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对于一个人有什么帮助?

 小桥大水人家好 2017-08-21

这个问题包含两个子问题:什么是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能够学到什么?

凡是与人有关的学科都有这样的特点:被运用的历史远远早于学科体系的建立。经济学和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都是这样。早在人类社会出现结盟时,那些作为人类组织高层领导的人就已经开始运用心理知识,早在公元前六七百年前时,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代中国,就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心理知识,而近些年一度风行世界的九型人格理论据说来自公元前一千多年中亚地区的苏菲教派。但是,作为心理学界的共识,真正作为学科被建设起来,心理学的出现是在冯特的科学实验室建立(1879)之后,——尽管在冯特之前,已经有很多人为心理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所做的研究,他在1869年出版了《遗传的天才》,对个体差异做了系统化的研究。然而,建立了研究规范的心理学往往排斥世俗的那些心理知识,尤其是在心理学研究越来越细致的情况下,一度脱离应用,走向纯粹的理论研究。

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在一本书中提到,他向杰罗姆·布鲁纳(1915-2016)提出疑问,想知道为什么心理学家不重视心理知识的应用,布鲁纳当时已经快90岁了,视力也很差,但记忆还清晰,他讲述了1946年心理学家开的一次会议,会议上通过决议要让心理学变得像物理学一样科学,即要有坚实的实证的研究做基础,所以,很多难以度量、难以清楚界定的心理理论都被排斥。

——布鲁纳是认知心理学的先驱,是致力于将心理学原理实践于教育的典型代表,也是被誉为杜威之后对美国教育影响最大的人。

比如,九型人格20世纪初被葛吉夫引入西方,1970年代开始逐渐传播开来,心理学家亚历山大·托马斯和史黛拉·切斯于1977年出版的《气质和发展》对此有推动作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临床精神科教授戴维·丹尼尔斯认为托马斯、切斯提出的九种气质与九型人格能够一一对应,才使得这种理论被部分学院派接受。这中间经历了多长时间?

——上图来自网络。

所以,即便到了现在,心理学也还是分为学院派的心理学与通俗的心理学。学院派的心理学又分为很多派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桑代克、斯金纳、华生等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皮亚杰开创的认知心理学,巴斯等人的进化心理学,塞利格曼代表的积极心理学等等。其中,精神分析虽然仍然把弗洛伊德奉为祖师,但在研究方法上也非常重视实证研究,尽管如此,精神分析还是被主流的心理学家排斥,因为脑科学以及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精神分析的一些基础假设是错误的。至于通俗心理学,很多时候就像弗洛伊德的论述一样,虽然不乏睿智见解,但也难免存在着谬见,因为很多内容都是未经检验的。比如拿破仑·希尔(1883-1969)强调乐观、积极正面心态的重要性,他于1937年完成了《思考致富》一书,截止2011年全球销量突破6000万本,而学院派心理学对乐观的研究是塞利格曼从1969年开始开始的,用了十多年时间才让主流心理学界认可。

——拿破仑·希尔,著有《思考致富》《人人都能成功》。

因此,要回答“心理学对一个人有什么帮助”,需要对学院派的心理学和通俗心理学做出区分。学院派心理学的多数理论对我们并没有直接的帮助,通俗心理学的论述对我们看起来很有帮助但要学会批判地接受。

学院派心理学当中,对我们最有帮助的是认知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由皮亚杰(1896-1980)开创,最初是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在他之后主流心理学界才正式量化地研究儿童的心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早教和儿童教育方面有重要指导意义,只有符合年龄阶段的内容输入才能被孩子吸收。

由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及正电子成像术的出现,心理学家可以对大脑的活动进行细致的研究,这方面的知识有两种用途:特别专业的知识可以帮助医生治疗与脑有关的疾病,那些通用通俗的知识则可以帮助我们重塑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比如,社会认知神经学家马修·利伯曼在《社交天性》当中关于“社会脑”的叙述,可以更新我们对人性的认知。

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系列前后一共出了六册,里面有很多脑科学知识的论述,也对如何培养情商做出了论述,对我们有很大帮助。

认知行为心理学也非常有帮助。由于卡尼曼于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门学科才走出实验室走向公众。卡尼曼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非理性决策、风险决策方面的研究对于企业和个人都非常有帮助。

——卡尼曼是一位多产的学者,主要学术著作有《预测的心理学》(与特维斯基合著,1973年)、《注意与意志》(1973年)、《前景理论: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分析》(与特维斯基合著,1979年)、《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见》(与特维斯基合著,1982年)、《公平和经济学的假设》(与塞勒等合著,1986年)、《原则式效应的试验检测及科斯定理》(与塞勒等合著,1986年)、《谨慎选择以及大胆预测:风险的认知前景》(1993年)、《投资者的心理侧面》(1998年)、《选择、价值和框架》(与特维斯基合著,2000年)和《启发式和偏见:直觉判断心理学》(与基洛威奇和格里芬合著,2002年),《思考,快与慢》(2011年)。

