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继昉老师:燕然山铭的典故,你知道多少?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08-18


《燕然山铭》终确认,典故流传越千年

文/任继昉


话说距今一千九百二十八年(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的那个夏天,蒙古大草原上战旗猎猎,烟尘滚滚,流箭横飞,杀声震天。原来,这是在东汉车骑将军窦宪的统率下,汉军与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联军猛士共三万多人、战车一万三千余辆,分三路出击北匈奴,于稽落山(今蒙古汗呼赫山脉)会战,大败北匈奴军。




北匈奴人溃不成军,四散奔逃。单于自己中箭,率一部主力拼死逃走。汉军乘胜追击北匈奴各部落,一直追到私渠北鞮海(今蒙古乌布苏诺尔湖)。这一战,共斩杀大部落王以下一万三千人,生擒者甚多,还俘获各种牲畜百余万头。由副王、小王率众前来投降的,先后有八十一部、二十余万人。汉军直抵北匈奴老窝龙庭,放了一把火烧了。




窦宪率众出塞三千里外,战后登上了的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



11000米高空看杭爱山(摄影:杭州大雏)

 

为纪念这个辉煌的胜利,随军担任中护军的文学家、《汉书》作者班固奉命将这次战役写成铭文,刻在燕然山的石头上:


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

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

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


意思是:此战既报了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包围之仇,也泄了汉文帝对匈奴的愤,替祖宗争了光;不但如此,还替后代开疆拓土,使大汉声威远播。……此所谓一次劳神而长期安逸,暂时费事而永久安宁。于是封山刻石,铭记盛美之事。铭辞曰:威武王师,征伐四方;剿减凶残,统一海外;万里迢迢,天涯海角;封祭神山,建造丰碑;兴盛帝业,振奋万代!


由于刻石远在大漠深处,历史上流传的拓本极其罕见。晚清左宗棠收复新疆时,麾下张勤果将军命部下以云梯登高作了拓片,始传于世。



清代拓片

 

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未能标明石刻的具体经纬度,《燕然山铭》的石刻具体地点在哪里一直不清楚。直到不久前的7月27日至8月1日,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合作实地踏察,对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燕然山)摩崖石刻经过认真辩识,初步确认此刻石即班固所作著名的《燕然山铭》。

 


“燕然刻石”在后来的边塞吟咏中传颂不绝,“燕然勒功”也成为后世读书人表达建功立业理想的典故。历代文人在诗文中频频使用这一典故,在用典过程中灵活多变,以致出现了多种用典形式。为便于观览,下面将这些用典形式以汉语拼音排序,呈献于读者诸君:

 

窦车骑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夏六月,车骑将军窦宪出鸡鹿塞,度辽将军邓鸿出稒阳塞,南单于出满夷谷,与北匈奴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追至私渠比鞮海。窦宪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后汉书·窦宪传》载有铭文。借指镇守边塞的主将。唐·皇甫冉《春思》:“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反旆勒燕然?”明·高启《从军行》:“宁令窦车骑,独擅勒燕然?”


勒功比宪

勒:雕刻。唐·骆宾王《咏怀古意上裴侍郎》:“勒功思比宪,决略暗欺陈。”


勒铭

唐·沈佺期《塞北》:“何言投笔去,终作勒铭回。”明·陈子龙《出塞曲》六首之三:“军中拜印礼,幕下勒铭才。”


勒铭燕然

后用为立功边疆的典故。清·王韬《淞滨琐语·徐麟士》:“又使演《钱塘破阵乐》,声音雄壮激烈、听之殊令人兴勒铭燕然之思。”


勒石

唐·李峤《送骆奉礼从军》:“希君勒石返,歌舞入城。”


勒石燕然

后用为立功边疆的典故。柳亚子《金缕曲·南社同人会于武林泛舟西湖》:“铁骑长驱河朔清,勒石燕然山里。”


勒殊功

唐·秦韬玉《边将》:“自指燕山最高石,不知谁为勒殊功。”


勒燕然

唐·徐知仁《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由来词翰手,今日勒燕然。”唐·杨巨源《贺田仆射子弟荣拜金吾》:“为数麒麟高阁上,谁家父子勒燕然。”




勒燕然铭

北周·王褒《从军行》:“勋封翰海石,功勒燕然铭。”


勒燕然石

唐·李益《统汉峰下》:“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明月。”


勒燕山铭

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欲学鸱夷子,待勒燕山铭。”


勒燕山石

唐·崔融《塞垣行》:“岂要黄河誓,须勒燕山石。”


铭功燕然

南朝·宋·何承天《安边论》:“比及十载,民知义方。然后简将授奇,扬旌云朔……铭功于燕然之阿,飨徒于金微之曲。”


铭勒燕山

唐·温庭筠《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之一:“铭勒燕山暮,碑沉汉水春。”


铭燕然

明·陈子龙《咏史》诗八首之四:“南来诮劲越,北去铭燕然。”


铭燕石

唐·霍总《塞下曲》:“岂要铭燕石,平生重武威。”


燕然笔

指歌颂战功的文笔。唐·羊士谔《送张郎中副使自南省赴凤翔幕府》:“当奋燕然笔,铭功向陇头。”


燕然勒

唐·武元衡《塞下曲》:“龙沙早立功,名向燕然勒。”




燕然勒名

明·汪廷讷《种玉记·阃命》:“桓桓大将操兵柄,管此去单于系颈,马到处燕然勒名。”


燕然勒石

柳亚子《次韵答沫若》:“天禄著书馀事耳,燕然勒石亦豪哉。”


燕然铭

宋·张孝祥《诸公分韵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得老庭字》之二:“八章车攻诗,十丈燕然铭。”


燕然石

指建立边功的纪念碑。唐·耿湋《送王将军出塞》:“更就燕然石,行看奏虏功。”


燕然颂

指歌颂边功的文辞。唐·崔泰之《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伫勒燕然颂,鸣驺计日归。”


燕然未勒

谓破敌的功业未就。宋·王令《感愤》:“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燕然之勒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若班固燕然之勒,张昶华阴之碣,序亦盛矣。”


燕山铭

唐·王昌龄《少年行》之一:“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唐·鲍溶《秋思》之二:“立身多户门,何必燕山铭。”


燕山石

南朝·梁·徐悱《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怀纪燕山石,思开函谷丸。”


燕山颂

唐·席豫《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已勒燕山颂,犹闻遣戍篇。”




参考文献

赵应铎主编:《汉语典故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任继昉,中南大学教授,师从蒋礼鸿先生,主要从事训诂学、词源学研究。(照片摄影:吴立新)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