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尿床——肾气不足,小便自遗

 坠落与腾飞 2017-08-21
小儿尿床——肾气不足,小便自遗

小儿尿床并不稀奇,在还没有“尿不湿”的年代,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画”出相当数量的作品。正常情况下,小儿岁后,白天已渐渐能控制小便,随着小儿经脉渐盛,气血渐充,脏腑渐实,排尿的控制与表达能力逐步完善。若3岁以后,小儿还不能在熟睡时自主控制排尿,则为遗尿症,就是俗称的“尿床”。那么,到底尿床的背后隐藏了什么小儿健康的秘密呢?

西医认为小儿“尿床”的病因主要为遗传因素、疾病因素和环境因素。许多家长对孩子尿床都抱有宽容态度,除了亲情因素外,大多是因为自己小时候也有同样的经历,这就是所谓的遗传因素。能引起小儿遗尿的疾病主要有两大类,其一是神经系统疾病,如隐性脊柱裂;其二是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道畸形、尿道感染、肾功能损伤等。环境因素主要指周围的突然改变和受到惊吓等情绪因素的影响。

中医认为遗尿多与膀胱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尤其以肾气不足、膀胱虚寒为多见。肾的开阖主要靠肾的气化功能来调节。肾气不足,就会导致下焦虚寒,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司,不能约束水道而遗尿。先天肾气不足,体质虚寒及有隐性脊柱裂的患儿遗尿、小便清长的特征性表现,同时伴有面白少华、神疲乏力、智力较同龄儿稍差、肢冷畏寒等肾气虚的症状。

大家常用“吓到尿裤子”来夸张地形容某人极度恐惧时的表现,从中医角度分析是有一定根据的。《素问·举痛论》中说“恐则气下”,尿裤子就是“气下”的一种表现。所以孩子在受到惊吓时会不自主地排尿,或者当时没有尿裤子而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尿床。因此惊恐作为情志因素也是遗尿的中医病因之一。除肾气不足、惊恐伤肾外,引起遗尿的病机还有肺脾气虚、心肾不交、肝经郁热等。

长期遗尿不治,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伤害。外国研究表明,儿童遗尿对孩子的主要危害是心理上的,通常患有遗尿症的儿童表现为缺乏自信心、处事能力差、焦虑、恐惧集体生活,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孩子成年后难以与他沟通、偏执、具有暴力倾向等。此外,遗尿还会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遗尿儿童比正常儿童智商低15%~20%,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大脑神经发育与精细动作不协调等。遗尿还会导致小儿免疫力低下、消化功能差、挑食、厌食等。更有甚者能够影响到儿童第二性征的发育,男孩易出现小阴茎、小睾丸;女孩出现小子宫、小卵巢等症状;成年后容易患不孕不育症。所以家长们千万别因“尿床不是病”的错误观念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儿童心理上和身体上的双重伤害。

中医辩证遗尿多为肾气不足、膀胱虚寒;论治方面多以温补下元、固摄膀胱为主要原则。尖用具有温补肾阳、固涩膀胱功效的药物(如桑螵蛸、菟丝子等)、方剂(如缩泉丸、菟丝子散等)。除药物治疗外,家长还应给予关心、帮助、爱护,针对他们的思想给予疏导,使其有一个良好的、有爱心的生活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