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学试题精选及答案

 呵呵o8i4ar27qg 2017-08-22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药物数是: A.730种 B.365种 C.840种 D.240余种 E.100余种 ,答案,D

,题解,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药物数240余种。故应选D。

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本草拾遗》 B.《本草经集注》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证类本草》

,答案, C

,题解,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一般认为该书约成公元二世纪。故

应选C。

3.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证类本草》 E.《新修本草》

,答案, B

,题解,《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故应选B。 4.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是:

A.《炮炙大法》 B.《本草拾遗》 C.《炮炙论》 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

,答案, C

,题解, 南朝刘宋时雷敩所著的《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故应选C。 5.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典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拾遗》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答案,C

,题解,《新修本草》是唐显庆四年经政府批准编修的,它是世界上公布的最早的药典,比

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800余年。故应选C。 6.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

A.《开宝本草》 B.《本草纲目》 C.《嘉祐本草》 D.《证类本草》 E.《本草衍义》

,答案, D

,题解, 宋代本草学的代表著作当首推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故应选D。

7.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

A.《图经本草》 B.《本草纲目》 C.《证类本草》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品汇精要》

,答案, B

,题解,《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故应选B。 8.首载太子参、鸦胆子、冬虫夏草的本草文献是:

A.《海药本草》 B.《唐本草》 C.《本草纲目》 D.《本草纲目拾遗》 E.《本草拾遗》

,答案,D




1/95页




1.传统上认为某药产于某一地区药材质量最好,而被普遍重视,这种药材一般是指: A.特产药材 B.名产药材 C.稀有药材 D.道地药材 E.贵重药材 ,答案, D

,题解, 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故应选D。 2.古人经验以二、八月采集的药材是:

A.全草类 B.叶类 C.花类 D.果实和种子类 E.根及根茎

,答案, E

,题解, 古人经验以二、八月采集的药材是根及根茎一般以早春及深秋,即二月、八月采收最佳,因为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故应选E。

3.下列除那项外都是构成地道药材的因素:

A. 历史悠久 B.地域特点 C.毒副作用低 D.疗效突出 E.产量大、品种优良 ,答案,C

,题解, 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故毒副作用低与这些无关。故应选C。





1.朱砂入药的正确炮制方法是:

A.水飞 B.炙 C.煅 D.煨 E.淬

,答案,A

,题解, 朱砂入药的正确炮制方法是水飞。本品有毒主含硫化汞(HgS)。火椴析出水银有大毒,入药忌火煅。故应选A。

2.加辅料炮制的意义,下列那项提法欠妥:

A.蜜制润肠,加强泻火之功 B.醋制入肝,加强止痛之功

C.姜制发散,加强止呕之功 D.盐制下行入肾,加强降火滋肾之功

E.酒制上行发散,加强温经活血之功

,答案,A

,题解, 加辅料炮制可以增强药物某方面的作用。蜜制润肠,增强补益,润肺等作用。故应选A。

3.将不溶于水的药物研成细末后再入水中搅匀或研磨的炮制方法称为: A.润 B.漂 C.水飞 D.淬 E.抄

,答案, C

,题解, 水飞是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故应选C。 4.清水漂洗海藻的目的是:

A.消除烈性 B.清洁药物,去掉盐分 C.便于制剂

D.便于贮藏 E.改变性能

,答案, B

,题解, 漂洗海藻其主要目的是清洁药物,除去杂质、盐分,故答案应选B。 5.巴豆制霜的目的是:

A.降低毒性 B.增强药效 C.改变药性 D.便于贮藏 E.纯净药材

,答案, A

,题解, 巴豆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压油取霜能降低其毒副作用,故答案应选A。


2/95页


6.醋炙香附的目的是:

A.有利贮藏 B.增强疗效 C.减低毒性 D.便于服用 E.改变药性 ,答案, B

,题解, 醋炙香附可增强其疏肝止痛的功效,故答案应选B。

,题解, 《本草纲目拾遗》补充了太子参、于术、西洋参、冬虫夏草、银柴胡等临床常用药,及马尾连、金钱草、鸦胆子等疗效确切的民间草药和外来药物。故应选D。





1.四气是如何产生的:

A.从人体的感觉器官感觉出来的 B.从疾病的性质中总结出来的 C.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的 D.从季节的不同变化总结出来的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题解, 四气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是相对而言的,故应选C。

2.临床上见胁痛易怒、抽搐惊恐等症,一般应选用归那经的药物: A. 归心经的药物 B.归肺经的药物 C.归肝经的药物

D.归肾经的药物 E.以上都不对

,答案,C

,题解, 按药物归经理论肝经的病变,用归肝经的药物来治疗。故应选C。 3.按照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具有升浮药性的药是:

