莱茵河,水量有限。别说农牧业了,这些城市和工厂,前景堪忧。  ------------------------------------------------------------  几千年来的农牧分割线,哪能说越过去,就越过去的。如果没有现代工业作为推力,这种博弈并不太会伤及筋骨。虽然在古典时期,人类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过一些地理结构(主要是河流的走向,以及湖泊的面积等),但那种依靠原始工具和人力所作出的改变,无论合理与否,自然都很快会加以修正,并形成新的平衡。这也就是我之前所说的,这类生产方式是可循环的原因。  而现代工业,本质是将地下积累了数千万年的资源,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在地表释放出。也许从整个地球的角度来看,这仍然不失平衡。但就人类所生存的地表生态系统而言,却会造成无法逆转的改变(这里所说的地表,不仅指地球表面,也包括人类可以利用的地表土层,及地下水)。换句话说,一个地区即使没有丝毫绿色,也有可能依靠地下资源,成为人类的聚居区,那些依靠石油资源,建立在沙漠之上的中东城市就是典型的例子。但从人类发展的角度,这种依靠地下资源,转换地上资源的方式,是不可循环的,也不可能成为普遍现象。也许大同一带可以依靠煤矿资源,在无视原有的生态系统的情况下,获得自给能力,但一旦资源耗尽,再想修复失衡的生态系统就非常困难了。
作者:桥头好大一棵树   农耕和畜牧的分界和气候的变化可能有关,据说竺可桢老先生有专著,可惜没看过。民国到现在可能是一个暖周期,黑龙江流域的开发如果只是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没有无霜期的变长,也是困难的。  ---------------------------------------------------------  有的,影响最大的是辽河流域一带。无霜期的问题,现有的技术还是有办法解决的。一是选育生长期短的品种;二是使用大棚。中国人在这方面总是有无穷智慧的,否则也不会有人跑到西伯利亚去种菜。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水”的问题。很多时候看似解决了,却又打破了旧有的生态平衡,自己倒是好了,而损害在周边地区显示出来了。华夏文明很大程度是一种“治水文明”,其根本就是需要大河周边的族群协作,方能共同发展。非常庆幸,当前的中国在解决类似问题时,基本不用看别人眼色。

我们都知道,在晋国分裂为赵、魏、韩三国后,历史就从春秋时代转为战国时代了。如果说所谓的“战国七雄”是战国时代的主角的话,那么还有一些春秋时代的老牌诸侯在这七个主角的夹缝中求生存,比如郑、宋、卫、鲁等。当然,这些配角绝大部分都在战国时期先后被七国所吞并了。不过配角也有配角的排名,与主角演对手戏较多的配角,当然要比那些露个脸的龙套角色要强的多。如果要为配角们排序的话,那个夹在燕赵之间的“中山国”绝对可以排在前列。如果纵向和他们自己的历史对比的话,高峰期出现在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比之那些春秋时期残留下来的破落户要胜出许多,即使占据第一配角的位置也不为过。
关于中山国的族源,有“鲜虞”、“白狄”之说。更为统一的说法是,这两个族名实则为一。我们可以这个族群演变列出的可能顺序是“白狄”部落——鲜虞部落联盟——中山国(包括其同族附庸国)。在“秦霸西戎”一节中,我们曾经说过,白狄部落的活动区域原来是在陕北高原。至于他们为什么横跨整个山西高原,迁移至河北平原,则都是拜秦、晋二国所赐。  在秦晋“崤之战”之后,秦国开始主要精力放在对渭河平原及西、北部高地进行整合的工作上。而生活在陕北高原上的白狄也开始承受来自渭河平原的压力。    按照秦人整合陇右、陇东高原的经验来看,这些边缘民族一般都逃脱不了先“羁縻”,后吞并的命运,不希望被融合的部众只能向更远的边缘地区迁移(如蒙古高原)。如果白狄仍然待在陕北高原的话,他们的下场并不会和义渠、绵诸这些戎人有什么不同。不过从地缘位置来看,白狄们要比他的邻居们要多个选择,即他们有机会越过黄河,东进山西高原。  在一般情况下,白狄们的这个选择并不能算高明。因为根正苗红的晋人消灭他们的欲望,决不比他们的近亲“秦人”要弱。从陕北高原进入山西高原,用一句俗话形容的话,就是“刚出龙潭,又入虎穴”。不过历史还是给了白狄部落以机会,因为当秦人向他们不断挥舞大棒的时候,晋人却向他们伸出了胡萝卜。经魏绛提议,晋惠公开始实施的“和戎”政策,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山西高原,暂时出现了一片祥和之色。因此白狄部落决定东迁,在山西高原之中寻找到新的土地。
白狄迁移路线图

中山国的建立——白狄的东迁路线


白狄部落东迁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50年,这时离“和戎”策的提出相距大约20年。也就是说,白狄花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来观察所谓“和戎”是否是一个圈套,最终的结果当然是他们相信了晋人的诚意。事实上这一政策放在不太长的历史中来看,的确算的上是一个双赢的方案。尽管最终的结果是,晋人真正取得了战略优势。但如果没有和戎策,白狄们也无法在河北平原为他们的历史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白狄们选择的渡河之处在历史上很有名,最为人所熟知的标签是“孟门”。孟门的位置正好在晋陕大峡谷的中点之上,是河西陕北高原与河东吕梁山脉之间,最为重要的连接点。也是河西高地上的边缘民族,与河东戎狄们进行交流的必经之地。    孟门在后来的历史中长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果你对中国革命史感兴趣的话。你会发现,同样选择以陕北高原为根据地的红色政权,在东进之时,所选择的通道和2000多年前的白狄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孟门是沟通陕北高原与山西高原的枢纽。