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是作文起步,绝大多数老师面对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毫无头绪,没有思路。面对内容繁杂的众多技法,不知如何理顺由浅入深的循环往复顺序,无从下手。
更要命的是,作文不算数学,不算奥数,级别先后顺序非常明显,先教什么,后教什么,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主线清晰,顺序井然。而作文教学,至今没有人理出这条主线,理清这个顺序。
于是,老师们,包括一些辅导班的老师们,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能想到的招数,统统扑上。三年级的作文起步,就教学“抓住特点写人物”,“抓住细节写动作”、“抓住特色写景物”、“抓住场面写活动”、“抓住心理写情感”……这些高年级的作文技巧,想一想,一个刚学写作文的孩子,一下子就传授这些“高深”的知识,他能听懂吗?他能接受吗?他能写好作文吗?
作为家长,虽然都有本科以上的文凭,虽然对作文都有鉴别、挑剔的眼光,但对如何安排好三年级孩子学习作文顺序,却是矛盾重重:既知道孩子学习作文有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但看到别人孩子写得那么好,却又按捺不住,总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出现奇迹,作文水平像火箭似的“刷刷刷”地向上飞。
于是,听到一些老师拔高要求的教学:讲特点,抓细节,写动作,挖情感……于是也恨换不成钢地要求孩子,拔苗助长。毕竟只有刚入三年级的认识水平,一般的孩子自然不能满足这种“高要求”。埋怨、批评、指责,失去耐心、态度急躁……等家长推动理智的单边行为,渐渐占据家长的情绪。而孩子在家长的这种情绪下,也日渐自卑,越来越怕作文。
越怕作文,就越不会写;越不会写就越受到埋怨、批评、指责……一条恶性循环链就这样产生了。后进生,也这样练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