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武冈│桂竹村的“石头城”

 zyqzyq2009t463 2017-08-25


桂竹村的“石头城”


武冈稠树塘镇的桂竹村近日出名了,说是该村有一“石头城”。

于是慕名而去,由挂职桂竹村第一书记周晓龙和村书记左辉保带路。在路上,我询问左书记“桂竹”村名的来历,左书记说,听村里老人讲,本村有一个叫桂竹坪的地方,长了三棵水桶粗的竹子,此竹名为“桂竹”,村子因此竹而取名叫“桂竹村”。无独有偶,听老家是大甸的朋友说明朝朱岷王时期,武冈大甸的大竹山也长有水桶粗的竹子,山名也因竹子粗壮而叫“大竹山”也就是说“水桶粗”的竹子曾经在武冈至少两处出现过,现今武冈已没有水桶粗的竹子了。如此粗壮的竹子在云南临沧、西双版纳的边远地区还能看得到,但不叫“桂竹”,当地人叫“巨龙竹”。



来到了所谓的“石头城”,这里古树参天,绿荫环抱,迎面的微风徐徐吹来,丝丝凉爽迅速包裹全身,让人体会到清爽舒服自如的畅快感觉,这竟是一天然的避暑之地。前面映入眼帘的是看似规整却倾斜的一堆石头,像是年久失修垮塌的感觉,石块大小与武冈城墙用的石块一般大,这种看似规整却倾斜的石堆有多处,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些石堆的形成有人工的因素在里面。


当周晓龙书记带我们来到“石头城”的“城门”时,“有人工因素”这一想法,立即被推翻,这里的石块可用巨大来形容,大的石头长度可达二、三米,高度可达一米,宽度可达一、二米,石头的密度在2.5~3.3之间,取2.8的中间值,一块巨石可重达6~16吨,如此重量,靠人力搬动已是不可能,更别说用人力垒砌成墙了。


穿过“城门”来到一处开阔地,左边有一地下“石屋”,说是石屋,其实就是石窟,只是此石窟的形成有些蹊跷,一般的石窟都带有一些弧度,而此石窟却是方的,能容纳十多个人。据左书记说,抗日战争时期,一小股日本兵流窜到桂竹村,村民就把妇女小孩藏在此“石屋”中避难,从而躲过一劫。


右边是四、五米高的石墙,气势恢弘,堪比武冈城墙。据左书记介绍,此石墙绵延1000多米,但能看到的只有一百多米长,其余的在山野中被灌木或泥土掩没。左书记这一说法是可信的,因为在武冈晏田乡汽水村(与桂竹村相邻)也有类似的石墙,如果桂竹村的石墙绵延到了汽水村,那就不是1000多米长了,而是几公里长了,额的那个亲娘!想想都激动。




这里的植被很丰富,树干长满苔藓,说明这生态环境很理想。理想的生态环境,得益于村民有意或无意的保护,村民从来不在这里砍伐树木和采集石材,因这里曾发生了一件让村民不可理解的“怪事”,当年稠树塘镇修跃进水库时,部分移民来到了桂竹村,其中有三户人家在搭建房子时,同时到“石头城”搬了些石头用来建房,三天后,到“石头城”采过石头的人,头上都长了癞子。这件事后,村里人对“石头城”就有了敬畏之心,这里的一草一木,无人敢动,从而间接地保护了这里的生态,也保护了“石头城”。当然癞子一事不是什么神灵作祟,应是瘴气中毒。




“石头城”的形成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杰作,这种石块整然分层的结构,实属罕见,希望考古专家和地质专家能考察下,同时提出两点考察建议:

  • 考察石墙是否绵延到了汽水村?

  • 考察“石头城”的石质是否与武冈城墙的石质相同,或者说武冈城墙的石材是否取自桂竹等村?


关于第二点考察建议是基于下面考量:一是这里的石块是分层结构,易于取材。二是“石头城”有多处码放规整的石堆,其石块大小与武冈城墙的石块一般大,这些石堆是不是待运的修建武冈城墙的石料?三是在当地有一条二米多宽的青石板铺成的官道,在偏远的山村修一条二米多宽的石板路,是不是为修武冈城墙运石料而建?


期待考古专家和地质专家的考察!



刘长焱/摄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