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恋爱,对教师来说一直是两难考验。 如果管,违背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自然意志;不管,又容易影响到学业,并产生其他不恰当行为。 教师们的态度也很有趣,有支持的,反对的,大体支持,基本反对的,选择性支持的,具体情况具体反对的……说什么的都有。若将这个问题的讨论堆起来,都不止3.6米高。 因为“早恋”的争议性,社会也格外关注,新闻热点时不时就跳出来撩拨教师和家长的紧绷的心弦。 近日一篇名为《某中学规定:男女学生相处前,先量一下尺寸,太短不行》的文章在网络上疯传,引起了广泛热议,还登上了微博热搜,评论过万。 《某中学规定:男女学生相处前,先量一下尺寸,太短不行》称,西安中学出台了“男女生非正常关系”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男女生单独走在一起,距离小于3.6米就会被怀疑非正常交往,“肯定被抓”。 当真有这么荒唐的规定? 那岂不是 同学之间借本书都要投三分的节奏? 经过一番仔细的“追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这所中学正在做有关男女同学非正常交往问题的专项活动,某班在班会讨论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 亲密距离0-46厘米,属于亲密关系;个人距离46厘米-1.2米,是同学同事关系;社会距离1.2-3.6米,是相识但不熟悉关系;公共距离3.6米,是陌生人关系。 最后,少男少女们被问了一个问题: “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在男女生交往时应该保持什么距离呢?” 学生们偏不顺着学校的意思说,他们异口同声:3.6米! 所以就有了啼笑皆非的热点新闻:中学规定男女生距离不得小于3.6米。 多家媒体跟进评论,各大新闻网站和订阅号纷纷报道。 学生的顽皮嘲弄被当了真,吓坏新闻评论家,受惊的新闻评论家又吓坏了学校! 被学生摆了一道的学校看似无辜,我却一点都不觉得他冤。 我们仔细看看校方关于“男女生非正常交往”的专项整治方案是怎么规定的。 校方明文规定将会在一切课余时间甚至自习课、周末和节假日安排专人对学生进行监视,并将检查结果登记在册。而且会对“非正常交往”的学生采取建立问题学生档案,追责,甚至劝退! 形容这份“方案”“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也不过分!更令人咋舌的是,“方案”通篇连“恋爱”两字都不敢提,而是揪出来了“男女生非正常交往”。 说实在的,学校说的隐晦,学生心知肚明,“非正常交往”就是早恋呗。 但是早恋 =“非正常交往” 吗?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知慕少艾,这是成长中的必然表现,是人性的本能,也是人生的乐趣,怎么能说是“非正常”呢? 心理学认为,中学阶段正是男女开始接近的时期,这一时段,女孩子多愁善感,男孩子信心十足。双方彼此接近,会产生愉悦的心情。男女生交往,还有利于智力、情感、个性的发展,还能互相激励。 “非正常行为”则指的是学生被两性问题困扰,无心学习,又或不注意分寸和尺度恩爱。 比如,有的孩子在异性面前过分夸张,以引起对自己的注意;有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对异性的好感,做出鲁莽的事情;有的甚至为自己性意识的萌生而羞愧懊恼。 还有些同学受传统“男女授受不亲”、早年经历或性格因素等影响,表现为与异性交往时过分害怕、紧张、甚至恐惧;又或者受不健康影视节目影响,与异性交往过分随便,没有分寸。 作为教师,这些才是我们关注的“非正常”重点,需要加以引导和帮助。 我们要向学生传达与异性交往的健康观念,让学生既不越轨,也不矫枉过正。“一棒子打死”男女生恋情,会把学生越推越远。 学校和老师应当意识到,当学生面临类似情感困境的时候,也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而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帮助远远不够。 我们应为孩子们提供资料和场景,让学生了解性意识、性道德并学会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 要教学生如何热情、开朗,尊重他人的和异性相处,同时也要教他们做到自尊自爱。既要真诚相处,坦诚相助,又要端正大方。 而再回头看看某校打击学生恋爱的做事风格,既不坦诚,也无诚意;既不端庄,又不大方。 这样的行为未必给学生带来多少有效的正面示范。 真也无怪乎学生们故意答错问题。 讨论:如果你的学生谈恋爱了,你该怎么办呢?欢迎和我们分享你的心得和想法。 重要的事情多说几遍,混微博的朋友去关注我啊 “我的教师枕边书” 刚开通的微博希望大家多捧场哈~ 文章来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