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足够自信,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很拽很拽的小伙 2017-08-23

一个人立身处世,需要专业能力;若想进而活得快乐,则不能没有“自信”。处在高度竞争的社会中,拥有自信的人越来越少,快乐也就日益难寻了。

自信的基础是正确的自我认识。“认识自己”谈何容易;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经过长期的探究,结论是:“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是无知的。”但是,一旦知道自己无知,就会采取适当的态度面对自己,然后步步为营,像孔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从谦虚中立志学习,最后才能大有成就。

只有足够自信,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人的立足点是平等的,都是从“无知”出发,接着开拓潜能,具备特定条件;关键在于是否选对了路线,是否持续不懈的努力。这些都是青少年时期的必修课,值得稍作系统的说明。

人的“自我”是充满潜力的与善于选择的。潜力由先天的性向所决定,选择是后天的意志在负责;必须配合先天与后天,才能建立完整的自我观念。最近几年,青少年流行西洋星座,依星座指示来了解自己与他人。我对命理并无特别研究,但是向来认为当事人“主观的一厢情愿”扮演重要角色。我们由“催眠术”的表演,可以清楚看到一个人接受暗示之后的行为,有时连他本人也不敢相信。潜意识世界是丰富的、有力的,人的可塑性与发展性也是难以估量的。因此,星座、血型、八字,加上性向测验与心理测验,都是了解自己“先天条件”的方法。

以星座为例,任何星座都有优点与缺点,有时优点缺点相互为用,成为一体之两面。因此,靠着先天条件能够产生的自信是有限度的。请别忘记:任何星座都有数亿人;再怎么精确的组合与排列,也都可能有数百人的性格是相似甚至相同的。

只有足够自信,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人生成败不能全由先天性向所决定,更值得注意的是后天的兴趣与立志。兴趣是指自然倾向受到诱导,表现某一方面的爱好。一般说来,我们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领域,做为兴趣的区分。这是配合升学与就业的考虑,但是不可因而抹杀个人休闲上的兴趣。立志则是看到前辈的表现,心向往之,“有为者,亦若是!”我们读到历史、传记、小说、新闻报导时,忽然觉得动心,想要效法某人的言行,这正是立志的最佳时机。年轻人崇拜偶像,毋宁是十分自然的,接着就须立志以具体的作为去学习,而不能止于在衣着外表上模仿。

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立志。在兴趣与立志的双轨上不断前进的,就是自信的列车。自信必须随着生命经验而开展。念书有自信的人,就业之后一定有自信吗?不一定。那么,如何让一个人在一生中,面对任何处境与挑战时,都能拥有自信呢?

我的座右铭之一是:“唯有知道自己的限制,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我很清楚自己“不能够、不愿意、不适合”做某些事,就会自动避开,以免自信受到无情的打击。另一方面,我尽量选择自己“能够、乐意、适合”去做的事,自然可以得心应手、益发自信了。这与划地自限不同,因为我同时还在不断学习与成长。换言之,我的能力与时俱进,限制的范围就逐渐缩小了。

只有足够自信,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自信”不是静止的心态,而是活泼灵动的、迎向未来的、开放进取的。原因是:在我之内,永远有丰富的潜力可以实现;在我之外,永远有未明的变量伺机而动。内外相合,自信就是永远处在磨炼与考验之中。法国哲学家马塞尔(G. Marcel)说:“存在就是存在得更多。”(To be is to be more.)生命的本质在于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即是自我超越,有如生生不息的力量一直在推陈出新。于是,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可以不断成长,可以在生命历程中展现越来越高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