奚恺元的《别做正常的傻瓜》值得推荐。这本书我还在读,主要是讲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做的非理性的决策,以及如何避免这样的行为。比如,出租车司机在下雨天的生意会好很多,可是,由于他们很快就能赚够平时几倍时间才能赚到的钱,他们更可能很早收工回家。也就是说,我们其实有一个心理账户,钱的价值在不同的账户有不同的价值,而这其实是非理性的,因为钱是完全可转换的,只要以赚钱为目的,我们就不该过多地使用心理账户。比如,辛苦一年赚10万,有人让你去赌场,你很可能拒绝,而你买彩票中了10万,就很可能去赌场上搏一搏。当然,现实中的情况有可能不一样,因为人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形式。但重要的是理解行为背后的非理性。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是塑造理性乐观、积极正面的观念。塞利格曼的《学习乐观》《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持续的幸福》对此做了全面介绍。以往的心理学只关注那些细节的以及生理为基础的研究,塞利格曼扭转了这种风气,以至于那些神经心理学也都关注人的积极心理了。关于积极心理,阿尔伯特·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非常重要,“ABC”理论以及“ABCDE”疗法是关键。乐观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更长寿,这些都有实证研究做支持,所以,我们应该相信乐观的力量

通俗心理学当中,NLP(神经语言程式)理论是比较好的总结。其中,理解层次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人的观念如何构建,检定语言程式则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人的语言来推断观念上的错误,两者结合,就差不多能实现《重塑心灵》(李中莹先生)的目标了。

——NLP学院标识,没有中国,但是,积极心理学从东方尤其是中国文化中吸取了大量的内容。

——理解层次理论,来自网络

——检定语言程式,来自培训师苏平博客

总结一下:

1. 心理学可分为学院派和通俗派两种。学院派更重视实证研究,结论更可靠,但这些结论的主要用途是帮助我们建立对世界和自身的正确认识,只有积极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具体生活、工作中的任务。通俗派主要是通过反省和自我觉察得到结论,其中不乏洞见,但也有很多符合直觉的谬见。比如,有一个故事,放在瓶子里的跳蚤由于总是碰到瓶盖,于是跳起的高度就越来越低,即便去掉盖子也不会跳出瓶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我设限,blabla。听起来很有道理,很振奋人心,可是问题的关键不是自我设限,而是如何判断我们是否存在自我设限的现象!所以,积极心理学里总是有很多测试,帮助人做判断。

2. 无论哪一种心理学,我们要想从中得到益处都需要学会思考,学以致用。很多人读过《拖延心理学》还是拖延,读过《害羞心理学》仍然害羞,读过《积极心理学》仍然消极。很多人没有学过心理学,只了解一些历史、小说,结果却能够创造辉煌成就。原因很简单,人只能自己改变自己,自己实现自我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不断采取行动,而不是不断地学习知识,学习知识的目的应该是应用知识,而不是满足于“知道”。

3. 诸如冥想、正念、放松练习等技术,最初都不被主流心理学认可,但后来证明对人很有帮助,可以帮人梳理思想、恢复精力、转变观念。可以想象,肯定有更多的心理应用还没有被吸纳进主流心理学当中。比如,那些优秀的管理者,历史上那些了不起的统治者,他们是如何运用心理知识来完成伟大事业的?虽然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情商都对“领导”做了很多研究,但现实当中的运用还是要靠个人体悟,现实当中肯定还有没有被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心理知识。

4. 但流心理学对濒死体验、灵魂做了大量研究,基本上否定了灵魂的存在,而通俗心理学却往往走到一个极端,过度推崇主观意识的能力,这是错误的,值得警惕的。这就好比说一个魔鬼引诱我们说,“相信我,你就能得到想要的一起”,事实上呢,一旦相信,我们就没办法做自己了,我们会任由别人损害自己的利益。其中的典型就是《秘密》《吸引力法则》。保持积极心态没有错,认为积极心态可以改变一切,简直就是胡扯。要明白,我们不是为了得到一切而去努力,我们要学会坦然面对失败。完全的正面思维不可能存在,如果你相信这样的事情,肯定不会幸福,因为你不可能做到。泰勒·本-沙哈尔在《幸福超越完美》中指出,追求完美而不是最优,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一个幸福的人,是能接受失败、悦纳负面情绪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