这个枢纽一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的重要的作用,现在的307国道也正是从这一带跨越黄河的,只不过1969年建筑黄河大桥的时候,选在位置偏南的柳林镇上了,因此1971所归划建立的县级单位也就叫作柳林县了(历史上则是孟门辖柳林)。其实在漫长的历史当中,渡口的具体位置并不一定总是固定在一个点的,在一段水流平缓的河面上,渡河的地点会有小范围的波动的。在明清乃至民国时代,孟门北部的“碛口”成为的新的水陆码头,并成为了晋陕大峡谷的新地标。  无论孟门镇、碛口镇、柳林镇谁成为了晋陕大峡谷的枢纽中心,它们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是以同一个地理单元的面目示人的。孟门一带的战略意义并不止于是连接陕北高原的交通要塞,更在它上游的那些地区(比如河套、西套地区),如果希望与山西高原北部乃至华北平原中部进行沟通的话,在它们沿黄河行进至此时,就可以登陆,并穿越吕梁山脉进入太原盆地了。
现在我们把视线转回到白狄身上。白狄们渡过黄河之后,径直向东走就可以到达太原盆地了。如果说临汾——运城盆地之所以成为晋国的核心地区,是因为它们都与黄河相邻(黄河不仅成为连接这两个盆地的杻带,更让它们与河西地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么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的关系则是靠汾水来维系的。汾河下游的晋人,很自然的会优先考虑,沿着汾河上溯至太原盆地。,也就是说太原盆地处在晋人向北渗透的第一线,假如白狄也一定临汾水而居的话,那么他们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汾水上游的那些山地中寻找机会了。  最终迁移中的白狄并没有抱死在汾水这一棵树上,因为他们只要目光稍稍向东北方向偏移一点,就会发现更好的去处。在那里有一个虽然与太原盆地紧密相连,却又不属于汾水流域的新盆地在向他们招手,它就是——忻定盆地。
忻定盆地的名称来源于忻州和定襄,用一个地理单元中较大的城市来为之命名,是一个惯例。不过这些后世的行政单位并不是我们现在分析的重点,名字嘛,只是一个符号,大家能够记住就行了。  我们常说汾河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也就上汾水),这话大体上是没错的。就象老师们一直告诉我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样,虽然我这个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同学一直到成人之后,才有幸喝过几口黄河水,但却并不能就此否认黄河在中华文明史中的重要作用。不过对于生活在忻定盆地的人来说,滹沱河更应该享受这个称号。  滹沱河与汾河的分水岭,或者说忻定盆地与太原盆地的切割线,是一条东西向的小山脉——系舟山。系舟山实际上是南北向的太行山脉的一条小支脉,只不过它的名气不大,很多人并不知晓。不过如果你再往北走的话,会看到两条非常著名的山脉:恒山和五台山。古人在为山命名时,基本是命名某个具有显著特征的山峰。而视野更为开阔的今人,往往将之扩展为整个山脉的名称。恒山和五台山也是这种情况,如果你想寻找令狐冲做掌门的地方,或者看看韦小宝出家的清凉寺,目标是十分明确的。而现在我们所要说的是以这两处名山而命名的整条山脉。和系舟山一样,恒山山脉和五台山脉都是太行山的支脉。  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太行山脉象是一棵大树,除了主干以外,总是不时的向旁边伸展出一些旁支。恒山、五台山、系舟山甚至中条山,都是这棵大树的一部分。不过这棵大树比较偏心,基本只是向山西高原开枝散叶,而对于东面的华北平原,则只是零散的过渡些丘陵罢了。
当白狄迁移至忻定盆地时,理论上他们暂时可以避开晋人的锋芒,寻找到一片安身立命之地。只是晋人就算没有来,那些水草肥美的地方也不能算是无主之地,无论对于华夏族,还是其他民族来说,都并不会当然的接受外来者。对于白狄来说,如果他们还不能在忻定盆地找到新的土地的话,那么摆在他们面前的还有两条路:一是继续向北跨越恒山山脉,进入大同盆地;二是向东跨越太行山脉,进入华北平原。由于恒山山脉直接连通了山西高原东西两侧的吕梁——太行山脉,因此进入大同盆地的道路,并不比跨越太行山脉的道路要通畅。    就华北平原和大同盆地的潜力来说,前者显然要高于后者。在白狄到来之前,山西高原之上的戎狄们就已经不断的跨越太行山脉,向华北平原渗透了。在一百多前前,他们甚至攻灭了周人在华北平原南部所部署的两个重要据点——卫国和邢国,逼迫他们在河济平原中重新立国。从那时时华北平原的大部就成为了边缘民族开拓新领地的乐土。这其中所蕴含的巨大空间,让白狄也将目标锁定在华北平原之上。    无论是生存,还是迁移,河流往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忻定盆地的主要河流“滹沱河”,正是发源于恒山——五台山脉之间,然后向西拉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从五台山与系周山之间穿越太行山脉,流入华北平原,并最终注入河水(古黄河)。如果按照常理分析,白狄以及之前的戎狄由忻定盆地进入华北平原的最佳路径,应当是顺滹沱河的水流方向东行,直接进入现在的石家庄地区(滹沱河也被石家庄人民视作母亲河)。只是白狄并没有选择这条看似正常的路线,而是选择了逆流而上,进入了恒山——五台山脉之间,然后在那里稍作停留。
