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吃货来说,美食下肚,打个嗝儿,人生美事莫过如此~ 然而,生活中却有相当一部分人经常连顿饱饭都“吃不消”。 韩小姐曾是个标准吃货,热辣酸甜无所禁忌,吃得任性。 不料,大二那年起,她开始饭后经常感觉胀气,还有一股酸水往喉头、口腔里翻涌,有时甚至感觉胸口有一种烧灼感。 反酸、烧心,常被当作胃炎起初,韩小姐以为自己得了胃炎,就去药店买了胃药吃,不想效果并不如人意。后来,甚至连饥饿时,都感觉“被酸水泡着”。这下,她赶紧去医院检查就诊。 胃镜结果一出,病情见分晓,韩小姐原来并不是得了胃炎,而是糜烂性食管炎,很可能是胃食管反流所致。 韩小姐这种情况在门诊并不少见。由于部分症状重叠,再加上慢性胃炎发病率高,胃食管反流常被误诊为慢性胃炎。 咳嗽、哮喘、慢性咽炎,也要当心反酸、烧心是胃食管反流最典型的症状。 反酸,指胃里的内容物从食管反流到口腔,并能感觉到酸性异味; 烧心,是胸前区胸骨下后方有灼热感。 如果你出现反酸、烧心、腹胀、嗳气等症状,但是经过常规的慢性胃炎治疗后改善布料,就要警惕是胃食管反流了! 此外,由于食管入口靠近咽喉、气管,反流物质刺激呼吸道,也可能引起消化道外的表现。所以,咳嗽、哮喘、慢性咽炎或也与胃食管反流有关。 胃镜可能查不出胃不舒服,很多人觉得做个胃镜就八九不离十了。然而,胃食管反流却有可能在胃镜下藏身。 胃食管反流引起了食管损伤、黏膜病变,胃镜才能观察到,否则,主要还是靠典型症状和诊断性治疗来“对号入座”。 在门诊,如果患者符合典型症状,按照胃食管反流的标准治疗一周,症状有明显改善,基本就可以诊断了。 怎么破?首要是管住嘴胃食管反流这种慢性病如此“狡诈”,怎么破? 正常情况下,食管和胃之间有一个“阀门”,由肌肉控制,属于“单行道”,即食物只能从食管进入胃。 “阀门”肌肉松弛、食管蠕动减弱、胃内容物压力增加、腹压增加、胃酸分泌增多……都可能让食管变成“双行道”,从而导致胃食管反流。 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然后配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干预,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的前提。 “一得胃病深似海,从此亏待五脏庙”。得了胃食管反流,管住嘴是必须也是首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应谨记:
最后提醒一下,长者、饮酒者、肥胖人士、孕妇等是胃食管反流的高发人群,尤其要提高警惕。
|
|
来自: 杏福仁家养生坊 > 《慢性胃炎、胃热、食管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