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里常说的“湿气”到底是什么?

 一利阳光故事会 2017-08-26

中医里常说的“湿气”到底是什么?

我们常说的“湿气”,即湿邪,是中医体质的一种。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其实中医上说的湿邪体质也好,其他体质也好,都是亚健康状态的一种表现,是脾胃功能虚弱的一种症状。

中医里常说的“湿气”到底是什么?

那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为湿邪体质呢?

有以下几点,你看看是否符合吧。

  1. 是否整日无精打采,即使睡再久也好像睡不够?

  2. 刷牙有没有恶心干呕?

  3. 大便是不是黏黏湿湿?

  4. 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舌苔厚不厚?是否发黄发腻?

  5. 小腿肚子会不会经常发酸

如果你符合以上症状,那么湿邪已经渗透进入你的身体了。

中医里常说的“湿气”到底是什么?

既然知道“湿邪”是脾胃功能虚弱的一种表现,那么我们就要对症下药,赶走“湿邪”!

当然,这还算不上是病,但是也不容小视。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调养:早睡早起,保持心情愉悦;窗户记得通风,给房间换换气;忌烟忌酒,饮食清淡;适量运动,多出去走走散散心;吃些养胃的食物,早上起早熬上一碗桂圆莲子羹,岂不美哉!

这都是一些我们都懂的道理,很简单,对不对?

但是,你能做到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