A. 重镇安神药 B.平肝息风药 C.开窍药

D.清热药 E.泻下药

,答案,C

,题解, 按药物的升降浮沉理论其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故应选C。

4.寒凉药的作用是:

A.暖肝散结 B.温里散寒 C.清热解毒 D.补火助阳 E.回阳救逆 ,答案, C

,题解, 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故应选C。

5.苦味药的作用是:

A.能和能缓 B.能燥能泄 C.能下能软 D.能收能涩 E.能行能散 ,答案, B

,题解, 苦味药的作用是“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故应选B。

6.淡味药的作用是:

A.能和能缓 B. 能下能软 C.能燥能泄 D.能收能涩 E.能渗能利 ,答案, E

,题解, 淡味药的作用是“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故应选E。 7.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多具有:

A.辛味 B.甘味 C.酸味 D.苦味 E.咸味

,答案, B

,题解,甘味药的作用是“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


3/95页


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故应选B。 8.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A.酸味 B.咸味 C.辛味 D.苦味 E.淡味

,答案, A

,题解, 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的是酸味药“能收、能涩”。故应选A。 9.辛味药临床一般治疗:

表证及气血阻滞证 B.呕吐呃逆 C.久泻久痢

D.瘰疠、瘿瘤、痰核 E.大便燥结

,答案, A

,题解, 辛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故应选A。

10.涩味药多用于治疗:

A.胃热消渴 B.水肿、小便不利 C.胸胁苦满

D.恶心呕吐 E.虚汗、遗精滑精

,答案, E

,题解,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均具有收敛固涩之功,多用治虚汗、遗精、滑精、尿频等体虚不固,滑脱不禁之证。故应选E。

11.芳香药多具有:

A.辛味 B.甘味 C.苦味 D.酸味 E.淡味

,答案, A

,题解,芳香药有辟秽防疫,解表散邪,悦脾开胃,化湿去浊,行气活血,通窍止痛,开窍醒神之功,多具有辛味。故应选A。

12.具有沉降性质的性味是:

A.苦温 B.辛温 C.苦寒 D.甘寒 E.咸温

,答案, C

,题解, 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多为沉降药,故应选C。 13.具有升浮性质的性味是:

A.甘、辛、凉 B.辛、苦、热 C.辛、甘、温

D. 淡、甘、寒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题解, 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故应选C。 14.归经是指:

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B.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 C.药物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D.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E.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

,答案,D

,题解,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故应选D。

15.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学说 B.脏腑经络理论 C.药性理论 D.药味理论 E.五行学说 ,答案, B

,题解,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故应选B。


4/95页


16.确定归经学说的依据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腑经络理论 D.药性理论 E.所治病证 ,答案, E

,题解,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故应选E。 17.胁痛易怒、抽搐惊悸等症当选用:

归心经的药物 B.归肝经的药物 C.归肺经的药物

D.归肾经的药物 E.归脾经的药物

,答案, B

,题解,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其经脉布于两胁,且肝主筋。若肝失疏泄,气机不通,可见两胁胀痛,烦躁易怒;若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可见抽搐;肝血不足,心血亏损,则神不守舍,可见惊悸等症,一般选用归肝经的药物治疗。故答案应选B。 18.运用药物的归经理论还须考虑

A.药物的用量 B.药物的用法 C.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D.药物的采集 E.药物的炮制

,答案, C

,题解,在运用归经理论指导临床应用时,还必须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学说结合起来考虑。如果只考虑性味、升降浮沉等性能,不注意药物的归经是不全面的,同样,如果只掌握归经,而忽略了性味、升降浮沉等性能,也是不够全面的。故应选C。

19.中药的副作用是指:

A.配伍不当出现的反应 B.药不对证出现的不良反应

C.达不到常规用量不能控制病情 D.超过常规用量时出现的不适反应 E.在常规剂量时出现的与疗效无关的不适反应

,答案, E

,题解,中药的副作用是指在常规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故答案应选E。



1.大黄与芒硝配伍,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其配伍关系属:

A.相杀 B.相须 C.相恶 D.相反 E.相使

,答案,B

,题解, 相须是指两种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的功效。故应选B。 2.药物“七情”的含义是指:

A.喜、怒、忧、思、悲、恐、惊 B.辛、甘、酸、苦、咸、淡、涩 C.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

D.寒、热、温、凉、平、有毒、无毒 E.以上均不是

,答案,C

,题解, 药物“七情”是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是谈药物的配伍关系。故应选C。

3.生姜能减轻或清除生半夏的毒性,这种配伍关系称为:

A.相须 B.相使 C.相杀 D.相恶 E.相反

,答案,C

,题解, 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称为相杀。故应选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