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以为毕业以后就不用学习了吗?幼稚。

 妙有斋 2017-08-21


作者:大象

来源:我的印象笔记(myyxbj)



前阵子,一个做社区运营的朋友告诉我,她正在上一个社会心理学的课程,变身小班长了...一群人在classmeet上彼此监督,组队去学在线课程mooc,每周线下见面讨论,两个月后,有一半的人坚持了下来。其中,大多数都是刚工作以后的年轻人,当然也有大三、四打算工作的学生们。


而身边学英语的,健身的,周末学设计的......社交平台上不时有成果展示。工作以后,好像大家对于知识的渴求度更大了。读书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横面学习,本科学习的内容宽泛而浅,大家也没有深入的意识,选修课程60分万岁的心态深入人心,反倒工作以后变成了竖切入一个方向去深入,现代职场压力一上身,恐遭淘汰,毕业几年差距就拉开了,根本不敢松懈。


大象简单列了列【职场知识体系】:



如果这是职场对于知识的刚需,那作为个体对于知识的需求也非常明显了,看下面这份【知识清单】:

这份清单来自曾经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的学者刘瑜,她决定利用空闲时间去哈佛旁听几门课程,然后教务人员直接给了她这份课程清单,让她自己选择。接过清单,她大吃一惊。


这还只是“本科新生研讨会”的课程( freshman seminar ),因为名单太长,她只列上那些了一部分感兴趣的课程。你看,随便一列,就有45个。对于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来说,这些课程简直就是一场饕餮之宴,举着筷子,不知从何下手。


而仅仅就本科和文理学院的课程表及课程的简单介绍(一般3-5行的介绍),就一口气列了1000多页。估计把哈佛全校的课程名单一一排列出来,可以绕上赤道一周两周。 


直到这时才理解:学习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


天真的人,才会好奇,去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关于自然、关于社会。学习要造就的,正是达尔文的天真,爱因斯坦的天真,黑格尔的天真,马斯克的天真。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2010宣传片全球奖《好奇地活着》:




假如我们有那么多想学,该怎么办呢?


从兴趣出发,从提问开始


室友是历史爱好者,学的是工业设计,但是个人知识涉猎极广。


有一次谈到她的学习方法,她说,“因为喜欢历史,所以我往往学任何东西都会去观察它的历史发展过程,比如去西班牙交换的时候想了解欧洲政治的时候,就去读欧洲历史;对建筑学感兴趣,最先开始读,现在放在床头的书也是建筑模式语言之类的。我喜欢先有个框架去了解,然后再深入一个方向。以此类推,学习制作玩偶,学自由舞也是一样。”


只有你感兴趣的事情才会使你产生自我驱动力,才会使你往前,并且后续任何困难都无法成为放弃的理由,它们都只是路障而已。


那为什么要从提问开始呢?


分享一位新移民的故事。


刚来美国不久,上小学的9岁儿子,第一次带回来的家庭作业的题目《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他爸爸惊得差点跌地,这都是什么题目?试问哪位在读博士生敢去做这么大的课题?


他责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正色道:“老师说,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每个同学都要写一篇关于自己祖先生活国度的文章,还要根据地理、历史、人文,分析与美国的不同,并闸述自已的观点和看法。”这位父亲没有做声。


过几天,他看到儿子的作业出来了,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整篇文章气势磅礴,有理有据,分章断节,特别是最后列出的一串参考书目,做父亲的大气不敢出,这种博士论文的气派,他是30岁过后才开始学到的。等到孩子六年级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他更是瞠目结舌,老师留给学生一连串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简直像是国会议员候选人的前期训练:


“你认为谁应该对这场战争负责?”

“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

“你是否认为,当时结束战争最好的办法就只有投原子弹?”

