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陵文脉》67鼓楼

 田牧 2017-08-20

  邢永根《咏鼓楼》诗曰:“碑楼独在岗尖巢,画鼓竟随明社消。童叟登台说龙虎,若朝天堑守虹桥。”
  邢永根《题鼓楼青春健康画册》藏头诗曰:鼓笔无闲思棹海,楼高正好瞩征航。青山澍雨生神色,春日紫穹传慧光。健翮横飞鹏鸟路,康歌远译桂枝郎。画图留忆华影,册本丰容可供藏。

《金陵文脉》67鼓楼

  对一座中国古城来说,其中心点的鼓楼是它古老的标志。南京的鼓楼也不例外,它高耸在南京市中心的高岗上,飞檐凌空,在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中,昭示着这座古都的悠久岁月。
  南京的鼓楼,始建于明洪武15年(1382),作为昼夜报时用,有时也作迎王迎妃,接诏书大庆的场所。原有报时和仪仗用的大鼓2面,小鼓12面,方板、点钟、牙杖等物。可惜这些物品,已经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散失。
  鼓楼下为砖石所砌,所用材料都是和南京明城墙一样的城砖。一块块厚实坚固的城砖,托起来这座气势雄大的鼓楼。
  鼓楼分上下两层,下层建成城阙样式,高达9米,红墙巍峙,飞檐迎风,中间有券门三道,贯通前后。上有“畅观阁”题额,上层建筑分为中殿和东西两殿。
  南京的鼓楼建造的时候,周围还不是居民密集区,而是明代初年京师禁卫军的驻地。站在鼓楼岗上的鼓楼,极目四望,南京城便可一览无遗。在鼓楼现在陈列的南京老照片中,可以看到上世纪初的鼓楼,它孤零零地矗立在高岗上,那时是一个南京城内南北交通的道口,有车马道。从鼓楼下层的券门中穿过,周围很是荒凉。
  南京的鼓楼岗,附近的北阴阳营,曾经发掘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古文化遗存。这些遗存让人们对南京古人的生活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鼓楼则是15世纪的古人留给今人的一个地上的宏大建筑遗存。置身于她的甬道中,凝视被以往的岁月中不知多少人的脚步磨得光滑的石条,让你感到时间的沉重。
  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造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城墙,又在高大的城墙圈定的城市中心建造了这座高大的鼓楼,他当然不会想到,他建立的明王朝多少年后,会毁灭在关外的八旗兵手中,鼓楼也只剩下了城门一样的基座,上层建筑已经全毁。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江宁的时候,兴致勃发,亲自登临鼓楼四望。次年,地方官在鼓楼基座上树碑建楼,便更名为碑楼”,故南京鼓楼有“明鼓清碑”之称。现在保存在鼓楼上的石碑,记录了康熙南巡江宁的经过。碑文中有“激浊扬清 体恤民隐”的字样,对康熙体恤民情大加赞颂。官员们的溢美之辞,虽然是在赞颂皇帝,但也说出了一个历史的箴言,民情从来不可轻。
  现在的鼓楼是南京繁华市区中的一个安静的绿岛。鼓楼公园已经成为南京市民闹中取静的好去处。鼓楼厚重的文化气息已被很好地保存,每年在鼓楼举办的各种书画展览和文化,活动吸引了许多的南京市民。一路之隔,就可以走过喧闹,让时光流连在鼓楼风雨剥沥的高墙下,让心情小憩在匝地的浓荫中。无论是晴日徜徉在鼓楼的平台上极目纵览,还是风雨中伫立在木窗前沉思远眺,鼓楼都会给你一种博大、一种厚重、一种源远流长的清醒和豁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