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年调味品行业收入2649.10亿元 同比增长14%

 昵称44929249 2017-08-26

2014年,调味品行业处于行业不断细分、市场不断集中的高速成长阶段,细分行业中的龙头公司不断扩张,新产品层出不穷,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消费量稳步增长,持续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产业集中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行业概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调味品和发酵制品制造主营业务收入2649.10亿元,同比增长14%;利润总额225.50亿元,同比增长14.6%。根据行业品牌100强统计,2014年调味品行业生产产量平均增长率为10.48%,各重点分支产业中,除酱腌菜出现产量下滑,其他产业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依次为蚝油、腐乳、食醋、酱类等产业。

表12014年调味品、发酵制品经济效益

企业数(个) 收入-亿元 同比 利润-亿元 同比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总计 1088 2649 14 225.5 14.6
味精制造 79 440.8 23.6 31.6 38.6
酱油、食醋及类似制品制造 396 903.5 11 100.6 12.2
其他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613 1304.7 13.1 93.3 10.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22014年调味品行业重点分支产业产量及增长率

企业数(个) 2014年产量(吨) 同比增减(%)
酱油 28 3255217 3.46
食醋 28 1272869 16.59
酱类 29 732342 14.21
复合调味料-不含鸡精、鸡粉 22 234402 11.67
鸡精(鸡粉) 16 332120 10.28
酱腌菜 9 191084 -3.01
火锅调味料 7 114950 12.27
香辛料和香辛料调味品 8 129209 13.80
调味料酒 12 188474 13.83
蚝油 7 399967 24.28
腐乳 10 111388 19.38

资料来源:2014年度中国调味品品牌企业100强统计

(二)行业发展分析

1、价格

由于消费者需求档次的提升,调味品的消费档次也不断提升。再加上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和缓解制造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和经营成本的压力的需要,促使调味品价格水平的提升。同时大众餐饮对降低成本的需要以及强势品牌对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需要也促成企业开发中低档的产品,降低调味品的价格。因此调味品价格会向高价和低价两个方向发展。

2、市场

1)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大企业以产品品牌和企业效益为发展侧重点,中小企业面临更多的压力,采取跟随策略,行业优胜劣汰也将加速。国有企业加大改制力度,各种形式的配套改革取得成效。一些民营企业定位明确、市场意识强烈,发展速度很快。跨国食品集团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段,占据了一些细分子行业的龙头地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态势,同时促进了国内调味品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各种所有制企业纷纷抢占位置和市场,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2)渠道变革加剧

调味品销售渠道包括家庭消费、餐饮行业和食品加工业,各细分渠道在运营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每种渠道对品牌、品种、品质、配送、服务的要求也不一样,同时覆盖渠道所需要的帐期资金要求和营运成本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是电商在调味品领域的发展,必将成为调味品行业企业全渠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渠道类型。因此,也为各类规模的调味品企业创造了生存空间。

3、投资

由于调味品行业品牌建立比较困难,资本倾向于通过收购来进入调味品行业,可以减少相对较长的摸索过程。同时由于调味品行业的稳定性、持续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也被资本市场关注和了解,因此调味品行业近年来频繁受到资本市场青睐。比如目前已有近16家调味品企业成功上市,鲁花向酱油类、食醋类发展,金龙鱼也在寻求调味品市场机会以及巴菲特收购亨氏寻求风险投资或价值投资等。

4、区域分布

受中国饮食文化影响,全国各地饮食习惯差异明显,形成了“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饮食格局,因此调味品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由于调味品行业呈现出“诸侯割据,区域为王”的业态,许多品牌只能覆盖到各自的区域市场,行业缺乏强势的全国性的统一品牌,因此调味品行业是为数不多未完成整合的行业。目前,中国的区域调味品品牌,已经形成特色的有粤系调味品、川系调味品和沪系调味品等。部分地方区域品牌通过占领大的品类、通过大路产品进行产品上的创新、在营销方式上创新,以及在产品包装上的方便性,或产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方便性,利用新的利益点来取得突破,拓展全国市场。

