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彩色的清朝|在大英博物馆欣赏雍正粉彩

 闲情偶的 2017-08-25




 

    


      雍正皇帝从四爷到皇帝,在位十三年,期间留下许多历史悬案,至今为人乐道。无数的戏说和影视作品,总是塑造了雍正勤勉刻板,心狠手辣的刻板印象。但随着近年传统文化复兴,人们又逐渐发现雍正皇帝风流儒雅和铁汉柔情一面。




      著名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正是在雍正年间出版,而宫廷文化在艺术创作上,继承康熙朝的成果,更精益求精。

      雍正皇帝常令造办处的制作要—— “往秀气里收拾”、“往薄里磨做”、“往细处收拾”,加以受西风东渐的影响,创作出有别于康乾两朝丰富的皇家用器,为清代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如果说从瓷器颜色去辨认对一个朝代的印象,唐代是粗旷的三彩、宋代是低调清雅的青瓷,元明则是带有异域风情的青花,而清代则是釉上彩风行的时代,绚丽斑斓,是中国瓷器史上极为精彩的一页。清代彩绘瓷器的发展,在宫廷审美的引领之下,改变了瓷器装饰的表达方式。



——过去的瓷器图案,主要以花纹图案为主要装饰内容,而清代以来,中国传统绘画的手法和审美开始作为瓷器装饰,使瓷器作为使用器具同时,更具有艺术气息和观赏价值。


      康熙朝主要以青花见称,而粉彩作品,则仍处于摸索阶段,官窑传世作品殊为稀见。当时器物的胎骨较厚,彩绘也简单。直到雍正朝达到一个新的层次。《陶雅》中称赞“ 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 ”。可见在后世行家的眼中,雍正粉彩在清代彩瓷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雍正时期的官窑粉彩,首先是颜色极其丰富多样,往往一件器物上使用多大二十余种,增加了图案的表现层次,而且成色柔美透亮,自然秀美,加上雍正粉彩喜以花鸟作为主题,画工细致精雅,栩栩如生,使得器物整体观感上秀美多姿,极具文人气息。



 



——珐琅彩制作中常用的白色彩料“玻璃白”被工匠借鉴运用到粉彩瓷器制作当中,利用其对颜料的乳化功能,对单一的颜料产生晕染的效果,运用得宜,则能极大丰富颜料的层次感,能在瓷胎上制作出与笔墨画同样的效果。


      雍正粉彩之所以能在颜色上达到多变的境界,是当时吸收了西方传入珐琅彩的制作工艺,使彩色的图案装饰成为宫廷的潮流。当时的御窑工匠,先将瓷胎在高温中烧制成白瓷,再在白瓷上绘制图案,故称作釉上彩。绘彩用“玻璃白”打底,再在其上画出图案,更具需要洗出浓淡,最后用大约六百至九百度的低温烧制完成。


      烧制过程中,玻璃白里的矿物与颜料融合,让成品的颜色显得浅淡优雅,还能体现阴阳向背,富有立体感,使得彩瓷的装饰不再像过去那样颜色呆板粗旷,恰恰体现了雍正皇帝对器物秀美的追求。

 

——随着工艺发展,制作原料日渐易得,粉彩瓷器很快从皇家向民间流行开去,成为清代瓷器制作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此次大英博物馆之行,有幸能近距离欣赏到许多珍贵的雍正粉彩瓷器。从这些琳琅器物中,我们除了能从瓷器上彩绘花卉上的浓淡中去体会雍正朝釉上彩绘技术的高超,也能感受得到雍正皇帝审美的不同凡响。


      在这些瓷器上,我们看不到传统繁冗的花纹装饰。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留白,疏朗之中,足见典雅; 一花一草,精致细腻,可供细玩,远观又是如此清逸洒脱,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