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爱情以外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08-27

清雍正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十二幅)之七夕乞巧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七夕古时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女儿节。


首先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诗经·小雅·大东》从天文星卜上对天河中牵牛、织女两星就有较为写实的描述:“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huàn)彼牵牛,不以服箱”。这应是“七夕”神话传说的雏形。自春秋战国开始,牛郎和织女两星宿的传说逐渐受儒家伦理和诗教的双重影响,到汉代已演化成为神话,并附会鹊桥相会的情节。南北朝时期,这一传说的结构、情节不断丰富和完善,最终演绎成凄婉、动人的神话故事迎合了众人的情感意愿,被大家接受和述说千年。


 “七夕”节缘起于该神话故事,其风俗习惯也与此文化内涵相关。中国古代群体的信仰观认为,神化中的织女是仙界的巧妇,这种能织出天成锦绣的女工,应是世间女子追求并向往的,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七夕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于是,与此风俗相关的“乞巧”活动应运而生。


“乞巧”二字最能阐述七夕节的意义,而这一天的活动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活动内容有记载的多达数十种: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应巧,拜魁星、拜织女,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吃巧果等。


辽代  银錾刻卷草纹六方针筒

观复博物馆藏


女子在七夕夜以五色线对月穿七孔针,过者为巧。现可见最早关于穿针乞巧的文献记载是东晋葛洪所著《西京杂记》中写道:“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南朝时,穿针乞巧风俗更盛于从前,顾野王在《舆地志》里就曾记载南朝齐武帝萧赜时甚至曾专门修建一座“穿针楼”,宫女们在每年七夕这天都要登楼穿针。唐代有诗一首就以《七夕》为名,“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诗人崔颢为我们描述了唐代长安过七夕的场景。后至宋元明清,穿针乞巧的活动延续不断,清乾隆《缂丝七夕图轴》中有表现侍女静心凝神“对月穿针”的画面;清宫在七夕夜晚还会举行穿针比赛,成为宫中女子最为期待的盛会,借此祈求心灵手巧、幸福美满。


清乾隆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穿针乞巧,明清时还流行“丢巧针”,又称作“丢针影”“丢针儿”。明代沈榜曾在《宛署杂记》中详细描述“丢巧针”的做法:“燕都女子,七日,以碗水曝日中,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这正是投针应巧。在张之的《红楼梦新补》第八十七回潇湘馆漂针女儿节 怡红院伤情夜半时里有“七月初七,巧节。众女儿漂针,谈论七夕故事。”的桥段。


清代  铜魁星点斗像

观复博物馆藏


拜魁星,晒书则是针对男子而言的,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但史料中都有记载,前者为考取功名,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除祭拜魁星,古代七夕更常见的是祭拜牵牛、织女双星,其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皆是对中国古代星宿膜拜的体现。晒书则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满腹才华。


宋代  白釉红彩磨喝乐坐像  

开封大学大观博物馆藏


“磨喝乐”是梵文音译,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儿子,佛教天龙八部之一,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一番汉化,由蛇首人身的形象演化为可爱儿童形象,成为“七夕”节供奉牛郎、织女的一种土泥偶人。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两宋时期,每年的七夕节,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用“磨喝乐”来供奉牛郎、织女,借此来实现“乞巧”和多子多福的愿望。


清乾隆  琉璃螭龙纹合卺杯

观复博物馆藏


当然七夕也被古人演艺了很多爱情故事,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述的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长生殿七月七日互相盟誓的情景:“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尤其是后面两句,被后世广为传唱,成为描述夫妻恩爱、忠贞不渝的佳句。少女少妇每逢七夕夜,盛装打扮,纷纷在月下秉烛焚香,除了向织女祈愿心灵手巧,同样也期望婚姻美满。


总体来看七夕还是一个激励青年男女勤学苦练,积极向上的一个节日,不局限于所谓的爱情。

 

参考文献:

《契丹王朝·内蒙古辽代文物精华》;

《纤云弄巧话七夕》鲁颖,《紫禁城2008.8》;

《明清夏秋两季主要节令》何孝荣,《紫禁城199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