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风暴”参战双方力量比较

 cat1208 2017-08-27

斯大林格勒战役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战役后期,苏军动用3个方面军发起天王星战役,将入侵斯大林格勒的德国第6集团军合围,为了拯救这支部队,德军最高统帅部(OKW)立即着手制定和实施旨在解救被围部队的冬季风暴Wintergewitter)计划。事实上,这份解围计划最初包含两个方向的协同作战,即霍利德集团军级支队在下奇尔斯卡亚桥头堡的突击和第4装甲集团军在科捷利尼科沃方向的突击,然而由于战场态势变化、解围兵力不足和地形条件限制等因素,最终只在后一个方向上进行了实质性的解围行动。

 
12 2 日第4 装甲集团军与第51 集团军在库莫亚斯基阿克塞河对峙

 

关于第4 装甲集团军的兵力,就苏方观点而言,以德波林主编的苏联版《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六卷》的叙述最为典型:“反突击开始前,这个突击集团共拥有三个坦克师、一个摩托化师、五个步兵师、两个空军野战师、两个骑兵师,以及从统帅部预备队抽调的分队和部队,其中包括一个‘虎式’坦克营……德军为解救斯大林格勒守军共出动12.4 万人,坦克650 辆、火炮852 门、飞机500 。”这个数字很明显是按照苏军一贯的思路计算出来的,在评估当面德军实力时,先根据编制表算出满编时的兵力,再结合战况和侦察结果进行加工,其结果往往远高于实际情况。

 

4 装甲集团军包括第57 装甲军、罗马尼亚第6 和第7 军,包括3 个德军装甲师、1 个摩托化步兵师、1 个正在组建的空军野战师、4 个罗马尼亚步兵师和2 个罗马尼亚骑兵师。齐装满员的第6 装甲师第11 装甲团在完成整补后装备有Ⅱ号坦克21 辆、Ⅲ号坦克105 辆、Ⅳ号坦克24 辆,指挥坦克9 辆,共计159 ;第41 坦克歼击营有马德尔Ⅲ坦克歼击车6 。在经历12 3 日至4 日的前哨战之后,可用坦克下降至115 辆,坦克歼击车下降至5 辆。随着故障和战损坦克陆续得到修复, 12 7 日的可用坦克数又恢复到139 辆(21 辆Ⅱ号、66 辆长管Ⅲ号、26 辆Ⅲ号N23 辆Ⅳ号和3 辆指挥坦克)。该师配属有1 个突击炮营,装备有42 辆Ⅲ号突击炮,但到达时间较晚。其他单位实力基本完好,波赫勒宾一役中第114 装甲掷弹兵团1 营及其配属的炮兵和反坦克部队受到一定损失,但是显然还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1941 5 月准备参与巴巴罗萨作战的第6 装甲师下属第65 装甲营的Ⅳ号坦克。由于第6 装甲师是由轻型师改编而来的,因此其所装备的坦克在质量上不如早期成立的装甲师(如第1、第2 和第3 装甲师)。注意坦克正面醒目的白色“XX” 标记,这是第6 装甲师的标志

 

相较之下第23 装甲师就要寒酸多了,第201 装甲团11 18 日从高加索撤出时还剩下多少坦克已经不得而知,被广泛采信的顿河集团军群12 5 日的记录是69 辆(11 辆Ⅱ号、32 辆Ⅲ号、26 辆Ⅳ号)。艾伯特·西顿给出的数字也差不多(63 辆),也有一说为40 辆(5 辆Ⅱ号、27 辆Ⅲ号、8 辆Ⅳ号),格兰茨则采用了最少的数字——30 辆(4 辆Ⅱ号、17 辆Ⅲ号和9 辆Ⅳ号)。北上途中蒂尔曼(Tilmann)上尉的第201 装甲团2 营在萨利斯克(Salsk)获得了22 辆装备48 倍径75 毫米主炮的Ⅳ号坦克,坦克团重组之后,其下属的三个营每个都装备有36 辆可投入作战的坦克,总计保有量应当在108 辆左右。保罗·卡雷尔给出的数字则是93 辆。各装甲掷弹兵营在高加索的损失一时难以补充,有的营作战兵力已经降到了200 人以下,实力较强的也不超过400 人。SPW 营有装甲运兵车60 辆,第128 装甲掷弹兵团1 营交还了3 75 毫米牵引反坦克炮,接收了12 门相同口径的自行反坦克炮。


