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都几品官可以上朝?

 方远图书馆 2017-08-23
  不同的朝代是不同的。

  唐制:上朝的只有文官 :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

  武官三品以上三日一朝,五品以上五日一朝。

  宋朝朝见制度很复杂,有前殿视朝、内殿视朝、内殿百官大起居等。元丰改制前,前殿视朝每天都有,朝见百官;后殿视朝主要是对宰臣、枢密等处理军国大事;内殿百官大起居是每五日在内殿朝见百官一次。元丰后朝参改为日参、六参、两参(朔参和望参两种)共四种方式。规定门下省起居郎和中书省起居舍人(即左、右史)及尚书省侍郎、御交中丞以上,即侍从官以上,为“日参官”(又称常参官);三省和御史台官、寺监正副长官以上,即京师百司升朝官以上,为“六参官”(逢一日、五日朝参者);寺监丞、大理评事以上,即在京升朝官以上,包括暂无差遣者,为“两参官”(即朔参官和望参官)。后来又有改动。

  明朝一般上朝的话,三大学士和六部尚书都是一品和二品大员,六部侍郎是三品,但六部给事中只是七品。都察院的御史也能上朝,都察院御史一般也只是六七品而已。地方官的话,四品以上才能上朝,四品就是巡抚了,也就是接近省长一级了。 除了三个大学士和六部尚书、侍郎,还有南京六部尚书、侍郎,以及十三省的布政使、监察使。能天天上朝的只有京官,六部给事中总计七八十个,但不是天天上朝,有事才能上朝。都察院的御史倒可以天天上朝,但也就是二三十人号人,还不一定到的全。

  清朝有王爷,军机大臣,内阁总理,还有六部尚书,大学士之类的有资格,人数不清

  孙洪哲54121 2017-08-15

  1

  0

  分享

  清朝:四品以上才有资格上面.但官员低头上朝.不能直视皇帝.面见圣上一面是很难看一眼的.五点多天刚亮就上朝.在前清门上朝.并不是影视剧里在大殿里上朝.你想.那么多官员.多大殿能进那多么人。皇帝在前清门门口龙椅坐着.大臣则在门前按等级依次跪着上书。一直上到响午.皇帝是很苦的.上完朝批阅奏折.有些皇帝是很羡慕平民百姓的.无忧无虑.周游全国.

  不同的时候 有不同的规矩

  1 ,首先你要够品级,至少得五品以上。等级低的,门都进不去。

  2 ,你得是京官 地方上的就没凑热闹了。比如说总督,巡抚这些肯定有资格上朝,但是人家在地方。

  3,你要有实际的任职,不能是虚位。你要管具体的事情。比如说亲王,郡王这些地王很高,但是如果没有具体的职权,也不用上朝。

  而且,不同朝代上朝的频率不同,后来后期基本每天都上朝。明孝宗的时候,甚至中午也上朝,叫午朝。但是明神宗,明世宗却几十年不上朝。清代之后,基本每天都会上朝,在乾清宫接见大臣。

  据大明会典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 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按照清律,皇帝是五更上朝,即卯时,相当于北京时间的05:00至07:00。而大臣一般在寅时就会在午门外等候,即北京时间03:00时至05:00。 清朝皇帝一般是十日一朝,并不是像电视连续剧那样每天都要上朝,但康熙、雍正、乾隆这几代英主却是天天坐朝。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明代早朝的定义,明代的朝会分为三种,大朝,朔望朝,常朝。在明朝可以说凡是所有在京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一律由上朝的义务,凡是来京述职的外省官员也必须上朝。所以说明朝的早朝是一件极其壮观的场面,一次上朝的人有上千人。据记载成化二十三年一次失朝的官员就达到了1118人。明朝上朝的人数不可谓不多。当然很多都是站班的不能与皇帝直接沟通。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