滹沱河在太行山脉(系舟山与五台山这间)中的河谷,在古典时期并没有成为连接忻定盆地与华北平原的路径。这主要是因为河谷本身的落差过大,宽度窄,水量大。在这种河岸边,即使能够开辟出道路,通行起来也是非常危险的。事实上尽管沿河流两岸开辟道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则可以借助河流之力,寻找到部分天然的道路;二则可以为旅人随时补充淡水。但有的时候,水量太大的河流,反而会带来危险,特别是在山脉中穿行的时候。滹沱河的情况并不是孤例,之前的渭河两岸也没有形成连接陇右高原与渭河平原的天然道路;而当黄河两岸的道路,到了陕地也算走到了头,只能从崤山中寻找合适的道路。当然,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这些古人视为畏途的河谷,大多也已经通行了铁路或高速公路了,毕竟它们有着距离上的优势。相信这些新的道路,会加速两端地理单元的融合,不过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对于现在的我们,还是需要正视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地缘差异的。
现在对于白狄来说,可以选择的道路是上溯至滹沱河的源头,然后在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中间寻找道路进入华北平原。相对而言,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之间的距离还是较宽的,只是在滹沱河的源头(源头在一个叫“孤山”的地方,现在有个孤山水库)东侧,有一道山梁,将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连接起来了。而这道山梁并非是忻定盆地的终点,在过了它之后,盆地仍然向东沿伸了一小段,方才遇到太行山的主脉。  即使我们不是军事家,也应当能够判断出,山梁之上可供选择的道路并不会太宽,而依托这条山谷地形的道路,是可以构筑一道城关,并成为由华北平原进入忻定平原的最后一道屏障的。在白狄东迁之时,这里应当还没有筑关。不过在后世,这里的确成为了一个军事要塞,只不过使得这条连接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的山梁,一举成名的时间并非是在古典时期,而是在抗日战争初期。那场战役曾经被称为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开山之作,正式名称叫作“平型关战役”,而那坐曾经的关隘也就是“平型关”了。
附:平型关位置示意图

中山国的建立——白狄的东迁路线

关于平型关战役的细节,我想就不用我说了。只能说从地理结构的角度看,这个伏击地点选得非常好。至于白狄在东迁过程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伏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白狄倒是在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之间滞留了一段时间,然后再进入华北平原的。这种停留是很正常的,因为穿越平型关所在的那道山梁之后,他们很快就要遇到太行山的主脉了。  白狄是通过什么道路穿越太行山脉的,在赵国与中山国的百年恩怨中我们会有详细的解读。因为这其中的所涉及的地理单元,和地缘力量,并没有那么简单。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平型关以东的那一小块盆地,是越过太行山分水岭之前,最后一块可以依托的,具有自给能力的土地了。因此在伟大的“赵武灵王”死后,他也将自己的陵墓建筑于此,以便让他的灵魂能够兼顾赵国在太行山两侧的国土。而这片土地在后世也被命名为“灵丘”(西汉时置灵丘县,现在也叫灵丘县)。至于这个盆地的地理名称,当然也就是“灵丘盆地”了。    白狄在东出太行山之后,选择了向南发展。当然,向北也是一种选择,不过在那里他们将会遇到燕人的阻击。燕人能够在华北平原的北部顽强的生存下来,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由于长期与其他诸侯国隔绝,他们在战国以前的诸多细节,并不为人知。不过很快,他们也将完成自己的内部融合,并以一个强国的姿态出现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了。而白狄在南进之后,最终又回到了滹沱河流域,他们的政治中心,最终也建立在滹沱河下游。如果按照现有的行政区划来看,那个视滹沱河为母亲河的石家庄地区,正是白狄活动的中心。只不过那时候,他们已经被华夏族称之为“鲜虞”了。而鲜虞部落联盟中最为强悍的一支,按照华夏族的组织方式,建立了“中山国”,并活跃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    由于鲜虞部族最初是从忻定平原迁移至华北平原的,因此他们最初也自然的控制了这条东出太行山的通道。更为重要的是,向南扩张的中山国,在越过滹沱河下游之后,又控制了一条新的太行山通道。这两条通道的东端,即为现在的保定地区和石家庄地区,或者说中山国所控制的主要区域即为现在的保定——石家庄地区。至于这两条太行山通道的具体结构如何,我们在随后的战国篇中会有具体解读。下一节,我们将要回到三晋身上,去看一下三晋是如何瓜分晋国的土地的。到那时我们就会清楚,为了么一直对中山国如鲠在喉的是赵国了。
作者:wycsh   这几年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山西,我去年7月初从包头==呼和浩特====大同=====恒山=====五台山走了一趟,感觉经过的山上基本上看不到什么绿色的东西,五台山例外。问导游和司机,“山西好风光”歌里唱的山西到哪里了,司机说30前是山清水秀的,是挖煤挖的,水都顺着坑道留到河南去了,整个山西以后都要移民,他的说话不知道是危言耸听呢还是有其事实依据呢?   ==========================================================  从呼和浩特至恒山一带,两千多年来一直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争夺的区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蒙古高原进入大同盆地,没有较为连续的山脉提供保护。