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司敬雪书院 2017-08-24

《论语》颜渊第十二。原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

古代中国以道德立国,推崇道德是华夏文明渊远流长的一个“大传统”,探讨这一传统,在现时代将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文明,而且也将有利于开掘和整合传统道德资源,当然这也会为我们构建新时代的道德文明提供一种历史借鉴。

在对道德的体认上,古代文化不仅从日常社会规范的角度上来把握,更从本体的存在意义上来解读。这表现在:道德一是被看成人性的规定性和前提,即“德者,性之端”(《礼记·乐记》);二是被视作一种普遍而超越的宇宙精神,“德也者,包天地之美,配日月之明,立乎四时之调,览乎阴阳之交,寒暑不能动,四时不能化;敛乎太阴而不湿,散乎太阳而不枯,鲜洁清明而备严威。”(《韩诗外传》)故此,道德也就被视为具有某种绝对价值的存在:“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而已矣。”(《周子通书·慎勤》) 古代社会为何如此重德呢?这可能一是受“人治”的影响。历史语境中的所谓“人治”,其核心是要求“治人者”(具言之即天子、帝王),应象古代传说中的圣人一样,爱民如子,举止可典。

孟子的仁政思想尤其体现了这一点。他认为“治人者”理当象个为民父母的样子,决不应自己花天酒地(厩有肥马、疱有肥肉)的“独乐”而不顾人民的饥寒,应象文王那样,与民同乐,爱民如子,看到人民转死于山谷,就象自己把他们推下去那样,心里感到愧疾而难过。后世魏征在劝谏唐太宗时,也是从此角度立意的。“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之安;食膏梁,则欲民无饥寒之患;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之欢。此人主之常道也。”(《贞观政要》卷2)史称唐太宗以“积德、累仁、丰功、厚利”自期许,看来,“人治”也自然会拉动统治阶级自身、尤其是社会对道德人格的追求。

君子之德风,必然会带来一片祥和的气象,使人人知道自行节制,不做违背道义之事。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水准一日千里地下滑,人们是否还坚守着内心的志向和操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