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根据四季调养身体

 为什么73 2017-08-24
2017-08-24 慧福生命文化


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灵枢·本神篇》中的“精神魂魄心意志思虑智”。  四时调养,历来为道教养生长生之士所重视。所谓“四时”,就是一年四季。古人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的本身就是一个小小的天地。为此,《灵枢·本神篇》:“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邪僻不至,长生久视。”关于一年四季的将息调养之法,就其大要来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又因为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

  春季将息法:立春养肝护肝:春季睡眠原则夜卧早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天为天地俱生,万物欣欣向荣,推陈出新的季节。为了应顺天地自然,养生应当夜睡早起,起身后可在庭园里散散步,活动活动肢体。此时,在精神行为上要爱惜生命,对人家要多说鼓励话,不要动辄训人罚人,“以使志生”。这些都是适应春气的养生之道,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将会损伤肝气;到了夏天,还会发生“寒变”的毛病,如此就“奉长者少”了。丘处机为元代全真道龙门道派的创始人,他在《摄生消息论》一书中指出:“春日融和,为眺园林亭阁,虚敝之处,用摅滞怀,以畅生气。不可兀坐,以生抑郁。饭酒不可过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又说:“(春日)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绵衣。老人气弱骨疏休怯,风冷易伤腠理(肌表),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以上这些,都是春天养生所必须注意的。

    

   夏季将息法:立夏养心:夏季睡眠原则夜卧早起养阳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夏天为阴阳两气相交,万物荣华充实,繁茂秀丽的季节。为了应顺天地自然,养生应当夜睡早起,不要为白天时间的增长而感到困扰,且保持肌腠皮肤的通畅。此时,在精神行为上不要轻易动怒,“若所爱在外”。这些都是适应夏季的养身之道,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将会损伤心气;到了秋天,还会发生“痎疟”的毛病,如此就“奉收者少,冬至重病”了。对于夏天的养生之道,丘处机《摄生消息论》认为:“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纳凉,以防贼风中人。饮食宜温软,不令太饱,畏日长永,但时复进之。渴宜饮粟米,温饮豆蔻热水。生冷肥腻,尤宜减之。若需要食瓜果之类,宜虚实少为进之。”说明即使夏天,饮食也宜防止过份的生冷肥腻,以伤脾胃,同时饮些豆蔻热茶,还对防暑降温有效。在纳凉方面,如果是年老体弱的,尤应注意不要因为贪凉而睡在穿风的走廊过道,以及露天空旷等处,以防弄出其他疾病来。此外另有一法,就是时时想着“冰雪在心”,用自身的意念来克服外界的炎热,这样就心定自然凉了

   秋季将息法:秋季养肺:秋季睡眠原则“早睡早起延续夏季“夜卧早起”的习惯,晚睡顺应阴气,早起顺应阳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天为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大地处于从容平定状态的季节。为了应顺天地自然,养生应当早睡早起,和鸡的睡起时间一样。此时,在精神行为上要使志安宁,收敛神气,使肺气清降,避免秋天肃杀之气的侵害。这些都是适应秋季的养身之道,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将会损伤肺气;到了冬天,还会发生“飨泄”的毛病,如此就“奉藏者少”了。关于秋天的养身之道,丘处机《摄生消息论》提醒:“但春秋之际,故(旧)疾发动之时,切需安养,量其自性将养。”又说:“又当清晨,睡觉(醒来)闭目叩齿二十一下,咽津,以两手搓热慰眼数次,多于秋三月行此,极能明目。”这些,都可供作养生家秋季将息的参考。
   

 冬季将息法:冬季养肾:冬季睡眠原则“夜卧晚起”睡觉要闭藏。所谓“卧晚起,必待日光要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醒了,我们就醒,太阳睡了,我们就睡。这不仅是冬季的养生原则,也是其他季节的一个养生原则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天为水冰地坼,天地万物处于闭藏状态的季节为了应顺天地自然,养生应当早睡晚起,避寒保暖,但又不要过份暖和而使皮肤出汗,藉以保护阳气。此时,在精神行为上要神气内守,使志若伏若匿。这些都是适应冬季的养藏之道,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将会损伤肾气;到了春天,还会发生“痿厥”的毛病,如此就“奉生者少”了。有关冬季的养藏之道,丘处机的看法是,天冷应当避寒就暖,但也要适可而止,能不烤火则不烤火,否则热气逼进体内,反而不妙。为此,如能做到:“宜居处密室,温暖衣衾,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不可冒触风寒。”就可以了。如系老年人,大冷天不要一早出门,以避霜寒的侵犯。如有条件,早起饮一小杯醇酒活血祛寒,晚上吃上点消炎凉膈的药,不使热气上涌,那就更理想了。此外,“切勿房事,不可多食炙燻肉面馄饨之类”。


我们致力于好文精选,部分文章及图片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15811825733         


欢迎您进入慧福生命文化(生命禅学)的空间


 分享智慧,收获智慧,分享慈悲,收获慈悲

 随喜赞叹分享(点击右上角分享朋友圈)功德!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