5、行业集中度

调味品目前的品牌集中度比较5年前有了很大提升,并且产品大类的集中度提升空间还比较大,我国酱油、食醋行业集中度提高是长期趋势。调味品品牌将会形成全国一线品牌和区域性品牌两大阵营,由于资本聚合力量的加大以及消费者品牌意识的提高,品牌集中度提升是行业大趋势,鸡精、腐乳、酱油和蚝油行业集中趋势较为明显。从世界范围来看,鸡精、酱油类产品已经形成品牌集中。目前市场竞争由不饱和竞争,到行业集中度提高,行业中大企业开始主导市场,如海天、美味鲜和恒顺等,从产品、渠道、价格和市场方面加剧竞争,促使中小企业加速退出市场,很多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只能退回二线市场,或是考虑退出行业,或是已经面临被淘汰的局面,促使地级市场竞争加剧。

6、重点行业

1)、酱油

酱油产业是调味品行业的第一大产业,产业产销量和企业规模均居调味品行业首位,产业发展潜力大,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将带动产业平均利润率的增加,尤其是规模企业的利润率增加更加明显,因此,酱油产业近年来备受资本市场的关注和青睐。海天、加加的成功上市,带动了酱油企业上市的热潮,也吸引了更多资本对酱油产业的关注。同时证券市场的改革,也为酱油企业上市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渠道。可以看出,随着国家政策、食品安全和消费升级三个方面的影响将引导消费向大品牌集中,优秀酱油企业有望凭借产品和渠道优势,分享行业快速增长并抢占市场份额。另外酱油企业也需要通过优化内部管理降低管理费用,改进生产技术以降低生产费用,增加产量以获得规模经济,提高售价转出部分成本压力等措施,化解原辅料价格上涨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作为中国调味品产业中品类最大的酱油行业,必将带动整个调味品行业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对著名品牌企业100强统计得知,2014年百强企业(28家)酱油总产量达到325.5万吨,平均增长率为3.46%。产品产量上,前三名的企业为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产量分别为1304578吨、721327吨和258318吨;产量增长前三名的企业为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北京老才臣食品有限公司和东莞市永益食品有限公司,产量增长率分别为65.4%、30%和17.06%;9家企业出现了负增长。

酱油行业集中度分析:

2014年度酱油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6家,占总数(28家)的21%。

2014年度酱油产量在5-10万吨的企业有2家,占总数(28家)的7%。

2014年度酱油产量在1-5万吨的企业有10家,占总数(28家)的36%。

2014年度酱油产量在1万吨以下的企业有10家,占总数(28家)的36%。

2)食醋

由于我国各地区对食醋的风味要求不尽相同,食醋行业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江苏、山西、山东、四川等地,全国性的大型食醋企业基本没有形成。从竞争格局来看,我国食醋行业可以分为二个层次,一是各区域性强势品牌,以山西、福建、江浙、四川的四大名醋为主,代表性产品有恒顺香醋,山西水塔老陈醋、保宁醋、永春老醋等,这类企业产品均具地方特色,或集各特色之所长,产品质量上乘,在销售网络上已突破了单一的地区限制;二是小规模工厂或家庭作坊,这类企业销售覆盖半径较小,产品质量一般、价格低廉。随着食醋的各种功能不断被挖掘,近年来,各种食醋新产品层出不穷,如果醋、保健醋等,食醋产品功能化、多元化趋势愈加明显。通过在食醋生产中加入其他新原料并对食醋功能的进一步挖掘,可以为食醋生产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2014年百强企业(28家)食醋总产量达到127.2万吨,平均增长率为16.59%。产品产量上,前三名的企业为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水塔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保宁醋有限公司,产量分别为269100吨、255600吨和91080吨;其中,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293.77%、太原市宁化府益源庆醋业有限公司28.71%和北京老才臣食品有限公司21.95%位列食醋产量增长率前三位;2家企业出现了负增长。

食醋行业集中度分析分析:

2014年度食醋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2家,占总数(28家)的7%;

2014年度食醋产量在5-10万吨的企业有6家,占总数(28家)的21%;

2014年度食醋产量在1-5万吨的企业有12家,占总数(28家)的43%;


2014年度食醋产量在1万吨以下的企业有8家,占总数(28家)的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