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讲到凭借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一举解决了将猪器官移植到人体内的关键难题,可以预见猪在医学研究中的作用将越发的重要。眼看实验动物界一哥地位不保,小白鼠们搞了个众筹让小编我替它们写篇软文介绍一下它们对人类的贡献,小编看在它们曾帮小编顺利毕业的份上便答应了……
提起老鼠,多数人脑中浮现的都是令人讨厌的害虫形象(当然迪士尼的米老鼠以及猫和老鼠里的杰瑞除外)。但有一类“老鼠”却凭着“肤白貌美”等特点获得了医学工作者的青睐,并和他们每天上演着相爱相杀的故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白鼠”。 其实可以用来做试验的动物品种很多,除了猪和“小白鼠”之外,还有兔子、狗、羊、猴子、猩猩等。但小白鼠是凭借什么过硬的本领逐渐成为实验动物界的阿里巴巴的呢? 如果说用大猩猩和猴子做实验,都容易理解,近亲嘛!可小白鼠跟人类的差别巨大,为什么就可以用来为人民服务呢?从动物等级上说,小白鼠虽然体形小,但也是哺乳动物,进化水平并不比其他哺乳动物差,小白鼠的基因和人的基因有90%以上的相似度,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基本和人一致,实验结果跟人体十分接近,可以满足大多数科学研究的需要。很多人类难以治愈的疾病可以在小白鼠身上找到相似性状,从而加以实验发现治病基因。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小白鼠经过实验员的培养,可以产生出一些特殊品种供于试验,如免疫缺陷的裸鼠,这种培育技术在猴子等其他动物身上很难实现。
此外,小白鼠遗传基因有很好的稳定性。同一窝纯种小白鼠,有着几乎完全一样的遗传特性,说简单点就是,同一窝小白鼠都像是克隆出来的一样,用不同的药品试验,都象是在同一个个体上开展的,方便比对,不会因为试验个体的差别而产生其它多余的结果,这对科学试验是很方便的,排除了个体差异的影响。
许多实验需要统计学分析,这就要求一定的数量,小白鼠繁殖力强,在人工繁殖条件下,一年产仔胎数6~10胎,每胎8~15头,可以满足实验需求用量,据统计每年美国用于各种科学实验的小白鼠估计有2500万只。其次,老鼠繁殖周期快,质量小,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较强,且容易标记。所以药物或现象在它的身上可以比较快的显示出来。这样就大大缩短了科学家实验的时间成本。
其实很多实验用猩猩等与人更近似的动物做最好,但使用猩猩太昂贵了。从饲养成本角度来说,小白鼠真是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饲料消耗量少,又不挑食,猩猩做得到吗?另外,饲养小白鼠需要多空间?一个小笼子就够了,一个房间可以喂养上百只小白鼠。但是一个房间能养一百只猴子吗?还有就是这些大型的哺乳动物受到动物保护协会的保护。那么多不“人道”的实验也就受到限制了。
最后小白鼠还有一个受人青睐的特点,那就是它们体形小、好控制。试想一下,一个大猩猩站在你面前,你敢随便往它身上扎针吗?但是小白鼠就不同了,可以任你摆布。 “小白鼠”是野生鼷鼠的变种,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种。实验鼠、小白鼠是指被普遍用在生理学、医学、药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中作为实验动物的白色皮毛大鼠或小鼠。大鼠的种类通常是褐鼠(Brown rat / Rattus norvegicus)、小鼠的种类通常是小家鼠(Housemouse / Mus musculus)。
大鼠主要品种品系
每一种新药、每一个进步,都是用大量实验动物的生命堆积起来的,向为科学而献身的生命致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