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翼风堂 | 乔堃龙书法艺术

 网文下载图书馆 2017-08-20




乔堃龙

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四川美术学院书法外聘讲师

北兰亭客座教授

重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作品参加中国书协展览获奖三十余次,曾获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金奖、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十佳”作品奖、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中国“书法十杰”称号,入编《共和国书法大系书法卷》。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书为心画,字如其人。堃龙的书法充满着快感、动感和情感。究其书迹,取法乎上,涉猎面广,真草隶篆,帖、碑皆有,作品以帖为宗,参以隶意,轻快而得古法;字法结体奇诡,“疏可走马,密不插针”,收放自然,欹正相生,静动合一,常有异想天开之功。笔法技巧精练,大小字皆高握管取势,抑扬顿挫,连绵流畅,时造险绝,有大智大勇若愚之态。章法布局考究,常自然取势,完整而富有新意,充实之谓美也。


                         ——中国书协理事、重庆市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吴云斌




节录项穆《书法雅言》2017年  240×122cm



《中国故事》:您认为书法家的风格主要取决于笔法还是字的结构?


乔堃龙:笔法是书法艺术中所有点线元素的基本法则,起笔、行笔、收笔是笔画内在的动作。被书写的文辞向人们传达的是另一种语义信息,除此之外,形式语言向人“讲述”着更为丰富的个性信息。相同的字调整了其他元素后可能就是另外一种风格。就是说,在把握好笔法规律的前提下,点画形态、结字造型、行气墨韵、平衡对比、空间节奏等构成元素的有机(和谐)构成,是书法家最终形成独特书法风格的重要因素。



黄庭坚《论述一则》 2017年  67×48cm

学书要需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


节录李贺《南园》 2016年  44cm x 44cm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矾。




《中国故事》:您是如何逐渐形成自己风格的?


乔堃龙:谈不上,我只是有了较明确的学习方向而已,要补的课很多。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养分,当今人们缺少的是学习的方法,不知道如何解读古人为己所用。好的书法家不仅要有专业技法,更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字外功),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杨万里《宿灵鹫禅寺》240×122cm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




节录欧阳修《醉翁亭记》  2016年   36cm×48cm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中国故事》:1984 年,您的楷书作品就已经在中国美术馆获奖,您主要是在专注楷体吗,书法学习应从何处入手?


乔堃龙:不是,我主要专注于帖学系统的研习,涵盖楷书、行书、 草书、篆隶等。通常,我们对书法作品的观赏顺序是从宏观向微观延伸,即首先关注的是形式构成,继而是笔墨与空白的关系,然后是行与行、组与组间的构成关系,最后是字的各种点线造型细节。学习书法则应反推其理,先从微观入手。



《杜司勋·牧》 李商隐    2016年    68 cmx 68cm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中国故事》: 您曾说书家不练好楷书,技法肯定是不完善的,也是这个原因吧?


乔堃龙:笔法在控制线条的质量。我通常要求学生要先练好楷书,狠抓笔法,掌握点线结构及各种技法元素的造型细节,这种对笔法、字法、墨法、线条苛刻的训练,又是为进入行、草书的学习做物质储备。



《踏歌词·新词宛转》 刘禹锡  2016年   68×68cm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中国故事》:各种书体中,您觉得哪种比较难驾驭一些?


乔堃龙:如果从运动节奏最难把握的角度来探讨书法艺术的话,显然是大草。大草气象万千,是技法蕴含最为丰富,章法构成最为夸张,时空意识与情感的随机性最强的书体。我们常说“草书不规范,鬼都难辨”,怀素的《自叙帖》化解了笔法的冲突,章法更具动感,线条内蕴含巨大的能量,给人一种无欲则刚的禅意美,写出了人生的高度。张旭也是我很喜欢的草书大家,他的《古诗四帖》动静交错,满纸云烟缭绕,喜怒哀乐形于色,绝无纤弱浮滑之笔,给人一种震撼力。大草难把握、难驾驭,创作常常是在笔、墨、纸不可捉摸的动态关系中一气呵成的,写完后很难补一笔,你的思维跟不上、精神状态一弱,写出来的作品一定不完美。写字很容易,可是能不能称得上“书法艺术”,能不能让作品充分地表达出你的情感、审美、技术,是另一码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之一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2015年  16×21cm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之二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2015年  16×21cm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之三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2015年  16×21cm




《中国故事》:在您看来,草书创作具体要符合哪些规范?


乔堃龙:一幅草书的线条起止空间节奏是自由变化的,完全不受单字制约。这种节奏自由的主观色彩却无处不再现着个人的书写技巧、审美意趣、心理状态。作品第一行的风格定调很重要,要处理好虚实开合,多字相连与独字的开合关系,为激情勃发的下一行做好铺垫;通常第二行对第一行的构成关系是段落对话,书写时要有呼应意识,要于第一行轻缓之处突破,虚的地方补壮,时空节奏可能形成更为复杂的对应互补关系,首行连绵起伏之处到第二行要破得自然天成;到第三行、第四行难度更大,要造势,要无中生有地制造矛盾,自然而然地解决矛盾。大草中各种经典元素组合为作品的鲜明个性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障。然而,控制这些段落、行气、组节与空间的纷繁局面,又为大草的审美解读带来了无限机会。

正因如此,大草需要厚实的传统技法做基础,没有足够的铺垫直接写大草,线条在快速运动中会有技法缺陷,线的感染力会大大降低,创作时会出现低级错误而不自知,没办法解决。 



《春夜》 虞世南  2016年   68×68cm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中国故事》:有人说,书法创作少年时爱绚烂,中年时爱平淡,老年时爱简远,绚烂、平淡、简远,您具体是怎么理解的?


乔堃龙:这是董其昌之语。中国美学的最高审美理想,便是绚烂至极又归于平淡的中和境界。人的艺术实践,受限于他的审美体验与生活阅历。艺术家从“笔势峥嵘,辞采绚烂”的艺术追求走入“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实非平淡,绚烂至极”的境界,是对最初绚烂历程的超越。厚重的“绚烂”,趋向一种深度的中和,《礼记·中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书风到了简远平淡的厚重,也是艺术家面对内心、历史和宇宙的情感喟叹。



《水调歌·平沙落日大荒西》 2016年  68×68cm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杜甫《秋兴八首 其一》2016年  30×45cm



节录欧阳修《秋声赋》 2016年  28×35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