1942 11 18 日,第17 装甲师装备有9 辆Ⅱ号坦克、30 辆Ⅲ号坦克、18 辆Ⅳ号坦克和3 辆指挥坦克,总数为60 辆。另有一说为坦克54 辆,装甲掷弹兵2300 名。不过据师长埃特林将军回忆,他的师南下赶赴斯大林格勒时只有30辆坦克,没有装甲车,只有1 2 辆侦察车,由于30%40% 的卡车正在大修,每个营都必须有一个连步行行军,这些倒霉的连只得凑成一个新营跟在全师后方,一个维修连甚至把维修车间都留在了奥缪尔。第17 装甲师有一些“稀罕货”,包括5 门罕见的Pak 41 型反坦克炮,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锥膛设计,发射的钨芯穿甲弹可以在1000 米距离上以30 度角击穿94 毫米的装甲。该师还有5 门缴获的苏制76.2 毫米F22 型反坦克炮,其正式编号为Pak 38r)。战争期间德军曾大量起用两种苏式火炮,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苏联的1936 年式76.2 毫米野战炮,这种火炮在开战之初曾被大量缴获,德国人进行改装之后即将其重新投入苏德战场作为反坦克火炮使用,这种火炮性能不算太好,却相当适用,配上德国人设计的改进型弹丸并将药室加大以后,它的性能变得非常可靠;另一种是1939 年式76.2 毫米野战炮,它是前者的改型。

 

综上所述,发动进攻的两个装甲师共计装备有坦克约232 辆,加上在解围开始一星期后才投入战斗的第17 装甲师,第57 装甲军共有坦克292 辆、轻型野战炮27 门、重型野战炮21 门、75 毫米及相似口径的反坦克炮40 门、57 毫米口径炮21 门、37 毫米口径炮6 门。

 

在解围行动开始之前,罗马尼亚部队已经部分恢复了战斗力,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有39000 人,但作战部队只有12000 人。也有资料指出罗马尼亚第6 军兵力约为3000 人,编入波佩斯库战斗群(Dumitru Popescu)的骑兵第5 和第8 师约4500 人。罗马尼亚第7 军下辖实力保存相对较好的第4 步兵师、克里斯塔集群和由第1、第2 步兵师残部整编的新罗马尼亚第1 步兵师,3 支部队的作战人员共计8600 人,拥有反坦克炮35 门。如果不考虑其中大部分都是口径为37 毫米或47 毫米的德军淘汰货的话,这也许算得上是一支可观的力量。此外,还有一个混合了德军和罗马尼亚军队的潘维茨战斗群,根据12 22 日的统计,该战斗群包括第29 摩托步兵师战地补充营、雷蒙特纳亚警戒队、1 个装甲连、2 个罗马尼亚摩托化步兵连和2 个突击炮连,共有8 辆突击炮。

 

在苏联出版的各类文献中,还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那就是重型坦克是否参加了解围作战的问题。在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回忆录中,都有德军在解围作战中使用虎式重型坦克的记载。在萨姆索诺夫的著作中有这样的片段:“12 16 日,敌人在上库姆斯基地区、近卫第2 集团军占领的地段上以及第51 集团军正面上的第一舒托夫地区内集结了主要力量。敌人仍不放弃解除对第6 集团军封锁的企图,鏖战在上库姆斯基进行着,装备有新型虎式重型坦克的第65 营支援第6 装甲师的进攻。”德波林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也煞有其事地写道:“这种虎式坦克的装甲厚达100 毫米,并装备有火力强大的88 毫米火炮,这种坦克在苏的战场上还是首次使用。”这一说法也被第51 集团军战史所采用,文字几乎如出一辙。

 
冯·里希特霍芬(右)。他的第4 航空队负责为东线南部的德军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德军将领的回忆中竟然也出现了虎式坦克。在《纳粹将领的自述——命运攸关的决定》一书中,蔡茨勒说道:“(解围行动的)总指挥官是第4 装甲集团军指挥官霍特将军。归他指挥的有三个多少算是满员的装甲师,一支实力薄弱的步兵部队担任侧翼掩护,以及一些包括虎式坦克营在内的总司令部直属部队。”两方说法互相印证,也就难怪虎式坦克参加解围作战的误传一发不可收拾了,即便是在近几年关于德军重型坦克研发使用情况的研究比较深入之后,仍有相当一部分关于“冬季风暴”行动的文章在不断引用这一说法。事实上,正如许多资料中已经指出的那样,虎式坦克在东线的首次登台是在列宁格勒地域,而第一次出现在东线南段的虎式重型坦克来自第503 重装甲营,该营前两个连于1942 12 21 日装车东进,次年1 5 日才投入战斗,这一点可以为第503 重装甲营成员弗朗茨- 威廉·洛赫曼博士的回忆所证实:“……我们碰到了很多从东面撤下来的部队,比如第17 23 装甲师、第16 摩托化步兵师和党卫军第5 维京装甲师……从1943 1 5 日开始,我们就投入到了持续不断的战斗中……”可见根本不存在重装甲营参加解围作战的可能。

 

