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高血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肝阳上亢型:有头昏脑涨、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等症状,劳累或者情绪激动时症状更加明显。 (2)肝肾阴虚型:有耳鸣目眩、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症状。 (3)阴阳两虚型:有耳鸣耳聋、心慌气短、下肢水肿、夜尿频多等症状。 (4)痰浊阻滞型:有胸闷心悸、食欲不振、呕恶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等症状。 (5)冲任不调型:主要出现在女性月经来潮时或更年期前后,伴随着潮热出汗、血压波动等症状。 【药物组成】牛膝30克,钩藤30克。 【制 法】将2味药择净,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 【用 法】待温时泡脚,可不断加热水以保持水温,加至盆满为止。每日晨起和晚睡前泡脚,每次30~40分钟,每日1剂。以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为1个疗程,连续1~2个疗程。 【功效主治】平肝潜阳,引热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药物组成)夏枯草100克,枸杞叶150克。 【制 法】将以上2味药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后去渣,取汁,与开水同入泡脚桶中。 【用 法】先熏蒸后泡脚,并配合脚底按摩,每天1次,每次30~40分钟,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平肝潜阳,清肝泻火。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药物组成】柿叶150克,香蕉皮300克。 【制 法】将以上2味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开水同入泡脚桶中。 【用 法】先熏蒸后泡脚,并同时进行脚底按摩,每天1次,每次30~40分钟。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息火降压。适用于肝阳上亢型、痰浊阻滞型高血压。 【药物组成】槐米100克,野菊花80克,苦丁茶5克。 【制 法】将以上3味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开水同入泡脚桶中。 【用 法】先熏蒸后泡脚,并同时进行脚底按摩,每天1次,每次30~40分钟。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软化血管,清热降压。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 【药物组成】杜仲40克,怀牛膝50克,益母草50克,夏枯草60克,生地黄30克,泽泻20克,槐花20克,钩藤15克。 【制 法】将以上药物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开水同入泡脚桶中。 【用 法】先熏蒸后泡脚,并配合脚底按摩,每天1次,每次30~40分钟。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软化血管,清热降压。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 (1)切勿盲目降压,须找出病因,对症治疗。 (2)饮食宜清淡,少吃动物脂肪及内脏,戒烟酒。超重者应注意减轻体重,尤其要减少盐的摄入量。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劳,适量参加体育锻炼。 (4)避免情绪波动和精神刺激。 ![]() 推荐书目 家庭泡脚良方 健康始于“足”下,中医学认为“足为六经之根”。现代医学认为,足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可见其重要性。泡脚,简称足浴,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之后放入热水中足浴,以达到刺激足部经络穴位的作用,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书从基础知识讲起,精心挑选了大量的传统中药泡脚良方,详细介绍了泡脚的基础知识以及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五官科常见疾病的泡脚疗法。方便有效的泡脚方体现了本书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 版权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