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心解脱为道不苦

 牛人的尾巴 2017-08-21
(2011-12-01 11:05:33)

原文地址:直心解脱为道不苦作者:陽真道人

直心解脱为道不苦

阳真道人笔 2011-11-17

  高真曰:人为道亦苦,不为道亦苦,惟人自生至老自老至病护身至死其苦无量,心恼积罪生死不绝其苦难说,况多不终其天年之老哉。为道亦苦者,清静存其真守玄思其灵,寻师轗轲履试数百,勤心不堕用志坚审,亦苦之至也。

  高真曰:人之为道,能拔爱欲之根者,譬如攘悬珠,一一攘之会有尽时,稍去外恶会有尽时,尽则得道矣。又近喻牛负重行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趣欲离泥以苏息,道士视情欲甚于彼泥中,直心念道可免众苦亦得道矣。

  敝人言之:学道之人苦不苦?说句实话「艰苦至极」!然者苦在何处?

  学道之人苦于,非道不取,非道不思,非道不念,非道不言,非道不行。

  而以上这些都往往是自己的天生野性,用之比喻「天生野性」犹如披毛带角的野兽,而修正的过程往往犹如「剥皮、拔毛、抽筋、挫角」。

  割之所欲、弃之所爱、抛之所望、舍之所念。这些往往都是内心深处最深层的执念,然而寂静慧生洞照阴秽,心启勇力伐去内魔,内魔除尽者外魔惊逃,此即玄门剑诀之基础。

  然而学道之人此过程非常之苦亦非常之重要,若无于此不为「真人」。(真人者即是「纯性至贞之人」,不是那种可以上台表演特技的人。)纯性至贞者心可常寂,即能常寂则可合道于身。话虽如此真的实行起来还真的如「割心之痛」,此点也是玄门学人稀少之因。

  至玄之法本来无玄,若要学道无苦者当 有法可行!此即是「直心一念、只求解脱」。一心针对解脱于此地为目标,其中的过程犹如旁枝末节,日久有功必然渐入佳境。若学道之人不觉之生身之地如「五浊 之泥」般的污浊腥臭,终日谈玄不知命如危卵,,时时涵养此身不知何为解脱,此又何异于常人?假体将近之时,勤于至道者自有车轩相迎,乐于承负之力者将再生 何方。

  敝人此文甚为基础。有人曾问于敝人为何不谈谈「玄关」、「炉鼎」、「风火」、「玉液」之类的。

  敝人答之:对一个连路都不会走的婴儿,就要教他「开大车」,若敝人也是如此去作,亦然也是「自诳而诳人尔」。

  以上之文即是「玄门修身之道」,若最最基础的修身都无能力去作。那如何「脱胎换骨」而达「生死玄关」?玄关不明如何谈之「以身为鼎」?炉鼎不知如何说「风火交运」?不认风火何可「玉液炼形」?

  有心至道之诸君,须知清静而寂慧光自照此仅为登门而已尚未入室。但望诸君依清静之学,直入我太上玄门之室。

  敝人今日分享的是什幺?此点不可明言。

  我只能说,此为「胡教授」此生最大的遗憾。「胡教授」此生未能首用之学,他最后才知道这才是基础。但很可惜的是道器有之时日未足。

  我道玄门千年以来不是无法留传下来,主要的是「基础功」你是否愿意去力行。

  有言:道人有点引佛入道 的味道 ,似与道尚简之旨有所不同。

  敝人言:佛入道 ?阁下也太抬举敝人了 。。 虽敝人同门之昆仲「幻真道人」先学佛而皈道,但敝人还没这能耐。

  这篇讲的是清静之用,敝人不指望多人能懂,看得下就看,他日身有应证之时莫言敝人先觉之,这是一条共通之路。

  诚心、敬意、简事、收心、断外缘。日久泰定自得。

  但是在「诚心、敬意、简事、收心、断外缘」的过程中,都没人提出疑问,莫言门法不同,赘言至此至此都尚未入门。

  敝人端看诸君终日谈玄实在放荡生命,敝人敢言于此因此中很多景遇已然通过。

  损之又损,日久无欲。试问敝人说的是佛言吗 ?

  又言:苦蒂之言,似如佛言。道 法自然。似无苦之说。道 为无为,佛为有为。佛要所有都成佛国,故有为。道 为顺应自然,故无为。佛要引人出世,故言世间苦。道是顺应自然故无苦说。道 尚无为,尚朴。讲去智。不知在下可说错否?还请道人指教。

  敝人言:敝人为玄门后学,见之此之所言有一迷思,佛子归「佛国」,玄门之人所归之处即是「仙乡」。

  若所归皆无者,试问天外无限百年之后魂归何方?且自然者本非人之所以自然也,大道有性而无情此点要心中自知。

  道性清静故之喜简去巧诈有为之智,倘若万般皆以眼见之自然者,试问人生而「茹毛饮血」岂不是最自然?