而忻定盆地的情况则要好的多,横贯于吕梁山脉与太行山脉之间的“恒山山脉”,具有非常良好的防御性。在古典时期,农耕民族即使取得了大同盆地的控制权,并在其北部筑长城以自守,也往往会在恒山山脉上再筑一道内长城,作为第二道防线。著名的雁门关就是内长城上的一道关隘。    这种地理结构,不仅影响族群之间的博弈,也影响了当地的气候。蒙古高原风沙对大同盆地的影响,要远强于南部几个盆地。或者说当地生态系统本身就要比其他几个盆地更为脆弱。事实上在工业社会的大背景下,地球上大部分土地的生态系统都在面临着考验。而大同一带的情况更为恶劣。煤矿资源固然能让它快速获取财富,但把这些地下的精华开采上来,影响的就不仅仅是地下水了,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也是无法弥补的。而在此之前,无论是游牧民族还是农工耕民族的生产方式,其实都是一种可再生循环的生产方式。
作者:长林石室   作者:jiter007    要不是因为孙中山故里在广东设置了中山市,石家庄更有理由叫中山市,可惜了    ----------------    石家庄这个名字是不是省会里最土的?   ----------------------------------------------------------  习惯了就好,就象你第一次听到“小平”这个名字,可能会想到一个小朋友,但现在应该会浮现一个伟人的形象一样。不过“石家庄”市在解放前叫“石门市”,虽然也是石家庄村和休门村,两个村各取一字而成的,但听起来是要大气些(上海的道路基本囊获了全国各大省市的名称,但却没有“石家庄路”,只有石门一路,石门二路,就是源于此)。    石家庄这个城市和郑州一样,都是因近代修筑铁路而兴起的中心城市。但如果深究历史,交通大动脉之所以选择从这个点经过,却也是有其地缘背景的。也就是说今人所修筑道路、兴建城市的地方,大体上与古人没有多大区别,或者说只是略有偏差。从石家庄的情况来看,在古典时期,这个战略要点是由石家庄市北面的“真定”城来代言的。这个“真定”也就是三国赵子龙的故乡,前段时间为了争夺这位名人,还闹过新闻。真定现在叫“正定”,当年为了避雍正的讳才改的名(雍正名“胤禛)。战国时,赵国征服中山国后即在此筑城,以控交通。当时叫“元氏”城,后来的历史中,又改名“恒山”郡、“常山”郡等(也是会了避皇帝的讳,这次是汉文帝刘恒。著名的“嫦娥”仙子也是这时改的名,原来叫“恒娥”的。真是万恶的旧社会啊)。    其实在赵国之前,中山国应该已经在此筑城了,只不过中山国的史料比较少(太史公没有立传),所以就湮没了。至于这个点有什么样的地缘价值,我们会在赵国东扩的时候解读的。如果从地缘背景来看,石家庄市当年要是真能叫“中山市”,倒也称到上是历史名城了。其实就是不叫中山市,而是把正定县城迁过来,升级为市,石家庄人民也会更有自豪感的,并且这种历史也决非牵强附会。旁的不说,把赵云作为城市名片,也能扩大其口碑。    另外说到恒山郡(常山郡),都是汉朝设立的。所以赵子龙才会自称“常山赵子龙”。不过常山也好,恒山也罢,都是得自真实的山名。不用怀疑,这个恒山就是五岳中的北岳。但却不是现在在恒山山脉北缘,靠近大同盆地的的“恒山”(原名“天峰岭”)。古恒山的位置是在五台山脉的东南部,也就是靠近华北平原,现在叫“大茂山”。恒山的位置变迁,是在明朝提出的,清顺治年间正式改祀的(公元1660看)。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非孤例,之前的南岳衡山之名就曾经在隋朝迁移过(从淮河流域,迁至湖南南部,吴楚部分分析过),究其地缘背景,都是因为疆域的稳定线已经向外扩张了,原有为帝国核心区作地标的“五岳”也要与时俱进了。  古恒山的位置如果按现有的行政区划来看,是处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的涞源——唐县——阜平三县交界处。等我们具体分析到赵国与中山国的地缘博弈时,就会发现,尽管我们不能说“中山”的得名,是来自于古恒山。但如果从地缘的角度来分析,古恒山在中山人的心目中,绝对有资格享有圣山的地位。其战略意义尤如后世的阴山之于匈奴,贺兰山之于西夏。  作者:桥头好大一棵树   呼市周围已经完全没有什么草原了,我们被导游骗去看什么伊拉姆仁草原,看到的是满地的蝗虫和枯草,各一条路就是农耕区,那些土地都是很干旱的极贫瘠的,长了一些稀稀拉拉的庄稼,你说的很对我当时也马上想到这些都是人口压力太大的原因,我想再过个多少年,人类是不得不摈弃这块土地了===============  呼市周围只有四字王旗有一点称得上是草地,近些年干旱,已经退化的不成样子了。这一带民国以后人口巨增加,大部已经农业化,依赖灌溉系统(引黄河水)。靠近山地、远离公路的地方,像辉腾梁,还是有不错的牧场,近几年大搞旅游,估计也毁的差不多了。开发西部,沿黄河大搞工业,重、化工,高能耗都有。可是黄河不是莱茵河,水量有限。别说农牧业了,这些城市和工厂,前景堪忧。  ------------------------------------------------------------  几千年来的农牧分割线,哪能说越过去,就越过去的。如果没有现代工业作为推力,这种博弈并不太会伤及筋骨。虽然在古典时期,人类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过一些地理结构(主要是河流的走向,以及湖泊的面积等),但那种依靠原始工具和人力所作出的改变,无论合理与否,自然都很快会加以修正,并形成新的平衡。这也就是我之前所说的,这类生产方式是可循环的原因。  而现代工业,本质是将地下积累了数千万年的资源,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在地表释放出。也许从整个地球的角度来看,这仍然不失平衡。但就人类所生存的地表生态系统而言,却会造成无法逆转的改变(这里所说的地表,不仅指地球表面,也包括人类可以利用的地表土层,及地下水)。换句话说,一个地区即使没有丝毫绿色,也有可能依靠地下资源,成为人类的聚居区,那些依靠石油资源,建立在沙漠之上的中东城市就是典型的例子。但从人类发展的角度,这种依靠地下资源,转换地上资源的方式,是不可循环的,也不可能成为普遍现象。也许大同一带可以依靠煤矿资源,在无视原有的生态系统的情况下,获得自给能力,但一旦资源耗尽,再想修复失衡的生态系统就非常困难了。
