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打粉≠泡打粉,几种易混淆食材的识别 | 1分钟知识点

 平淡水的平凡 2017-08-18

小编之前发过好几次关于慕斯的,后台留言几乎有40%都在问我:用吉利丁片可以吗?

当然可以啦,吉利丁片跟吉利丁粉,本就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形态。

量度换算:

吉利丁片一片 ≈ 2.5g~3g =1/2小匙吉利丁粉 

吉利丁粉1大匙 ≈ 吉利丁片4片=12g)

吉利丁粉30g ≈ 吉利丁片30g

平时还有许多留言,都是在询问各种相似食材的不同之处,今天就简单讲3类吧~

01

- 番茄酱vs番茄膏 -

超市里的番茄罐头总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有碎番茄(crushed tomatoes),有意大利面红酱等等。

菜谱里最常出现的莫过于:番茄酱汁(tomato sauce)和番茄膏(tomato paste)啦,它们两者的区别在哪呢?

虽然名字叫做番茄酱汁,但它可不是直接倒在面条上的,一般是用来当做炖肉、炖汤的基底哦,也可以用来做进阶版的意大利面酱汁。

稍稍烹煮之后,罐头番茄酱汁还能带有鲜明的酸味,继续加热以后,酸味便会慢慢趋向缓和呢。

从图上就能看出,番茄膏整体较为浓稠,因为它是番茄酱汁收汁以后的膏状。味道强烈的它,只需要一小匙就能给菜肴增添风味。

一点点番茄膏,就能有似乎煮上了好几个小时的味道。不过它偏甜,有时候可以加点醋来平衡一下哦。

02

- 苏打粉vs泡打粉 -

经常做烘焙的人,对这两种食材一定不陌生,但它们并不可以随意替换哦!

苏打粉(Baking soda)主要由碳酸氢钠(碱性)构成,当它遇到酸性食材时(例如酸奶、巧克力、柠檬汁、枫糖浆、酸奶油、苹果酱或蜂蜜等等),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泡,从而帮助糕点膨胀。

值得注意的是,苏打粉遇水会立刻反应,所以混合后要尽快放入烤箱烤,否则糕点或许会塌哦。

如果加太多苏打粉,没有足够的酸性食材与其反应,反而会让糕点产生金属或者肥皂的碱味,并不能让加强膨胀。

泡打粉(Baking powder)里面除了苏打粉,还有酸性成分,偶尔还会有点玉米粉。

泡打粉一般分为两种反应,一是慢速反应:在加热时才会开始反应;二是快速反应:一遇到水就会产生二氧化碳气泡。

有的泡打粉只会有其中一种反应,有的两种都有,所以烘焙时就会在不同阶段发生作用。

当干燥食材与湿润食材接触时,开始释放二氧化碳,此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则是加热时才会作用。因此,用这种分两阶段的泡打粉,无需立刻入烤箱。

另外要注意的是,使用泡打粉,在混合材料时应以干食材混入湿食材的方式进行,同时得避免过度搅拌面团,刚刚好就好,以免面团里的气泡都溜走了!

03

- 糖粉vs白糖 -

糖粉是把白糖磨得更细的产物,由于它容易融于液体中,所以很适合做成糖霜,或直接洒在糕点或水果上。

白糖和糖粉有时候可以互相替代,但最好还是按照菜谱的指示选用食材。

两者都可洒在糕点上做装饰,能分别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糖霜一般用的是糖粉,因为糖粉易溶解,做出来质地较为顺滑。

有的饼干或蛋糕也会用到糖粉,因为白糖结晶较大,会把更多空气带到面团中。但如果想做出比较扎实的口感,还是推荐糖粉。

两者相互替代时,应以重量为测量基准。例如一杯糖粉重量约113克,换成113克的白糖即可。

呼,所以说他们名字这么像,都是因为他们本自同根生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