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纸质书法作品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岐黄堂中醫 2017-08-24

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书法家,都曾留下过自己的作品。既有具有个性特征的信札、诗文、匾额、碑文等,也有具有共性特征的作品,如经文、《千字文》等。这些书法作品,大部分是写在纸上的,也有刻在木、石上面的。那么这些书法作品的流传是怎么一个过程?怎么一个现状?

1、被动性。一个书法家的作品,能否流传,能流传多久,能在什么区域内流传,是不受书法家的意志为转移的。

2、流动性。书法作品的流动是有规律的,即同一朝代,从民间向皇家流动;朝代更替时,再从皇家流向新的政权机构或流向民间,以此循环往复。一件书法作品越好,惦记的人就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一个人、一个家族、甚至某个皇族,不可能永远拥有某件或某些书法作品,收藏拥有都是暂时的。我们在《兰亭序》上面看到很多印章,那就是在传世的过程中,被不同的人收藏时,曾经的拥有者在上面留下的印记。

古代的纸质书法作品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每一个书法作品的收藏及流传背后,都有一个曲折的故事。

3、递减性。一个书法家故去后,他的书法作品,随着流传的过程,必将有最初的定数,逐渐在各种破坏中变得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一件真迹传世的书法家也大有人在。

历史上的战乱、灾祸、朝代更替、陪葬以及受“纸寿千年”的限制等,都会造成真迹的大批被破坏和流失。以王羲之书法为例,东晋末年,篡权的桓玄在逃窜时,将他所收藏的王羲之的作品全部投入江中;南朝梁武帝萧衍收集的王羲之父子的书法作品有78帙767卷,这批藏品在西魏攻陷江陵城之前,被梁元帝付之一炬,这是历史上王羲之真迹被毁灭得最惨的一次;隋炀帝也曾收集了大量的王羲之书帖,巡游时,带在船上以备阅览,不幸船只沉没,这批无价之宝也沉入水底;唐朝前期,是王羲之真迹收集最多的时期。唐太宗共征得王书真迹2290纸,装成13帙128卷, 并在每份上面都加印了“贞观”小印。但是一场“安史之乱”,又使王羲之的真迹大都毁坏和流失。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在王氏家族内部流传至七世孙智永,智永和尚临终传给弟子辩才,萧翼从辩才那里偷走后献给唐太宗,而唐太宗又将《兰亭序》带入自己的陵墓。南宋大诗人陆游作诗感叹:“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兰亭序》真迹失传了;到了宋朝,皇帝又重新收罗,但已为数不多了;明朝时已很难见到王羲之的真迹了;清朝时,乾隆皇帝得《快雪时晴帖》,误为真迹,视为稀世之宝,结果,也只是一纸摹帖。王羲之真迹的收集、整理、流传、毁坏和流失,都与皇家有关,可谓成也皇家,败也皇家。

传说智永在永欣寺书周兴嗣的《千字文》八百本,分送江南诸寺。传至今日,除了刻本之外,竟无一卷墨迹传世。今天我们看到的《智永真草千字文》竟是唐时假日本遣唐使之手东渡日本,在《东大寺献物帐》中明确被著录的本子。

古代的纸质书法作品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

古人书法流传的递减性,决定了保存下来的作品真迹的珍贵。2015年,黄庭坚的《砥柱铭》拍出4.36亿的天价,那么假若《兰亭序》在世,又会价值几何?

古代的纸质书法作品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黄庭坚《砥柱铭》局部

4、替代性。 为了解决真迹失传问题,历代又以临摹本、摹拓本、刻本等形式,大体保留原作面貌而传世。如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后,命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等四人,各摹数本,赏赐给皇子与近臣;又如北宋出版的《淳化阁帖》,就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官刻法帖,被后世誉为中国“丛帖始祖”。

清乾隆帝把自魏晋以来共134位书法家的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书法作品,择其精要,印制法帖共分32册,刻石500余块。因帖中收有被当时乾隆帝视为3件稀世墨宝的东晋书迹,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而珍藏这3件稀世珍宝的地方又被称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

古代的纸质书法作品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历史总会留下许多遗憾,留下许多可悲的情节。宋以后,虽然很难一睹古人墨迹的风采,但我们也能从这些临摹本、摹拓本、刻本上,大致领略古代书法大家的笔意,也算不幸中的万幸。可叹的是,就是这些著名的临摹本,也在代代相传中成为无价之宝。十二分期待的是,那些流落在世界各地的古人书法墨迹,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