作者:桥头好大一棵树   农耕和畜牧的分界和气候的变化可能有关,据说竺可桢老先生有专著,可惜没看过。民国到现在可能是一个暖周期,黑龙江流域的开发如果只是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没有无霜期的变长,也是困难的。  ---------------------------------------------------------  有的,影响最大的是辽河流域一带。无霜期的问题,现有的技术还是有办法解决的。一是选育生长期短的品种;二是使用大棚。中国人在这方面总是有无穷智慧的,否则也不会有人跑到西伯利亚去种菜。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水”的问题。很多时候看似解决了,却又打破了旧有的生态平衡,自己倒是好了,而损害在周边地区显示出来了。华夏文明很大程度是一种“治水文明”,其根本就是需要大河周边的族群协作,方能共同发展。非常庆幸,当前的中国在解决类似问题时,基本不用看别人眼色。

我们都知道,在晋国分裂为赵、魏、韩三国后,历史就从春秋时代转为战国时代了。如果说所谓的“战国七雄”是战国时代的主角的话,那么还有一些春秋时代的老牌诸侯在这七个主角的夹缝中求生存,比如郑、宋、卫、鲁等。当然,这些配角绝大部分都在战国时期先后被七国所吞并了。不过配角也有配角的排名,与主角演对手戏较多的配角,当然要比那些露个脸的龙套角色要强的多。如果要为配角们排序的话,那个夹在燕赵之间的“中山国”绝对可以排在前列。如果纵向和他们自己的历史对比的话,高峰期出现在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比之那些春秋时期残留下来的破落户要胜出许多,即使占据第一配角的位置也不为过。
关于中山国的族源,有“鲜虞”、“白狄”之说。更为统一的说法是,这两个族名实则为一。我们可以这个族群演变列出的可能顺序是“白狄”部落——鲜虞部落联盟——中山国(包括其同族附庸国)。在“秦霸西戎”一节中,我们曾经说过,白狄部落的活动区域原来是在陕北高原。至于他们为什么横跨整个山西高原,迁移至河北平原,则都是拜秦、晋二国所赐。  在秦晋“崤之战”之后,秦国开始主要精力放在对渭河平原及西、北部高地进行整合的工作上。而生活在陕北高原上的白狄也开始承受来自渭河平原的压力。    按照秦人整合陇右、陇东高原的经验来看,这些边缘民族一般都逃脱不了先“羁縻”,后吞并的命运,不希望被融合的部众只能向更远的边缘地区迁移(如蒙古高原)。如果白狄仍然待在陕北高原的话,他们的下场并不会和义渠、绵诸这些戎人有什么不同。不过从地缘位置来看,白狄们要比他的邻居们要多个选择,即他们有机会越过黄河,东进山西高原。  在一般情况下,白狄们的这个选择并不能算高明。因为根正苗红的晋人消灭他们的欲望,决不比他们的近亲“秦人”要弱。从陕北高原进入山西高原,用一句俗话形容的话,就是“刚出龙潭,又入虎穴”。不过历史还是给了白狄部落以机会,因为当秦人向他们不断挥舞大棒的时候,晋人却向他们伸出了胡萝卜。经魏绛提议,晋惠公开始实施的“和戎”政策,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山西高原,暂时出现了一片祥和之色。因此白狄部落决定东迁,在山西高原之中寻找到新的土地。
白狄迁移路线图

中山国的建立——白狄的东迁路线


白狄部落东迁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50年,这时离“和戎”策的提出相距大约20年。也就是说,白狄花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来观察所谓“和戎”是否是一个圈套,最终的结果当然是他们相信了晋人的诚意。事实上这一政策放在不太长的历史中来看,的确算的上是一个双赢的方案。尽管最终的结果是,晋人真正取得了战略优势。但如果没有和戎策,白狄们也无法在河北平原为他们的历史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白狄们选择的渡河之处在历史上很有名,最为人所熟知的标签是“孟门”。孟门的位置正好在晋陕大峡谷的中点之上,是河西陕北高原与河东吕梁山脉之间,最为重要的连接点。也是河西高地上的边缘民族,与河东戎狄们进行交流的必经之地。    孟门在后来的历史中长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果你对中国革命史感兴趣的话。你会发现,同样选择以陕北高原为根据地的红色政权,在东进之时,所选择的通道和2000多年前的白狄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孟门是沟通陕北高原与山西高原的枢纽。这个枢纽一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的重要的作用,现在的307国道也正是从这一带跨越黄河的,只不过1969年建筑黄河大桥的时候,选在位置偏南的柳林镇上了,因此1971所归划建立的县级单位也就叫作柳林县了(历史上则是孟门辖柳林)。其实在漫长的历史当中,渡口的具体位置并不一定总是固定在一个点的,在一段水流平缓的河面上,渡河的地点会有小范围的波动的。在明清乃至民国时代,孟门北部的“碛口”成为的新的水陆码头,并成为了晋陕大峡谷的新地标。  无论孟门镇、碛口镇、柳林镇谁成为了晋陕大峡谷的枢纽中心,它们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是以同一个地理单元的面目示人的。孟门一带的战略意义并不止于是连接陕北高原的交通要塞,更在它上游的那些地区(比如河套、西套地区),如果希望与山西高原北部乃至华北平原中部进行沟通的话,在它们沿黄河行进至此时,就可以登陆,并穿越吕梁山脉进入太原盆地了。