那么这个1942 12 月出现在阿克塞河两岸的“重型坦克营”源自何处呢?《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标明的资料引用来源是“苏联国防部档案馆,全宗220,卷宗类目445,卷11,第447 张”。这份资料的真正面目很可能是机械化第4 12 16 日的作战记录。文中提及的第65 装甲营是德军早期建立的装甲部队之一,1937 10 12 日成立于德国森讷拉格(Sennelager)地区,被配属给第1 轻装师也就是第6 装甲师的前身。因此第65 装甲营极有可能是苏军使用旧有情报判断当面之敌造成的混淆,也不排除是宣传机构或被俘德军官兵为混淆苏军视听而有意为之的。而前线官兵所目击到的虎式坦克,有人推测是当天刚刚赶到的突击炮,但两者外形相去甚远,真相恐怕是永远无从知晓了。

 

为解围部队提供空中支援的是第4 航空队,它的指挥官里希特霍芬上将在夺取克里米亚半岛的战斗中与曼施泰因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负责支援第57 装甲军的是菲比希的第8 航空军和普夫卢格拜尔的第4 航空军,战斗机部队包括JG 3 联队和JG 52 2 大队,装备Bf 109G2/4/6,俯冲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部队为StG 2SG 1 ZG 1 联队。菲比希将军还从执行空运任务的KG 55 KG 27 两个联队抽调了一部分He 111 去执行近距离对地支援任务,他认为第4 装甲集团军在这些轰炸机的支援下取得的战术胜利远比多往包围圈中送几吨物资更有价值。12 9 日,4 航空队下达命令,一旦第57 装甲军开始进攻,第4 航空军就将所有可用力量总计179 架飞机(不包括侦察机)投入战斗,以确保装甲师能够冲到泽蒂(Zety)和上赞里钦斯基(Werchne Zarizinskij)附近的高地。而在第48 装甲军开始进攻后,空中支援的重心就移往奇尔河方向,这一地域目前正由第8 航空军负责。

 

“天王星”攻势发动时,JG 3 联队部、第1 和第2 大队正驻扎在包围圈内的皮托姆卡和塔特辛斯卡亚(Tatzinskaja)机场。12 15 日,JG 3 在包围圈内的大部分飞机转往莫洛索夫卡和塔特辛斯卡亚机场与友军汇合,随后投入到了解围攻势中。

 

苏军宣称双方力量对比大致如下:我方34000 人,敌人76000 人;坦克是我方77 辆,敌人500 辆;76 毫米和口径更大的火炮和迫击炮我方是147 门,敌人340 门。第51 集团军宣称火炮数有所差别,己方为319 门火炮和迫击炮,轴心国部队为510 门。萨姆索诺夫据此断言“(德军)人数和火炮是苏军的两倍,坦克则是六倍以上”。平心而论,51 集团军实力的确相当薄弱,在140 公里长的战线上仅有步兵第30212691 师和骑兵第4 军,装备各型火炮和迫击炮总计419 门。平均下来,每个师兵员近4000 人,分摊的防御正面宽达28 公里,每个连兵员仅有3050 人,而每公里只有坦克0.5 辆,火炮和迫击炮3 门。但与德军不同的是,苏军习惯于将战斗力较强的装甲和炮兵部队留作预备队,战时再“按需分配”。正如霍特所言:“我们过高地估计了前线苏军的实力,但我们总是低估他们的预备队。”前面给出的数字很明显只算上了第51 集团军自己的坦克部队,而忽略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预备队,例如坦克第234 团的39 辆坦克、喷火坦克第235 旅的KV-8 喷火坦克以及机械化第4 军的坦克。根据12 1 日的统计,机械化第4 军有官兵11703 名,T-34 T-70 坦克79 辆,BA-64 装甲车97 辆,卡车1244 辆。而他们在计算德军兵力时,不仅涵盖了近40000 名罗马尼亚官兵,还算上了第15 空军野战师的10000 名闲卒。

 

近卫第2 集团军更是1942 12 月东线最为完整的部队之一,共有官兵90564 人。其中近卫步兵第1 军有35764 人,近卫步兵第13 军有37664 人,近卫机械化第2 军有17136 人,坦克有200 辆。在从坦克第5 集团军抽调的坦克第7 军(KV-1 20 辆、T-34 41 辆、T-70 31 辆,92 辆)和最高统帅部直接调拨的机械化第6 军赶到之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很快就在兵力上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当然,苏军面临的困难不仅是兵力不足,补给问题自反攻以来就一直困扰着他们。直至11 月底,受伏尔加河流冰的影响,突击第5 集团军、第51 集团军以及坦克第7 军的物质保障都很不足,弹药和燃料特别短缺,这势必会影响部队的作战效能。但有必要说明的是,德军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们漫长而暴露的补给线不仅受到泥泞道路的拖累,还时常受到苏军对地攻击机和轰炸机的威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