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为什么我们会有拖延症? 如何解释拖延症的各种奇葩行为? 举例来说。 通常,你的论文进程计划可能会是这样—— 开头比较慢,后期一点点增加,最后任务完成,非常有条理。 然而实际上,却经常是这样—— 同样,也许你做过年度计划—— 这样安排一年,开始会比较轻松,中期任务逐渐增加,到最后全力冲刺一下。整体是阶梯式的安排。 然而,前几个月,时光匆匆流逝……还没来得及开工。 于是很明智地调整了计划—— 但是,中间几个月也没有动,然后眨眼来到了这儿—— 最后,2个月变成1个月,再变成两周—— 最后—— 这个时候,为了赶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就只能拼命熬夜了。 你有拖延症吗? 拖延症的大脑和非拖延症的构造有何区别? 为什么不到deadline,总是控制不了自己? 你绝对想不到,你有拖延症,是因为一只猴子!一只及时行乐的猴子! 一家磁共振实验室,给拖延症和非拖延症进行了脑部扫描,并将二者对比。 两个大脑都有一个理性决策人,但在拖延症的大脑里,还有一只及时行乐的猴子。这只猴子只关注两点:简单和开心。 理性人做出理性的决策,要去做一些实际的工作,但猴子不喜欢这个计划,所以抢过方向盘,然后就在其他各种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耗费了一天—— ![]() 生活中,有时候,理性决策人和猴子的决定是一致的,比如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吃饭,睡觉。 ![]() 但有时候,从长远看,一些困难的、不开心的事情,才是合理的事情,所以就会有冲突。对拖延症来说,每次这种冲突到最后的结果都一样:猴子赢了。 ![]() 那么是什么打败了猴子,驱使拖延症患者从下图的黄色区域到蓝色区域,完成困难的任务呢? ![]() 这个时候,Tim Urban先生提出了拖延症患者系统中的第三个角色——惊慌怪兽。 ![]() 惊慌怪兽,是猴子唯一害怕的东西,平时都在休眠,但当临近截止日期,他就会突然醒来。 ![]() 然后整个系统都乱套了—— ![]() 最后理性决策人掌握了方向盘。 ![]() 惊慌怪兽能解释拖延症患者的很多奇葩行为,比如为什么一年都写不出来一个字的论文,能在短短几天内写完。 然而,没有截止日期的时候,惊慌怪兽不会醒来,所以这个时候拖延的后果就没有限制。长时间的拖延有时难以觉察,常常在无声无息间折磨人们,也是大部分长期抑郁和悔恨的根源。 给大家看一个“生命日历”。 ![]() 每一个格子代表90年生命中的一周,格子数并不多,并且我们已经用掉了很多。 我们需要好好花时间,认真看看这个日历。 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拖延,每个人都要需要警惕及时行乐的猴子,因为格子数不多,从今天开始,就应该行动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