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渚文明遗民是古蜀国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华居 2017-08-20

偏安于天府之国的古蜀国,充满了奥秘色彩,玉器遗存为我们揭开了奥秘的一角,至少四种文明在这里交融,本土文明、长江中下游用璧的文明、夏文明、商文明,当然这不会是悉数,并且他们的身份更仍是迷。走运的是二号祭祀坑的玉器又为我们供给了商晚期的一些头绪

---玉璋,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遗存,长30.5,射最宽处6.6,厚0.7公分

夏玉璋形,器型规整,制造精巧。相似玉璋出土多件。

---玉戈,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遗存,长28.8,援最宽处7.3,厚0.8公分

这类戈在二号祭祀坑也发现多件,有趣的是,这类戈从全体及中脊等方面看,更挨近商晚期戈。也就是说,简直与商同期的三星堆文明,商戈的开展也与华夏商代简直同步,而这样的状况并非特例。

---有领璧,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

有领璧,上刻同心圆,这是商,尤其是商晚期的比较特别的器型(参看《保藏见证前史》(4-13)),在二号祭祀坑里有较多呈现(一号祭祀坑也有少数),包含有领环。

这些头绪显现商人在三星堆文明的呈现并非偶尔或许个别现象,而是持续不断的发作。玉器不同于实用性陶器等,并不存在市场性流转,高古时期,玉被皇家贵族所独占,即所谓的王玉时期。而三星堆所发现商玉器,大都为身份性礼器,是商贵族权利的标志,并且是与夏贵族的身份礼器埋在同一祭祀坑中,坑中还埋藏了很多似乎风格彻底不同于华夏文明的青铜器和金器等,三星堆文明充满了奥秘!

三星堆文明遗址和金沙文明遗址相隔几十公里,学界依据已发现遗址及遗存,承认这是两个具有延续性的文明,或许说是同一文明的两个阶段,两遗址从前时刻短的共存过,而金沙遗址早期,相当于商晚期的遗存发现,又提醒了前史的另一个密码。

---十节玉琮,四川成都金沙遗址遗存。高22.2,上宽6.9,下宽6.3公分

青玉质,表里精美打磨抛光;整器分为十节,每节雕神人面纹,共四十个;一面上端雕一带羽冠神人全体形象。从全体器型,到纹饰构图,到工艺体现,这是典型的良渚时期器物(可参看《保藏见证前史》(1-6))。

良渚文明的区域为长江下游区域为中心,北接山东龙山文明,西联长江中游石家河文明,在公元前2000年,夏开端时期,也就是宝墩文明中晚期,和石家河等文明一样,突然悉数消失,后人各种传说他们的去向,但仅仅是传说,这只大玉琮呈现在一千年后的金沙遗址,是否阐明良渚遗民来到了成都平原?或许是这只玉琮由于各种原因偶尔呈现在金沙文明?

---四节玉琮,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商晚期遗存。高16.57,宽11公分

玉琮器型沿用良渚文明玉琮,表里精心打磨,琮分四节,每一节上描写三条平行直线纹,纹饰简练,又有商琮璧类风格,并非远古遗存,而是后期制造,明显的文明传承。

玉琮器型源于玉镯类器物,良渚文明处于图腾崇拜向祖先崇拜过渡期,神人兽面是良渚核心的文明,而玉琮正是用于体现神人兽面的器型。玉琮后期由很可能源于良渚文明的陶寺文明传达于黄河流域,主纹饰是兽面纹。后齐家文明也制造较多玉琮,但大多无纹饰,齐家文明据传是良渚文明贵族放逐处。夏极少玉琮,商周玉琮数量也很少,商琮大多成镯状。

远古良渚玉琮在金沙的呈现,结合夏兴起、良渚文明消亡及宝墩文明开展的时刻点,又地理方面同属长江流域,水路运输的便当,很明显,良渚部分遗民来到了成都平原,而之后金沙文明的发现持续给出依据,下一篇文章持续古蜀国玉器遗存见证前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