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逢子必炒”与“见仁即捣”,您可别较真儿

 szxlyuan 2019-07-22

前言:此篇摘于网络。对于“见仁即捣”,目的就是能让药力充分煎出,但是也不能太较真儿,能煎出成分的就可不用捣碎了。像“枸杞子”“柏子仁”等直接就能煎出成分的,真不用捣的。像“砂仁”“白豆蔻”“益智仁”“金樱子”打碎即可,不至于任性的打成粗粉的。


中药炮制入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特点之一。中药炮制是在中医临床用药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得到完善。由于植物药在中药中居多数,而果实、种子类药物在植物药中又占居相当部分,在入药时均需加工炮制。古今炮制经验一直流传着“逢子必炒,见仁即捣”的说法,笔者认为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1 对“逢子必炒”的认识

早在南北朝《本草经集注》中就有:“椒要去实,于铛器中微(熬)炒,令汗出,则有势”。即通过炒可以降低毒性,缓和辛散之性,便于内服。明代《医宗粹言》中曾提出:“决明子、萝卜子、芥子、苏子、韭子、青葙子,凡药中用子者,俱要炒过,研碎入煎,方得味出”。说明通过炒制能使药物有助于粉碎和成分的煎出,从而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这就是现代流传的“逢子必炒”的起源。对于一些健脾胃、助消化、消积滞的药材,如麦芽、山楂、槟榔等,历代多有炒焦的用法,如清代《药品辩义》中说:“麦芽炒香开胃,以除烦闷,生用力猛,主消面食积滞⋯⋯”,焦香健脾助消化,是民间流传下来的经验,例如有用炒焦的馒头助消化等。

炒焦则是在民间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药材中一些氨基酸与糖,经过加热产生有特殊香气的类黑素,如缬氨酸和糖类能产生具有香味的褐色类黑素;亮氨酸和糖类能产生强烈的面包香味。可见焦香健脾是有科学道理的。

明代《医宗粹言》曾说:“枳壳,消食去积滞用麸炒,不尔则刚,恐伤元气”。清代《本草辑要》中亦认为芥子“煎汤不可过熟,熟则力减”。可以看出,多数药材经过加热制熟后,能达到缓和药性的目的。如牵牛子有泻下去积,逐水退肿之功,而生品含牵牛子苷,服后在肠道分解而成为牵牛子素,刺激肠道,增进蠕动,致泻作用强烈,损伤正气,经过炒焦后,可破坏部分牵牛子苷,使泻下作用缓和。

种子类药材经过炒制,使其表面膨胀鼓起,以利煎出有效成分,可以归纳如下两个方面:(1)大多数种子类药物,外有蜡质,表皮光滑,其成分不易溶出,经炒制后,蜡质被破坏,易于煎出有效成分。(2)种子外有种皮,为植物细胞所组成,经加热炒制后,内细胞膨胀扩散,使种皮破裂,水分散失,并发出香气,易于煎服。

2 对“见仁即捣”的认识

“见仁即捣”指的是种子类药物配方时,皆要捣碎入药。梁代《本草经集注》记载如“凡汤中用完物皆擘破”(如干枣、栀子、栝蒌);“细核物亦打碎”(如山茱萸、五味子、蕤仁、决明子)。这些炮制原则应用至今,就是传统的“见仁即捣”。其作用则是“药力同出,无生熟也。”从而保证药力的煎出。在《中药炮制学》中种子类药物项下多有“用时捣碎”,亦即此意。捣碎后入煎剂,增大了药材颗粒与水的接触面积,使有效成分能尽量地煎出。

目前,有些地方因为嫌麻烦,种子类药物如萝卜子、酸枣仁、蒌仁等,炮制后大量粉碎成粗颗粒的方法亦不足取,这样,虽然方便了调剂工作,殊不知中药药效与其气味关系相当密切,长期放置容易造成药物的气味散失,降低药效,故仍以“用时捣碎”为妙。

据报道,菟丝子经过炮制后,炮制品的浸出物较生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酒制品>清炒品>生品。又据报道:完枣入煎煎出物仅约破开入煎的七分之一。可见,果实、种子类药物的炒制与捣碎有其科学依据,临床应用时理当发扬光大,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突出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