现在我们把视线转回到白狄身上。白狄们渡过黄河之后,径直向东走就可以到达太原盆地了。如果说临汾——运城盆地之所以成为晋国的核心地区,是因为它们都与黄河相邻(黄河不仅成为连接这两个盆地的杻带,更让它们与河西地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么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的关系则是靠汾水来维系的。汾河下游的晋人,很自然的会优先考虑,沿着汾河上溯至太原盆地。,也就是说太原盆地处在晋人向北渗透的第一线,假如白狄也一定临汾水而居的话,那么他们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汾水上游的那些山地中寻找机会了。  最终迁移中的白狄并没有抱死在汾水这一棵树上,因为他们只要目光稍稍向东北方向偏移一点,就会发现更好的去处。在那里有一个虽然与太原盆地紧密相连,却又不属于汾水流域的新盆地在向他们招手,它就是——忻定盆地。
忻定盆地的名称来源于忻州和定襄,用一个地理单元中较大的城市来为之命名,是一个惯例。不过这些后世的行政单位并不是我们现在分析的重点,名字嘛,只是一个符号,大家能够记住就行了。  我们常说汾河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也就上汾水),这话大体上是没错的。就象老师们一直告诉我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样,虽然我这个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同学一直到成人之后,才有幸喝过几口黄河水,但却并不能就此否认黄河在中华文明史中的重要作用。不过对于生活在忻定盆地的人来说,滹沱河更应该享受这个称号。  滹沱河与汾河的分水岭,或者说忻定盆地与太原盆地的切割线,是一条东西向的小山脉——系舟山。系舟山实际上是南北向的太行山脉的一条小支脉,只不过它的名气不大,很多人并不知晓。不过如果你再往北走的话,会看到两条非常著名的山脉:恒山和五台山。古人在为山命名时,基本是命名某个具有显著特征的山峰。而视野更为开阔的今人,往往将之扩展为整个山脉的名称。恒山和五台山也是这种情况,如果你想寻找令狐冲做掌门的地方,或者看看韦小宝出家的清凉寺,目标是十分明确的。而现在我们所要说的是以这两处名山而命名的整条山脉。和系舟山一样,恒山山脉和五台山脉都是太行山的支脉。  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太行山脉象是一棵大树,除了主干以外,总是不时的向旁边伸展出一些旁支。恒山、五台山、系舟山甚至中条山,都是这棵大树的一部分。不过这棵大树比较偏心,基本只是向山西高原开枝散叶,而对于东面的华北平原,则只是零散的过渡些丘陵罢了。
当白狄迁移至忻定盆地时,理论上他们暂时可以避开晋人的锋芒,寻找到一片安身立命之地。只是晋人就算没有来,那些水草肥美的地方也不能算是无主之地,无论对于华夏族,还是其他民族来说,都并不会当然的接受外来者。对于白狄来说,如果他们还不能在忻定盆地找到新的土地的话,那么摆在他们面前的还有两条路:一是继续向北跨越恒山山脉,进入大同盆地;二是向东跨越太行山脉,进入华北平原。由于恒山山脉直接连通了山西高原东西两侧的吕梁——太行山脉,因此进入大同盆地的道路,并不比跨越太行山脉的道路要通畅。    就华北平原和大同盆地的潜力来说,前者显然要高于后者。在白狄到来之前,山西高原之上的戎狄们就已经不断的跨越太行山脉,向华北平原渗透了。在一百多前前,他们甚至攻灭了周人在华北平原南部所部署的两个重要据点——卫国和邢国,逼迫他们在河济平原中重新立国。从那时时华北平原的大部就成为了边缘民族开拓新领地的乐土。这其中所蕴含的巨大空间,让白狄也将目标锁定在华北平原之上。    无论是生存,还是迁移,河流往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忻定盆地的主要河流“滹沱河”,正是发源于恒山——五台山脉之间,然后向西拉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从五台山与系周山之间穿越太行山脉,流入华北平原,并最终注入河水(古黄河)。如果按照常理分析,白狄以及之前的戎狄由忻定盆地进入华北平原的最佳路径,应当是顺滹沱河的水流方向东行,直接进入现在的石家庄地区(滹沱河也被石家庄人民视作母亲河)。只是白狄并没有选择这条看似正常的路线,而是选择了逆流而上,进入了恒山——五台山脉之间,然后在那里稍作停留。
滹沱河在太行山脉(系舟山与五台山这间)中的河谷,在古典时期并没有成为连接忻定盆地与华北平原的路径。这主要是因为河谷本身的落差过大,宽度窄,水量大。在这种河岸边,即使能够开辟出道路,通行起来也是非常危险的。事实上尽管沿河流两岸开辟道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则可以借助河流之力,寻找到部分天然的道路;二则可以为旅人随时补充淡水。但有的时候,水量太大的河流,反而会带来危险,特别是在山脉中穿行的时候。滹沱河的情况并不是孤例,之前的渭河两岸也没有形成连接陇右高原与渭河平原的天然道路;而当黄河两岸的道路,到了陕地也算走到了头,只能从崤山中寻找合适的道路。当然,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这些古人视为畏途的河谷,大多也已经通行了铁路或高速公路了,毕竟它们有着距离上的优势。相信这些新的道路,会加速两端地理单元的融合,不过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对于现在的我们,还是需要正视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地缘差异的。
