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之約,只為等你。

 長樂老 2017-08-20















                                                      文字丨『谁最中国』 图片丨来自网络

千年之约,只为等你

九百多年前

北宋,王希孟

一个十八岁的少年

在十二米的长卷上

画下了大宋江山

它浩浩荡荡

气象磅礴

它就是《千里江山图》

养在深闺人未识

却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它堪比《清明上河图》

静静地流淌在华夏的岁月里

青绿山水上留下的

是辽阔的锦绣江山

九百多年后留下的

是它令人仰望的审美高度

九月,它将在故宫展出

千年之约,只为等你



物欲横流的今日,审美和艺术,变成了一种奢侈的素养。人,应该为审美和艺术赴一次约,正如它穿越千年,只为见你一面。著名学者陈丹青去看的时候,“脑袋就抵在展柜的玻璃上看,看得像个傻子一样,实在是太辉煌!”王希孟十多岁的时候,以过人的天资进入皇家画院,他数次以画进献宋徽宗,十八岁的王希孟得到宋徽宗的亲自指导,半年后,终于完成了此画,宋徽宗龙颜大悦。但没过几年,王希孟便去世了,中国艺术史上少了一颗耀眼的明星。



十八岁是什么概念呢,以现在来看,就是成年了。他有自己各方面独立的能力,可以喝酒,抽烟,驾车。古时候没有现今的各种培训班、学校,很多孩子,打小就学门手艺。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可以独当一面。十八岁的王希孟,带着纯真少年的英气和细心,一点不乱。画作上不枝不蔓,通篇贵气,清秀逼人。这和整个宋代的审美高度是完全契合的,那个时代的社会气息就是精致的审美和艺术价值,没有当下这样的价值混乱。



《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唯一传世的作品,你看《千里江山图》的开阔,开阔得非常具体。这幅画,每一个局部,都是精美绝伦的一幅画。隋唐五代,包括北宋的大家,都不能够收纳这么多自成格局的景别,而每一个景别,有这么多详确动人的细节。山峰迤逦,林木苍翠,野渡汀州、舟船桥梁、楼台殿阁、渔樵往来、桥梁水车、山寺斜阳、万物井然有序。云天水际、树石之间,用掺粉加赭的色泽渲染。用勾勒画轮廓,以没骨之法画树干,以皴点之法画山坡,青绿山水,锦绣河山。因为石青石颜料会脱落的缘故,每开一次,都是对它的损害。下一次展出,可能要等上30年。



自媒体时代,是相对公平的,会写字的人都能发声。然而,投机之人却钻了传播的空子。随意、逐利、即时、恶俗、低趣味的信息充斥着我们周围。如果我们自身没有审美价值,很有可能成为其中不自觉的推手,将低品位的价值传递给身边的人,错误的审美无异于一碗毒鸡汤,为了眼前的利益,他们对社会的审美和价值可以不负丝毫责任。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人是有审美和艺术精神的,我们的物质可以不丰富,但精神却不能荒芜。



中国文化的源头,以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旷的精神理想,将艺术、审美与人生紧密地连接起来了,人生的理想憧憬内,蕴含了艺术的追求与审美的情致。中国传统的人生审美,在庄子那里,是行为之游和心灵之游的区分,而逍遥游所代表的心灵之游,精神的无拘束,已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杰出写照。



让很多人感到迷茫的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还需要坚守美与艺术的传统吗?事实上,审美和艺术,在不同的时代,总是从生活的土壤中开出绚丽的芳华。社会演变的任何阶段,审美和艺术,总是以它的气韵照亮生活,以它的精致温暖生活,以它的格调提升生活。



以艺术的情怀体味人生,以审美的标准提升人生,是中国文化固有的重要特征之一。孔子尽善尽美,内外兼修的追求,庄子逍遥自由、无待物化的理想,都相契于中国艺术的智慧和神韵。中国艺术是温暖的,它不是神性的道路,相反的,它并没有高高在上,它低到尘埃里,以它特有的温度,柔软着我们的心。没有艺术和审美的生活,万物皆是荒芜。九月,在故宫博物院,这场千年之约,等你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