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月留痕——山西大同古城

 晋龙哥哥 2017-08-19

2016年9月3日早晨,在回我父母家的途中,我沿着古城墙走了一圈,饱览了大同古城秋色。不过这天天气不是很给力,早晨的时候,天气阴沉,还下了点蒙蒙细雨,之后天气转晴,天空湛蓝,白云朵朵。之后,乌云再次卷土重来,笼罩天空。

大同地处山西北部,与内蒙、河北交界,古称云中、平城,在历史上一直是北方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有:“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赞誉。这片古老的土地曾发生上千次大小战事。大同城东的马铺山曾是汉代刘邦被匈奴围困七昼夜的古白登山;金沙滩是杨家将血浴沙场的古战场。曾是北魏国都,辽、金陪都,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境内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除了有云冈石窟、北岳恒山、悬空寺外,在古城内还有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大同城筑邑历史悠久,早在作为北魏拓跋氏的都城的时候,就已经修筑有规模宏大的城池。到了明朝初期,由于是京畿屏藩,军事位置十分险要,因此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在旧城基础上增筑,形成今天世人所看到的大同镇城。最后完工的大同镇诚呈大致正方形,边长达到1.5公里和1.75公里,周长6.5公里,面积2.63平方公里。大同镇城设四门: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每个门又各有瓮城。

为了更加有效地防御,还在城墙外侧修有壕堑,深约5米,宽约10米,即护城河。每当夏、秋之际,护城河象一条彩带似的围绕着大同城,波光潋艳,荡漾着城墙的倒影。它的壮美气势和秀丽景色,足以使人忘却军事重镇的战争硝烟,而作长日的观赏留连。

大同城内的军事布局和守备设置,无疑是一座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布防周严、协调得当的坚城固垒,在我国历代军事重镇的规划建设中,可以说是最杰出的典范之一。这些众多的城防设施浑然一体,好象一盘棋局,井井有条,是我国历史上罕有的。

大同城墙虽高大坚固,建筑精美,但历经战争、历史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遭到了极大的毁损,现存城墙极少保存较好,大部分只剩下残垣断壁了。 从2008年起,在时任大同市长耿彦波的领导下,开始了城墙的修复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基本完工,较好的恢复了大同城墙的风貌。


白天的城墙,呈现出一派雄伟瑰丽的景象:雄伟壮观的城墙下,围绕着一条宽十多米的护城河,河水像一条绸带漂浮在城墙之外。站在城墙脚下仰望城楼,城墙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威武和雄伟,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屹立眼前。登上城墙俯视城内,一座现代化城市的面貌赫然展现在你的眼前。有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有宽阔的广场和绿油油的草坪,还有整洁而傲然挺立的松柏……


【雁塔】,城墙上的塔原名文峰塔。因春夏飞雁众多故俗称雁塔。该塔建于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与云路牌坊同属文庙建筑群。是古代"登科及第"的士子们祭拜、夸官的场所。塔高约14米,是八角七级空心砖塔。外形秀丽,结构奇特,其建造位置极为特殊。塔身下部为三层八面青石砌座,座上是塔身,第一层辟有两门,其它六面各锒碑碣一块,上刻明、清两代部分举子的姓名、住处与功名。二层以上塔身各开四门,依八面方位交叉更替,每层上均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斗拱上出有飞檐,檐角有风铃悬挂,风吹铃响,别有情趣。塔内为八角形通直空心,设有跳脚踏砖。游人可直攀塔顶。雁塔东濒御河,居高临下,故又有瞭望塔之称。


明朝时,四大街东有和阳街,南是永泰街,西有清远街,北为武定街。街道的名称寄托着古人朴实而殷切的感情色彩———和阳街,以喻每日之晨,迎接和煦的太阳;永泰街,希冀城廓永葆安泰;清远街,如大同的秋日,天际清明高远;大同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自古兵家必争,因此以武安定,是为武定街。


四条大街分别直抵四座城门,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每条街中段各建一楼,即太平楼、鼓楼、钟楼、魁星楼。而城的中心,则矗立着一座由四个牌坊连成一体的牌楼,人称四牌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