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业经验应作为职校教师的入职门槛

 新用户19085124 2021-02-18

若问职业院校招聘教师有没有门槛?人们肯定答曰:有的。进而还会回答:不仅有门槛,有的院校门槛还挺高的。这里,人们所说的门槛实际上就是指学历要求。是的,有的职业院校招聘教师,本科文凭已经不考虑了,最起码要有硕士学位及文凭。

然而,职业院校的办学实践表明,仅有学历而没有职业实践经验,显然是无法胜任教学工作的。而且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教师应达到一定的学历水平,但超过了这个学历水平与任教能力并非正相关的。于是,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院校提出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在一些评估项目中,还提出了具体的比例要求。显而易见,这种“先入职,后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做法是违背了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明知如此,为什么还要这样做?笔者认为,这与政府主导、行政驱动机制下教育规模扩张有着直接的关系。通俗地说,政府把职业学校办起来了(每个县都要办一所职教中心),而且还提出了“普职比大体相当”的硬性要求,那么,职业院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同时也就必须引进大量的教师。因此,对职业院校来说,“先入职,后培养”实在是“情非得已”。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才有资格成为职业院校教师?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00年前就有过精辟的论述。陶行知先生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院校教师必须有“经验”。陶行知先生说:“直接教授职业之师资,自必以能生利之人为限。盖己立而后能之人,己达而后能达人,天下未有五生利经验之人而能教育人生利者。”“无治病之经验者,不可以教医;无贸易之经验者,不可以教商。百凡职业,莫不皆然。故职业教师第一要事即在生利之经验。无生利之经验,则以书生教书生,虽冒职业教师之名,非吾之所谓职业教师也。”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条标准来检验我们的师资队伍,答案恐怕是不言自明的。

2.在有“经验”的基础上,职业院校教师须有“学识”。陶行知先生认为:“职业教师不徒负养成生利人物之责,且负有改良所产事物之责。欲求事物之改良,则非于经验之外别具生利之学识不可。”这就是说,职业院校教师只有“经验”是不够的,还要在此基础上,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进取精神。陶行知先生进一步举例说:“吾国农业,数千年来所以改良者,亦此徒有经验而无学识以操纵之耳。故职业教师第二要事,是为生利之学识。”

笔者认为,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这“第二要事”非常重要,它触及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问题,即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满足于社会发展,而是要促进社会发展,并且要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对照我们现实的做法,仅仅提出了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闭口不谈“改良所产事物之责”,这就从根本上、源头上削弱了职业教育的功能,低估了职业教育的作用,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地位。

3.在有“经验”、“学识”的基础上,还要有“教法”。陶行知先生的基本观点是:所谓“教法”应该“随业而异”。有的应该是先学理论而后实践,有的应先实践而后学理论,有的则宜理论和实践同时并进。这些论述多么精辟、多么精准啊!反观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更擅长也更习惯实行整齐划一的做法,诸如要统一人才培养方案、统一课程标准、统一课程体系、统一实行“4.5+0.5”、“2.5+0.5”学制安排……。笔者不禁要问,陶行知先生的理论和我们现实的做法,究竟谁更科学,更符合职业教育的实际?

上述三个方面概况起来说,合格的职业院校教师应符合经验、学术、教法这三条标准。在陶行知先生看来,这三条标准并不是并列的。他认为,三者都具备固然好,但如果“三者不可得兼,则宁舍教法学术而取经验。”原因在于,如果教师没有学术教法而有经验,学生还可以模仿教师所为,“以生产事物”。“既能生产事物,即不失职业教育之本旨。”反过来,如果教师没有实际经验,也就谈不上方法精密了,即使学术水平再高,“断不能教学生之生利。既不能生利,则失职业教育之本旨矣。”最后,陶行知先生总结说,经验学术教法这三条标准都是重要的、必要的,但是,“三者之中,经验尤为根本”。

3.职业院校教师从哪里来?陶行知先生提出了三条路径:一是“收录普通学子教以经验学术与教法”;二是“收录职业界之杰出人物教以学术与教法”,这一路径是和职业教师“负有改良所产事物之责”相呼应的;三是“延聘专门学问家与职业之中有经验者同室试教,使其互相砥砺补益,蔚为职业教师。”接下来,陶行知先生分析了哪一类的专业可以采用第一种方法,哪一类的专业以采用第二种方法为宜,至于第三种方法,“不过为过渡时代权宜之策。”具体地说,“需经验较少之职业,利用第一法”,“但农工等职业之教师,性质迥异,非富有经验,不足以教生利。舍难就易,似不如采用第二法。”

品读陶行知先生的著作,笔者感慨良多。100年过去了,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依然是职业教育的短板。更有甚者,一天实际工作经验都没有的教师照样讲授专业主干课程,这难道不是误人子弟吗?这样的师资队伍结构,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吗?

笔者注意到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把教师企业实践这个问题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并且有针对性地出台了相关文件。但是,师资队伍建设是需要过程的。投入足够的经费,可以把一所职业院校的硬件迅速武装起来,却不能在短期内补上师资队伍这块短板。正因为如此,职业教育才更应该将人财物力主要用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因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套用梅贻琦先生的这句话,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所谓职业教育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经验学术方法三者俱佳的教师之谓也。

2017年8月8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