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山五贤之一,赵国麟 | 其墓存过百年,却毁于今朝

 和风之旭 2017-08-18
泰山五贤之一,赵国麟
其墓存过百年,却毁于今朝




赵国麟,字仁圃,山东泰安人。清康熙进士,历任福建、安徽巡抚,刑部、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泰山五贤之一。


明朝末年,家族败落。清廷入主中原后,赵国麟父亲赵良弃儒学医,只身北上,在泰安遇族亲而定居,并娶流寓泰安的江南江阴江天屿之女为妻。赵良自此落籍泰安。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赵国麟出生,数月后祖父赵瑗闻赵良在泰安定居,遂自浙附粮艘来泰。祖父手书春秋内外传,史、汉蒙文授之。赵国麟自幼随祖父居,深受祖父熏陶;九岁起昼夜跟祖父课读,聪颖好学;十六岁成诸生,以授馆为业;二十四岁选为拔贡;二十六岁中举人;三十六岁中进士。


康熙四十七年(1708),赵国麟以兴复泰山书院,重振泰山学风之志,约同人在明儒宋焘之青岩居故址开设学馆,“建讲堂五楹,书室数椽”,曰“青岩义社”。学者称赵国麟为“青岩先生”。赵国麟中进士后返乡讲学青岩。康熙五十三年(1714),山东巡抚蒋陈锡按部泰安,至青岩义社视察,对赵国麟兴学设教之举十分赞赏,当即割俸百金,命泰安知州石健修扩学舍,并为赐名“青岩书院”,知州石健亦捐资助之。一时“四方有志之士,不远数百里,负笈重茧而至,皆谓今日之青岩,将与白鹿、嵩阳、岳麓、石鼓诸书院并垂不敝于天壤矣。”成为泰山历史上著名书院之一。赵国麟讲学青岩期间,授读不拘泥于辞句,主张能贯通应用,不随时趋,匡正文风,尤其启迪青年求学上进。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出仕,担任长垣县令兼管内黄县事。在任期间内黄大饥,赵国麟发库粮数万石赈济灾民。秋天黄河决口,水逼长垣城,赵国麟率领官吏名士日夜堵筑,将城外受灾百姓用木筏运至城下,在用大绳系入城内,计口安排食宿,灾民免于水患。次年,黄河又决口,赵捐俸筑堤护城,又修筑太行大堤百余里,开支河数道疏流,自此长垣无水患。赵国麟重修长垣书院,以振兴教育。


雍正二年(1724)官至永平府知府,同年九月迁大名道。赵国麟在大名道任上,曾讲学天雄(大名府古称)书院,用《制艺文统》和《文统类编》为教材教育学子。雍正四年(1726) 四月调职到清河道,八月任长芦盐运使并驻在天津。雍正五年(1727)十一月升任福建布政司布政使,任上“日坐堂皇,凡所属疑狱,州县不能理者皆来诉,立断遣之”。帮助朱熹十六代孙朱玉重写《朱公文集》。雍正七年(1729)七月,调任河南布政使。雍正八年(1730)升任福建巡抚。赵国麟先后甄定范世杰呈词之文字狱冤案,平反顺天府丞余甸冤狱。他重视教育,除了去鳌峰书院讲学外,还上疏请求增设府学及教官、训导。《福建名宦传》载:“国麟崇正学,每月必三次诣鳌峰书院阐宋五子书,虽甚寒暑不辍”。时钱塘陈兆俞为(鳌峰书院)山长,课后对众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侍赵公坐,一日抵十年”。可见其讲学之精辟,教诲之深邃。赵主闽政五年,勤吏事,为政宽厚,为世所称。雍正十二年(1734)十月,调任安徽巡抚。到安徽后,对田赋混淆的问题多次履亩清查,勘明归正。这一年还在安庆得到了《孙明复小集》,并主修《江南通志》,举行博学鸿辞科预备试,求贤荐才。乾隆元年(1736)赵国麟与尹继善主修《江南通志》。


乾隆三年(1738年),任刑部尚书,调礼部,兼领国子监。乾隆四年(1739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乾隆五年(1740),山东、陕西等地的煤矿都被官府封禁,赵国麟上疏奏请开矿采煤,资民生无穷之用,以利国利民。后乾隆降旨準予开采。此议,对促进当时社会经济起了推动作用。乾隆六年(1741年)赵请求引退,被乾隆帝挽留。不久被弹劾,降职为礼部侍郎。乾隆七年(1742年),擢尚书。赵乞引退,乾隆不许。赵几个月多次请求隐退,乾隆不高兴,剥夺了他的官职,让他在咸安宫效力。乾隆八年(1743年)才允许他返乡。


乾隆十五年(1750)七月,赵国麟到京为乾隆寿诞。八月,乾隆上谕:“恩赏原衔,令其回籍。”十一月十七日子时,赵国麟“以疾终于白龙峪岱阳精舍”,“卒年七十七,身外无长物,诒其子孙者,书一屋,砚数十方而已。”葬于泰城西郊天平山岩家村赵家林。《泰安县志·舆地》云:“璨国麟墓,在城西天平山之阳。清大学士。”有墓地题咏曰:“相国遗迹在,山青古木幽。贤臣千古颂,餘爱至今流”。


赵国麟在仕途上不趋炎附势,守正不阿,终被革职放返故里。晚年仍不遗餘力从事著述教育,振兴家乡文化。是继宋石介、明宋焘等人之后的著名泰山学者。道光九年(1829),泰安知县徐宗干奉赵入五贤祠。


赵国麟死后葬在泰山天平山,和他的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葬在一起。

2013年,文物保护终于没能挡住地产开发的推土机。赵国麟墓地原貌被毁,碑石散落。2015年,赵国麟墓地石刻终于得到恢复,虽然已不是原址(原址岱岳区天平街办岩庄村)原貌,好在有了归宿(格林小镇后边山坡)。

图片来源:博客(乡土泰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