  再言:请问道人,天地生成之前,你在何处?人类从茹毛饮血,发展到现在,不也是道的一种变化幺?国人讲易,而易本身就是变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本就是讲的变。讲不变便非道。国学与西学之一大分别就是变与不变。

  敝人言:天地未成之先大道在此我不在此,百年之后大道在此我依然不在此。但这样说不着边际很空洞!

   依玄门而言,当下在此的我必然有所机遇,「清灵真人曰:学道者有九患,皆人之大病,若审患病,则仙不远也。患人有志无时、有时无友、有友无志,有志不遇 其师、遇师不觉、觉师不勤、勤不守道或志不固、固不能久,皆人之九患也。」而此百难之中当生有道可闻之人是为了什幺?就是要趁此机遇作一次了结。登入真乡 为上仙之宾,不再来生为人。有言「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这句话应当很耳熟吧。

  大道恒常故为常真,无人有人道性无差,有天无天道性常在,而万年以来人有所变,有所不变。人有所变者灵能智变,有所不变者,兽性常存。

  西学之中最大的迷思是将兽性当成人性,我国玄学之中是将兽性化去以符道性,此中之异有天地之别。

  易学本为道象之说,即为有象方能成卦,然者此为道末枝叶,若混为一谈者,终其一生无能见道。

  又言:道人恐与我等无别,亦未悟道。

  敝人言:悟道!每次看到此二字我就心惊胆跳,就算了悟至道依然无用。道人在行,不在空悟。此中之差天地之别阿。

  再言:也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敝人言:

  尘世风光好 佳人体似酥 癞猪烂泥滚 五浊当真乡

  立地眺望远 岁月须臾过 洪流障眼目 所见必不真

  承负千石荷 深泥举步坚 太上无别故 日久岸可登

  又言:天地有大道,何用钻泥塘?道长偏所执,还须放眼望。佛法非道 法,道 自有主张。道长修道者,所行非道法。应读道德经,此中有真常。

  敝人言:铁马奔入海。泥蛇飞上天。 蓬莱三岛路。原不在西边。这句谁说的? 敝人可不是第一人以泥作比喻。

  再言:愚以为修道当以,《道德经》为准绳。与此不合者皆为非法。道长以为如何?还请指教为幸?

  敝人言:见君此言,敝人至此无可言之。

  不求解脱而登真,何需学以至道。红尘若无非道,此地已然清霄。

  道经三洞三十六部,《道德》一本是为辅经非为总簿,且人者皆非生而识道,试问老子师之何人又于周室典藏之中阅之何册?

  又《道德》本为道论之说,如何实行少有提及,若以君之论道藏中历代成道之真人所遗留诸经皆可弃之。

   若只重论知而无身行者,于此敝人可以直言一点,古来至今知道者众而合道者几稀之。生死交关之时敝人自知该往何方也如何自度而去,这些都需要以身实证才可 当真阿。多见徒然谈道者,生而不明真霄又无敬真元主,故于弥留之际彷徨惊恐,天外莽莽秽气葩纷,何去何从不能只是用说的用想的就是代表一定可到。

  敝人直泄一句玄门内教之言与君知之,「人生而不入祖庭,身殁后必然无门可登,自是流浪生死之徒尔。」自言学道,不求登真者,学道无用。

  另人有言:敢问仙乡佛国之外可有其它去处?

  敝人言:当然有地方可去,「三司之台,雷鞭之地」,喜欢吗?你想去参观吗?  

  另人有言:欲从何来,道人之见解如何?道人认为身是假,假身为何能拘我真?道人所谓仙乡佛国,立意高远,比之药物风火玄关,于凡人而言岂非更遥。是传道,还是传教?是此生法?

  敝人言:欲从无量生身先祖而来,无此欲无此身。

  若无借此假而逢时逢地,君今日可能闻道否?而此假身如旅者暂歇之草棚,草棚时日一到必将腐朽自去,而旅者离开草棚必有归途。此歇脚之地岂可当真!当看时日尽时再言拘与不拘。

  不在此界路途远,一步而入仙乡近,

  不认真乡为故乡,亿万群迷去无路。

  传道?敝人还没成道,没这能耐。

  传教?无量玄玄,敝人不须代传。

  此生法!没错。这是敝人想说的目地,此生不求解,来生无可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