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怡清丨中国民营企业家自身能力的转变

 timtxu 2017-08-24


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在成长过程中是非常辛苦的,因为当下中国都是第一代创业的企业家在做事情。


最典型体现为:


公司的发展完全基于企业家个人能力、管理方式和治理结构,再加上是个人持公司全部股份,这个时候他脑子一热就开始去做房地产了,脑子一热就开始买商铺了,脑子一热就把公司的钱拿出来去做投机生意了......


在公司他没有任何管制和约束,他既是股东,又是决策者和执行者。


他的资源比较狭窄。


因为是股东,所以要把所有的压力扛在自己身上;因为是决策者和执行者,所以还要承担管理人和经理人的角色。这恰好又跟自己的管理能力受限有很大关系。



一股独大的股权,导致所有的管理工作都要他自己操心。小的时候是要自己烦恼,稍微大一点的时候还要烦恼,再更大的时候他还要烦恼,烦恼的原因是既要决策、看市场、看机会还要抓管理。


随着企业的做大,管理难度会逐步增加,身边却没有人帮他出谋划策。


中国人的习惯是对能力不太重视的,不愿意花钱购买能力,更多的时候倒是情愿花钱购买资产。所以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发展开始停滞,往往最后心灰意冷。所以很多企业有了机会,有了第一桶金,想要从成功走向更大成功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会被淹没掉了。



过去国内企业的经营方式就像农家养猪一样,这个猪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喂养,喂肥了以后再卖肉分肉,而现代的企业已经不是这样了。


现代企业只要你有一个想法,就有人掏钱给你;你缺管理,别人会输送管理给你;你缺市场,别人会嫁接客户给你;你缺平台,别人会把一个更宽泛的平台给你。


当然,你缺钱,更不是问题。






马怡清

帮助你更好的

理解这个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