“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从提问开始,不仅扩宽眼界,训练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自己的观点,注入终身受益的人文底蕴。不仅适用于学生,更适用于工作以后开始独立思考的职场人。


成年以后,我们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说得多好,学乐器不止是为了单位表演节目,去画画刻章不是为了做个办公桌摆设,学个跳舞也不是为了舞会社交。而是终于开始突破历史中的个人界限,快速垂直深入地学习一门新技能的本领,而这个过程,提问是最好的开端。


学习成长曲线理论



人要想努力学习获得成果,首先需要了解,学习成长的路径原理是怎么样的。


很多人错以为,自己的时间精力投入,可以换来直接的成果,以为努力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参考下图。


有个朋友是做服饰造型搭配的专家。帮助在非常缺乏审美的朋友,提升时尚感,让他们穿衣更有品味,外形更吸引人。


刚开始他也做一些在线培训课程,教那些宅男们如何穿衣搭配。


但很多人,有个狭隘的观念,以为穿衣打扮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自己看一遍理论方法,自己就可以搞定了。


实际上是,很多人学完后,自己尝试去搭配买衣服,穿出来的效果还是欠佳。


于是就容易怪罪老师教得不好,学了没效果。


殊不知,我那个专家朋友,为了能熟练的教别人,自己首先就花了几万元投资,去学习各种形象造型的高级课程,自己作为买手,买过的衣服估计也有几千套,以及平常关注大量的时尚杂志,节目等。同时,还有长达几年下来的咨询培训经验的积累。


他之所以能教人,就在于他在这方面不光投入了时间学习,他还有多项实践经验的累积,和不断的试错,矫正的过程。


而一般的学员,只看到了老师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却忽略了老师也是经历过大量的训练,才有现在的专业度。


如果学员在学完理论后,没有进行大量实践,效果自然不明显。


大家看下图: 学习成长曲线图



很多人,都在『缓慢开始区』,尝试了一小段时间,发现没什么变化,就放弃了,于是又换了很多其他方法,也一样。


无论他换任何方法技巧,即使所谓的速成的方法,都要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发生改变。


他们不能看到马上努力后的效果,担心无法实现,白费力,索性就放弃了。


心智不成熟的人,不懂得『推迟满足感』,他们想要的是『即时满足感』,也就是急功近利心态的表现。


然后有小部分的人,在进入到『加速提高区』,他们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离非常牛逼的状态还有一段距离。


极少数人,经历了非同寻常的磨练,或是更长时间的积累,才突破进入高原区。


大家应该都听过 科比有个段子式的语录,我知道洛杉矶凌晨4点钟的样子。这说说明他的努力到了什么程度。这也是为什么,他是目前为止唯一能和乔丹相提并论的NBA球星。


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


这个实验的结果,也从验证了,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简单来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并转化为技能。


金字塔理论说到,听讲、阅读,这两种学习方式,也是绝大部分不会学习的人的学习方式,在他们的经验里,认为学习不就是听老师讲,自己再看看书就应该学会的吗?


事实就是,他们这样学过之后,大部分有用信息并没有『印在』大脑里。


即使如此,在我的学习和我了解到的很多大神的学习习惯来说,只听和阅读肯定是不够的,最基本的是需要做笔记,复习,复盘,和他人交流,自己再进行实践——也就是后面说到的『刻意练习』。


最后,『教授给他人』这个内容,我深有体会。


在我还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时候,我自己的自信提升理念和方法,都只是我通过学习、训练后的本能反应,我没有做过任何的总结,就是自己懂的做,却不能简单、直接的教会别人。


同时,我发现一个有效保障大家的在线学习课程,需要满足以下7个环节。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就是要稍微远离舒适区一些进行学习,才能扩大你的能力边界。


刻意练习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突破『缓慢开始区』和『加速提高区』的临界点。


成长曲线图上的红线就是临界点。


简单说,你不是不努力,你是不会努力,是无效努力。



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


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如何消除焦虑


焦虑是某种压力的体现。


压力有阈值大小之分,未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就会形成动力,超过就会形成逃避。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遇到压力能解决问题,有些人则不行,因为每个人的压力阈值点不一样,抗压力程度不一样。


压力过大有3个原因:


1. 能力不匹配

2. 工作量大

3 .拖延习惯 


这3样会综合发生作用。


一个人一开始定了一个不切实际,超越自身能力的目标。一旦有一天没实现,就会出现累积崩溃,就会接连几天都不去做,最后这个事情就会不了了之。


所以,努力也请量力而行,定一个自己能承受一定压力的目标,循序渐进的完成,才能保证你的刻意练习能产生效果。


学会消除焦虑与自我激励



方法就是:有氧运动+激励歌曲


建议以慢跑为主,跑步时听歌最方便。


运动大量出汗的时候,可以把肌肉内的压力激素皮质醇排除,焦虑感就会降低,同时身体容易产生内啡肽激素,让你产生愉快感。


如果,你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内向的人,你会体验从未有过的畅快感。


在这三种同时作用下,很容易让你,进入一种日常不会有的,前所未有的,无所不能的,自我价值感爆棚的状态。甚至会让自己感觉自己的潜能都被激发出来。


这刚好印证了心理学有个『酝酿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意识层面的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在休息时得到答案,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前面不正确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所以,如果你遇到难题时,把问题放在一边,先去放松,答案就会自然浮现出来。



参考游戏模式,制造反馈机制




很多人为什么看一小时课本会感到很难受,精神涣散;而打一小时英雄联盟却精神抖擞,兴奋异常。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看书不是一个可以让你马上产生收获和反馈的行为。


而游戏则可以,因为游戏设计者就是通过让游戏更好玩,让你不停的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让你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奖赏激励可以让你马上产生反馈和收获感、愉悦感、甚至多巴胺,借此来『欺骗』大脑,认为学习其实是件很开心的事情,人的本性是唯乐原则,开心就会激励你不断重复这件事。


而信息记录的好处,就是当你每次都做出的学习形成一个进度表格,每隔一段时间回顾总结。



意志力



有些专家认为,虽然人只有一个大脑,却有两个自我。一个自我任意妄为、及时行乐,另一个自我则克服冲动、深谋远虑。


我们总是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有时觉得自己想减肥,有时觉得自己不吃个烧烤宵夜,就睡不着。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意志力的挑战——你一方面想要这个,一方面想要那个。


两个自我发生分歧的时候,总会有一方击败另一方。


决定放弃的一方并没有做错,只是双方觉得重要的东西不同而已。 


——引用《自控力》


那怎么提高意志力呢?


每当冲动的你要击败自控的你时,就去想想什么事情可以延迟这个冲动。


那就是冥想,5分钟即可。在冥想训练中,目标就是专注呼吸。


冥想不是让你什么都不想,而是让你不要太分心,不要忘了最初的目标。如果你在冥想时没法集中注意力,别担心。你只需多做练习,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呼吸上。


每当冥想结束,你就会感到精神变好,注意力也更集中,也更有控制力。


时间管理




顾名思义,就是每个人的每天24小时都是一样的,但效率却有差别,如何做到比别人更高效率?


这里推荐初级时间管理中最实用2种方式:


1)番茄工作法就是一种能让你在25分钟内高效专注的时间统计方法。

推荐下番茄钟的APP,时间是25分钟。


开始完成第一项任务,直到番茄钟响铃,你这时如果还处于高效专注的状态下,就不用停止工作,继续下一个番茄钟。如果累了,就休息3~5分钟,然后再继续,直到把工作完成。


2)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去专注。


人在精力最充足旺盛的时候,注意力和专注度是最高的。


大脑反应速度也最快的,这时做任何事情效率都很高。


个人知识管理


简单来说,就是讲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信息通过分类、归纳、总结转化为更有价值的知识,并通过知识的系统化学习,转化为可用于工作、生活的技能。


例如,你看了很多关于新媒体写作的文章,每篇文章只讲一个观点和用途,但他并不是写作的全部,而且有些可能并不实用,或适合你,那你只有通过把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并消化,同时用于实践训练,才能慢慢转化成属于自己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