现在对于白狄来说,可以选择的道路是上溯至滹沱河的源头,然后在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中间寻找道路进入华北平原。相对而言,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之间的距离还是较宽的,只是在滹沱河的源头(源头在一个叫“孤山”的地方,现在有个孤山水库)东侧,有一道山梁,将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连接起来了。而这道山梁并非是忻定盆地的终点,在过了它之后,盆地仍然向东沿伸了一小段,方才遇到太行山的主脉。  即使我们不是军事家,也应当能够判断出,山梁之上可供选择的道路并不会太宽,而依托这条山谷地形的道路,是可以构筑一道城关,并成为由华北平原进入忻定平原的最后一道屏障的。在白狄东迁之时,这里应当还没有筑关。不过在后世,这里的确成为了一个军事要塞,只不过使得这条连接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的山梁,一举成名的时间并非是在古典时期,而是在抗日战争初期。那场战役曾经被称为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开山之作,正式名称叫作“平型关战役”,而那坐曾经的关隘也就是“平型关”了。
附:平型关位置示意图

中山国的建立——白狄的东迁路线

关于平型关战役的细节,我想就不用我说了。只能说从地理结构的角度看,这个伏击地点选得非常好。至于白狄在东迁过程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伏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白狄倒是在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之间滞留了一段时间,然后再进入华北平原的。这种停留是很正常的,因为穿越平型关所在的那道山梁之后,他们很快就要遇到太行山的主脉了。  白狄是通过什么道路穿越太行山脉的,在赵国与中山国的百年恩怨中我们会有详细的解读。因为这其中的所涉及的地理单元,和地缘力量,并没有那么简单。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平型关以东的那一小块盆地,是越过太行山分水岭之前,最后一块可以依托的,具有自给能力的土地了。因此在伟大的“赵武灵王”死后,他也将自己的陵墓建筑于此,以便让他的灵魂能够兼顾赵国在太行山两侧的国土。而这片土地在后世也被命名为“灵丘”(西汉时置灵丘县,现在也叫灵丘县)。至于这个盆地的地理名称,当然也就是“灵丘盆地”了。    白狄在东出太行山之后,选择了向南发展。当然,向北也是一种选择,不过在那里他们将会遇到燕人的阻击。燕人能够在华北平原的北部顽强的生存下来,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由于长期与其他诸侯国隔绝,他们在战国以前的诸多细节,并不为人知。不过很快,他们也将完成自己的内部融合,并以一个强国的姿态出现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了。而白狄在南进之后,最终又回到了滹沱河流域,他们的政治中心,最终也建立在滹沱河下游。如果按照现有的行政区划来看,那个视滹沱河为母亲河的石家庄地区,正是白狄活动的中心。只不过那时候,他们已经被华夏族称之为“鲜虞”了。而鲜虞部落联盟中最为强悍的一支,按照华夏族的组织方式,建立了“中山国”,并活跃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    由于鲜虞部族最初是从忻定平原迁移至华北平原的,因此他们最初也自然的控制了这条东出太行山的通道。更为重要的是,向南扩张的中山国,在越过滹沱河下游之后,又控制了一条新的太行山通道。这两条通道的东端,即为现在的保定地区和石家庄地区,或者说中山国所控制的主要区域即为现在的保定——石家庄地区。至于这两条太行山通道的具体结构如何,我们在随后的战国篇中会有具体解读。下一节,我们将要回到三晋身上,去看一下三晋是如何瓜分晋国的土地的。到那时我们就会清楚,为了么一直对中山国如鲠在喉的是赵国了。
作者:wycsh   这几年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山西,我去年7月初从包头==呼和浩特====大同=====恒山=====五台山走了一趟,感觉经过的山上基本上看不到什么绿色的东西,五台山例外。问导游和司机,“山西好风光”歌里唱的山西到哪里了,司机说30前是山清水秀的,是挖煤挖的,水都顺着坑道留到河南去了,整个山西以后都要移民,他的说话不知道是危言耸听呢还是有其事实依据呢?   ==========================================================  从呼和浩特至恒山一带,两千多年来一直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争夺的区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蒙古高原进入大同盆地,没有较为连续的山脉提供保护。而忻定盆地的情况则要好的多,横贯于吕梁山脉与太行山脉之间的“恒山山脉”,具有非常良好的防御性。在古典时期,农耕民族即使取得了大同盆地的控制权,并在其北部筑长城以自守,也往往会在恒山山脉上再筑一道内长城,作为第二道防线。著名的雁门关就是内长城上的一道关隘。    这种地理结构,不仅影响族群之间的博弈,也影响了当地的气候。蒙古高原风沙对大同盆地的影响,要远强于南部几个盆地。或者说当地生态系统本身就要比其他几个盆地更为脆弱。事实上在工业社会的大背景下,地球上大部分土地的生态系统都在面临着考验。而大同一带的情况更为恶劣。煤矿资源固然能让它快速获取财富,但把这些地下的精华开采上来,影响的就不仅仅是地下水了,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也是无法弥补的。而在此之前,无论是游牧民族还是农工耕民族的生产方式,其实都是一种可再生循环的生产方式。
