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能讨厌自己,只好讨厌你

 小确幸yin 2017-08-22

是不是女神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出神样儿

每一个想活明白的人

都关注了:女神30 




这几天儿子喜欢上玩少儿趣配音,一种通过动画片电影英语练习口语的APP。昨天玩得挺好,今天一口气练了三段。到第四段难度增加了一些,我鼓励他再挑战一下。


其实,配音的过程虽然有趣,却也充满挑战,既要说清楚每个单词,又要连读,再加上语气和情绪。所以,每次都要重复十来次。


前面三段表现的都不错。他对自己表现也满意。所以想着,这第四段应该很快就配完了。


第四段有一句:I brought you an umbrella.


语速特别快,对他来说,“brought“这个词不熟悉,“an umbrella”连读是个很大挑战。


在一遍遍模仿中,屡屡出错。一会儿brought多发了一个s,一会儿丢掉you,好不容易都念对了,语速太慢听起来没感觉。


渐渐的他眼圈开始红了。估计已经有些情绪。


我继续一遍遍跟他重复,纠正。


后面发现他因为心急,总是和我教他的不在点上。我一个个单词让他模仿,他却急着连读。连读时,他又急着加快语速。加快语速时,他又着急模仿情绪。最后,囫囵吞枣得连在一起,每个单词都没读对。见他自己读不好,还不耐心跟我读,我也有点生气,眼睛一瞪,拉过他的小手说:“你再瞎着急,妈妈就打手手喽!”


他一下子就哭起来。哭得好委屈、好委屈。好像受了好几天委屈似的,一下子爆发出来。


见他哭,我意识到,自己也心急了。


便问他:“妈妈又没真的打你,你干嘛那么委屈?”


他哭着说:“你总是这样,总是说要打我,你把我的信心都弄没了。我讨厌你!”


听他这么说,我倒是安静下来,说:“哦,妈妈感受到你的愤怒。让妈妈听听你到底在生谁的气?”


他不理我。于是,他在旁边哭,我陪在他身边,不讲话。




你批评我的时候,让我感觉自己很笨。我不喜欢自己很笨的样子,所以我讨厌你!


在他的哭声中,我突然感受到,这才是他真正愤怒的来源。


与其说,我感受到了他,不如说,这种感觉我也似曾相识。


孩子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希望自己快速做到最好。


那是一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渴望,渴望自己拥有“魔法”、“超能力”、或者“某方面特长”,迅速获得认可,以此找回自信。


如果我们把那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我称为“超我”,另一个被要求的我称为“自我”。刚才的纠结其实就是一场自我对话。


过程中,“超我”发现“自我”居然要用许多遍才能讲好。于是对“自我”产生了一点情绪。也许是个很小的声音在说“我怎么总读不好?我怎么这么笨?”


与此同时“自我”为了证明自己不笨,而拼命努力继续尝试,因为有压力便乱了阵脚。


结果,当然不但没做更好,反倒不如正常状态。


这时,妈妈居然也开始“批评”我。


这下“自我”感觉连“外界”也认为“我”“笨”了。


这简直是一个“无法接受”的“自我否定”。


为了让自己好受点,选择自己生自己的气?还是直接把这个“锅”甩出去?当然是甩出去会让自己好受点儿。


于是“超我”对“自我”的愤怒,就转移到妈妈身上。开始哭。




当然这么分析并非是为我自己的做法辩护。


我作为一个外力,如果当时察觉到这一点,我本可以暂时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再来练习。讲清楚,用对方法才可以快速完成。比起我的“指责”会更有效。


因为,那时候孩子对自己已经要求很高,并且开始对自己的表现失望,内心已经很恼火了。


恼火自己。生气自己。


这时,一个外力压过来,就崩溃了。


然后为了让自己好受点,而选择责备那根“稻草”。这就是整个心理过程。


无论我们意识还是没意识到。很多时候,它们就是这样自动运行着。


这个心理驱动链就是不自信——对自己过高要求——做不到——责怪别人。


说到这儿,讲一下为什么我们会强调培养自信?


因为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卑的。


心理学上有一种对自卑来源的解释,说是小时候在和大人的比较过程中,会有“不如”成年人的感觉,这种感觉伴随十几二十几年,变得如此深刻。过程中再加上“不懂事”大人的打击,自卑便会种在内心深处。


那又为何对自己要求那么高呢?


要求高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出在脱离现实的要求上。


再往深处说,我们以为只有自己完美才值得被人爱,被自己爱,于是我们对自己缺少了客观看待的角度,而提出许多不切实的要求。这也是后面许多冲突的根本来源。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世界就是一面镜子。它总是让你能看到自己。


看到自己时,正视他,接纳他,于是成长自此开始。


而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会选择将自己的痛苦和委屈归咎于环境和别人。这让“我”暂时是好受一些。但长远来说,却丧失了对自我改变的动力,从而失去了控制和力量。


所以,想一想,有多少对他人的愤怒和生气,其实是隐藏着对自己的不接纳?


所以说,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从此出发。积极的改变那些能改变的地方。无条件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现状。


因为接纳的同时,也是自己负起责任。而不是将对自己的不满投射到外界。


这样说来,其实每一个害怕批评的人,内心都有一颗希望自己更强更好的种子。好好浇灌这个颗种子,给它力量,让它发芽,伴它成长。



 End  


作者:王语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