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肝患者复诊复查需要做哪些项目,超全总结!

 h发又发 2017-08-21

乙肝患友一般都知道每次就诊的时候,医生肯定都会叮嘱记得下次要来检查,其实不是医院为了收患者的检查费用,而是对于乙肝患者定期检查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肝病的发展比较快,只有做好了定期的检查,根据动态的指标才能判断治疗的疗效以及疾病发展的情况。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乙肝患友需要定期复诊复查的项目。

一、干扰素治疗患者建议检测频率如何?

血常规检测频率:治疗第1个月每1-2周检测1次,以后每月检测1次至治疗结束;

生化学指标检测频率:每月检测1次直至治疗结束;

HBV DNA检测频率:每3个月检测1次直至治疗结束;

乙肝五项检测频率:每3个月检测1次;

AFP检测频率:每6个月检测1次;

甲状腺功能、血糖检测频率:每3个月检测1次,如治疗前就已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已患有糖尿病,建议应每个月检查甲状腺功能和血糖水平;

腹部超声检测频率:每6个月检测1次,肝硬化患者每3个月检测1次。如B超发现异常,建议行CT或MRI检查。

二、核苷类药物治疗患者建议检测频率如何?

血常规检测频率:每6个月检测1次直至治疗结束;

生化学指标及HBV DNA检测频率:每3~6个月检测1次直至治疗结束;

乙肝五项及AFP、腹部超声检测频率:每6个月检测1次直至治疗结束。

三、服用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阿德福韦的患者增加复查项目有哪些?

服用替比夫定的患者,应每3-6个月监测CK;服用替诺福韦或阿德福韦的患者应每3-6个月监测肌酐、血磷。

四、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者如何随访?

慢性HBV携带者因处于免疫耐受期,应每3-6个月进行血常规、生物化学、病毒学、AFP、B超和无创肝纤维化检查等检查,必要时行肝活检,若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应及时启动治疗。

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者建议每6个月进行血常规、生物化学、病毒学,AFP、B超和无创肝纤维化检查等检查。若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也应及时启动治疗。

五、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结束后应该在多久随访复查?

有的乙肝患者认为治疗结束之后就没有必要再定期复查了,这是不对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应每月检查1次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及乙肝病毒DNA;之后每3个月检测一次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及乙肝病毒 DNA,至少随访1年时间,以便及时发现肝炎复发及肝脏功能恶化。

对于转氨酶正常且乙肝病毒DNA低于检测下限的人,建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乙肝病毒 DNA、肝功能、甲胎蛋白和超声影像检查。对于转氨酶正常但是乙肝病毒 DNA 阳性者,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乙肝病毒 DNA、肝功能、甲胎蛋白和超声影像检查。

另外对于肝硬化患者,应每3个月检查甲胎蛋白和腹部超声,必要时行腹部CT或核磁以早期发现肝细胞癌;对于肝硬化患者还应每1~2 年进行胃镜检查,以观察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进展情况。

上述是乙肝患友需要定期复查的一些项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参考。我们在抗病毒治疗的期间做好定期复查,是为了监测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是否耐药和副作用。在未抗病毒的期间做好定期复查是为了监测疾病的发展动态,对疾病的发生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抗病路上,你我同行!

了解肝病常识,可加小编微信:14804820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