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十六国

 金色年华554 2017-08-19

刘渊(?—310年)

字元海。匈奴左部帅刘豹之子。豹死后袭父职。幼师事上党儒生崔游,习经史及孙吴兵法,后又以“任子”身份留居洛阳,汉化程度很深。晋惠帝时为五部大都督。永兴元年(304年),乘西晋“八王之乱”,回据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反晋,为了争取汉人的支持,建国号汉,称汉王。接着打败了司马腾的多次进攻,势力扩展到山东、河北。永嘉二年(308年)称汉帝,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派其子刘聪、侄刘曜两次进攻洛阳,未克。河瑞二年(310年)死。《晋书》卷一百○一、《魏书》卷九十五有载记。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十六国

刘渊

刘曜(?一329)

字永明。刘渊侄。匈奴族。初从刘渊反晋,屡建战功。刘聪时,先后受命攻破晋都洛阳、长安,俘晋怀帝、晋愍帝,灭四晋。坐镇长安。汉昌元年(318年),刘粲继位,任相国,仍镇长安。不久,大臣靳准发动政变,杀粲夺位,曜遂据长安称帝,进军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族灭靳氏,迁都长安,改汉国号为赵,称史前赵。光初十一年底(329年初),与石勒大战于洛阳,兵败被俘杀。前赵亡。《晋书》卷一百○三、《魏书》卷九十五有载记。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十六国

刘曜

石勒(274—333)

字世龙。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少时曾为人佣耕,二十多岁时被晋兵掠卖至山东茌平地主师懽家为耕奴。永兴元年(304年),与汲桑聚众起义,攻破邺城,杀司马腾。汲桑牺牲后,投刘渊,为渊手下大将,后以汉族失意士人张宾为谋士,以各个击破的策略,先后消灭了王弥、王浚、刘琨等集团。319年称赵王,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史称后赵。329年初,在洛西俘杀刘曜,灭前赵,据有北方大部分地区。330年正式称帝,年号建平。成为当时与东晋抗衡的北方大国。《晋书》卷一百○四、《魏书》卷九十五有载记。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十六国

石勒

李雄(274—334)

字仲儁。李特之子。巴氐族。太安二年(303年),继李特为流民起义军首领,因得涪陵大地主、天师道首领范长生的资助,攻克成都,控制四川。次年称成都王。 306年正式称帝,国号大成。后李寿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 《晋书》卷一百二十一、《魏书》卷九十六有载记。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十六国

李雄

苻坚(338—385)

字永固,一名文玉。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人。前秦国君苻健之侄,初为东海王。寿光三年(357年),在汉、氐大臣的支持下,杀了残暴的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改元永兴。任用汉人王猛执政,大力整顿吏治,打击专横不法的氐族贵族,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国力大增。先后攻灭前燕、前凉和代国,在基本上统一北方后,南下攻晋,先取得益州,继陷襄阳、彭城。其后,他不听王猛临终前的忠告和群臣的反对,于建元十九年(383年)七月,在全国征调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大举攻晋,结果在淝水为晋军打败。北方各族首领乘机反秦自立,前秦渐告瓦解。建元二十一年(38s年),苻坚为羌族首领姚萇擒杀。《晋书》卷一百一十三、《魏书》卷九十五有载记。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十六国

苻坚

苻融(?一383)

字博林。氐族,苻坚之弟。初封阳平公。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坚意欲南下进攻东晋,融与群臣曾多次谏阻,均未被苻坚采纳。是年八月二十六日,被任命为前锋都督,率步骑二十五万先行。融沿颍水直抵颍口(今安徽颍上东南)。十月渡淮水,陷寿阳(今安徽寿县),另派兵五万,屯驻洛涧(今安徽怀远县境西),阻挡晋军前进。但不久,洛涧为晋军刘牢之袭取。接着,融与苻坚又同意谢玄提出的让晋军渡过淝水进行决战的要求。结果,融在麾军后撤时,晋军乘势冲击,秦军阵势大乱。融马倒为晋军所杀。《晋书》卷一百一十四有传。 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十六国

苻融

王猛(325—375)

字景略。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东南)人。少贫寒,贩备为业,博学多才艺。苻坚慕其名,招为谋士,尝自喻为“若玄德之遇孔明也”。苻坚即位后,以猛为中书侍郎,委之以政,累迁司徒、录尚书事。他明法峻刑,大力整顿吏治,抑制豪门,加强集权,垦辟田畴,广植农桑,建立学校,使前秦国力大增。建元六年(370年),统兵六万攻灭前燕,留镇冀州。不久,入朝为相。病危时,曾劝苻坚不宜攻晋,但后来未被采纳。《晋书》卷一百十四有传。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十六国

王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