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伏,这2类人群要当心易,气血波动大,不可轻易停灸

 环环书屋886 2017-08-24

一、这些人群,出了伏会很难受

(一)心血管疾病患者

从出伏到秋分(9月23日)的这35天,是气温波动、气血波动最大的时候,一天中的气温跨度可能达到10度

而昼夜温差大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血压波动,心血管疾病爆发!

然冬夏都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但心血管医生介绍,心脏血压最怕“一冷一热”这一折腾,很多患者此时更易中风心梗、甚至猝死。

如何养生安全渡过:

1、 警惕温差稳血压

当你血压升高时,刺激风池穴、人迎穴,大概5~15分钟之间,血压就会有下降的趋势。另外,睡觉时候保护腰腹后背,少睡凉席。秋瓜坏肚,伏天解暑的水果要少吃。

2、稳当血糖,没事搓手和下巴

刺激下巴上的承浆穴和手上的核桃鱼际可有效稳定血糖。另外也可用玉米须鲜品30克或者干品15克,加冷水400毫升煮开后再煮5分钟,有利尿降糖降血压的作用。

(二)正气不足之人

立秋过后,尤其是出伏后,多数人会发生嗓子干,咽喉肿痛,发高烧,同时伴有各种感冒的症状,其实这是患了外感,尤其是外感了寒邪。这是节气变化带来的人体的变化。

秋天主收,主降,人体虽然也会出汗,但是气机也开始向体内收缩,所以汗会变少,皮肤会开始干燥,这种干燥在有黏膜的地方会明显,比如口腔、鼻腔等。

这种收敛本是正常的变化,可如果身体正气不足,则易出现问题。就好比部队要做战略性撤退,如果部队战斗力不足,敌人一来,阵脚就可能乱了。夏天身体阳气在外,防御还是较轻松的,可此时气机向里收敛,漏洞就出来了,寒邪稍一来袭,身体就难以抵抗。

正气不足里的阳虚之人在秋后尤其的难受。

因为夏天天气温暖,阳虚之人身体还可以,可一旦天气变凉,则身体内的阳气不足以运化水湿,应付寒邪,就会生病,很多人一出伏就立刻出现腹泻,各种疼痛,各种怕冷,精神萎靡…

如何应对:

1、可以喝怀山药水,大补脾肺之气,令气血循环顺畅,趁热喝下去,有发汗的作用,

2、这个阶段艾灸,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艾灸补正气的穴位如神阙、关元、命门等穴。

3、阳虚之人可用温阳的方子泡脚:艾叶三克、干姜三克,熬水趁热泡脚,可以起到温养身体的作用。也适合冬季手脚冰凉的朋友。

二、出伏后为何还要坚持艾灸

三伏天艾灸是顺应天时的好时机,有人会觉得做好三伏灸就好了,出伏后就不需要继续灸了。灸友们可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

首先,中医养生讲究持之以恒,艾灸一段时间取得成效后更应继续艾灸以巩固;其次,出伏后迎来秋季,秋季气候多变,是一些疾病的高发期,艾灸可温经养肺,对身体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所以,出伏后我们依然要坚持艾灸

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气燥伤肺,因此需要养肺润燥,此时艾灸相应穴位如肺腧、合谷、太渊、气海等可起到调肺气、润肺阴的效果,对于干咳少痰、便秘、皮肤干燥等症皆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三、养皮肤,抓住黄金美容季

三伏已过,秋意未满,立秋到秋分是一年当中的「黄金美容季」。这段时间,阳气仍在体表,肌肤活性强,能很好地吸收营养,排出污垢,而且最重要的是,一立秋,肺气就开始旺了,肺主皮毛,所以“好皮肤,肺做主。

这段时间保养会格外见效,只要灸好相应穴位以透散面部风热、清理腠理污垢,再注意饮食调理,皮肤就能好大

对于皮肤粗糙,脸上或手臂上有很多像米粒似的小红疙瘩的,首推列缺穴艾灸。因为肺功能不好,汗孔就不能正常开关,体内垃圾就不能随着汗液排出体外,渐渐的就把毛孔堵住了,从而皮肤起小疙瘩。列缺是肺经络穴,通任脉,能同时调节肺经、大肠经和任脉,所以对于皮肤问题效果很好。

10种滋阴润燥的食物:冬瓜萝卜、 藕、洋葱、 海带、蘑菇、木耳、芹菜香蕉苹果。除了滋阴润燥,还有稳定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