作者:长林石室   作者:jiter007    要不是因为孙中山故里在广东设置了中山市,石家庄更有理由叫中山市,可惜了    ----------------    石家庄这个名字是不是省会里最土的?   ----------------------------------------------------------  习惯了就好,就象你第一次听到“小平”这个名字,可能会想到一个小朋友,但现在应该会浮现一个伟人的形象一样。不过“石家庄”市在解放前叫“石门市”,虽然也是石家庄村和休门村,两个村各取一字而成的,但听起来是要大气些(上海的道路基本囊获了全国各大省市的名称,但却没有“石家庄路”,只有石门一路,石门二路,就是源于此)。    石家庄这个城市和郑州一样,都是因近代修筑铁路而兴起的中心城市。但如果深究历史,交通大动脉之所以选择从这个点经过,却也是有其地缘背景的。也就是说今人所修筑道路、兴建城市的地方,大体上与古人没有多大区别,或者说只是略有偏差。从石家庄的情况来看,在古典时期,这个战略要点是由石家庄市北面的“真定”城来代言的。这个“真定”也就是三国赵子龙的故乡,前段时间为了争夺这位名人,还闹过新闻。真定现在叫“正定”,当年为了避雍正的讳才改的名(雍正名“胤禛)。战国时,赵国征服中山国后即在此筑城,以控交通。当时叫“元氏”城,后来的历史中,又改名“恒山”郡、“常山”郡等(也是会了避皇帝的讳,这次是汉文帝刘恒。著名的“嫦娥”仙子也是这时改的名,原来叫“恒娥”的。真是万恶的旧社会啊)。    其实在赵国之前,中山国应该已经在此筑城了,只不过中山国的史料比较少(太史公没有立传),所以就湮没了。至于这个点有什么样的地缘价值,我们会在赵国东扩的时候解读的。如果从地缘背景来看,石家庄市当年要是真能叫“中山市”,倒也称到上是历史名城了。其实就是不叫中山市,而是把正定县城迁过来,升级为市,石家庄人民也会更有自豪感的,并且这种历史也决非牵强附会。旁的不说,把赵云作为城市名片,也能扩大其口碑。    另外说到恒山郡(常山郡),都是汉朝设立的。所以赵子龙才会自称“常山赵子龙”。不过常山也好,恒山也罢,都是得自真实的山名。不用怀疑,这个恒山就是五岳中的北岳。但却不是现在在恒山山脉北缘,靠近大同盆地的的“恒山”(原名“天峰岭”)。古恒山的位置是在五台山脉的东南部,也就是靠近华北平原,现在叫“大茂山”。恒山的位置变迁,是在明朝提出的,清顺治年间正式改祀的(公元1660看)。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非孤例,之前的南岳衡山之名就曾经在隋朝迁移过(从淮河流域,迁至湖南南部,吴楚部分分析过),究其地缘背景,都是因为疆域的稳定线已经向外扩张了,原有为帝国核心区作地标的“五岳”也要与时俱进了。  古恒山的位置如果按现有的行政区划来看,是处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的涞源——唐县——阜平三县交界处。等我们具体分析到赵国与中山国的地缘博弈时,就会发现,尽管我们不能说“中山”的得名,是来自于古恒山。但如果从地缘的角度来分析,古恒山在中山人的心目中,绝对有资格享有圣山的地位。其战略意义尤如后世的阴山之于匈奴,贺兰山之于西夏。  作者:桥头好大一棵树   呼市周围已经完全没有什么草原了,我们被导游骗去看什么伊拉姆仁草原,看到的是满地的蝗虫和枯草,各一条路就是农耕区,那些土地都是很干旱的极贫瘠的,长了一些稀稀拉拉的庄稼,你说的很对我当时也马上想到这些都是人口压力太大的原因,我想再过个多少年,人类是不得不摈弃这块土地了===============  呼市周围只有四字王旗有一点称得上是草地,近些年干旱,已经退化的不成样子了。这一带民国以后人口巨增加,大部已经农业化,依赖灌溉系统(引黄河水)。靠近山地、远离公路的地方,像辉腾梁,还是有不错的牧场,近几年大搞旅游,估计也毁的差不多了。开发西部,沿黄河大搞工业,重、化工,高能耗都有。可是黄河不是莱茵河,水量有限。别说农牧业了,这些城市和工厂,前景堪忧。  ------------------------------------------------------------  几千年来的农牧分割线,哪能说越过去,就越过去的。如果没有现代工业作为推力,这种博弈并不太会伤及筋骨。虽然在古典时期,人类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过一些地理结构(主要是河流的走向,以及湖泊的面积等),但那种依靠原始工具和人力所作出的改变,无论合理与否,自然都很快会加以修正,并形成新的平衡。这也就是我之前所说的,这类生产方式是可循环的原因。  而现代工业,本质是将地下积累了数千万年的资源,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在地表释放出。也许从整个地球的角度来看,这仍然不失平衡。但就人类所生存的地表生态系统而言,却会造成无法逆转的改变(这里所说的地表,不仅指地球表面,也包括人类可以利用的地表土层,及地下水)。换句话说,一个地区即使没有丝毫绿色,也有可能依靠地下资源,成为人类的聚居区,那些依靠石油资源,建立在沙漠之上的中东城市就是典型的例子。但从人类发展的角度,这种依靠地下资源,转换地上资源的方式,是不可循环的,也不可能成为普遍现象。也许大同一带可以依靠煤矿资源,在无视原有的生态系统的情况下,获得自给能力,但一旦资源耗尽,再想修复失衡的生态系统就非常困难了。
作者:桥头好大一棵树   农耕和畜牧的分界和气候的变化可能有关,据说竺可桢老先生有专著,可惜没看过。民国到现在可能是一个暖周期,黑龙江流域的开发如果只是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没有无霜期的变长,也是困难的。  ---------------------------------------------------------  有的,影响最大的是辽河流域一带。无霜期的问题,现有的技术还是有办法解决的。一是选育生长期短的品种;二是使用大棚。中国人在这方面总是有无穷智慧的,否则也不会有人跑到西伯利亚去种菜。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水”的问题。很多时候看似解决了,却又打破了旧有的生态平衡,自己倒是好了,而损害在周边地区显示出来了。华夏文明很大程度是一种“治水文明”,其根本就是需要大河周边的族群协作,方能共同发展。非常庆幸,当前的中国在解决类似问题时,基本不用看别人眼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