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柴胡汤验案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7-08-27

邢斌

 

  陈某某,女,26岁。

  2012年9月20日初诊。

  主诉:发热2天。

  病史:前天下午突感胸闷,当晚7点后自觉身热,测体温为38℃,10点后体温下降至37.5℃。下半夜开始恶寒,白天开始热退。昨天上午胃脘不适,伴有口苦口干。白天无发热,晚上7点后又觉身热,测体温为37.5℃,10点后升高至38℃,发热时感口苦,因为身热而难以入睡。小便可,便溏。舌质红,少苔,边有齿痕,裂纹多,脉细数。

  处方:柴胡24g,天花粉15g,太子参15g,黄芩12g,甘草6g,生姜3片,红枣6枚,1剂。

  煎煮两次,于发病前1小时(即晚上6点)顿服。

 

  效果:9月20日晚上6点服药,当晚体温依然是38℃,伴有泄泻,但身热的感觉减轻,故当晚安眠。

此后再未服药,9月21日、22日两晚均无发热,但有泄泻。9月23日一切恢复正常。

  患者为我学生,此处方为我们合议拟定的。其舌象素来质红少苔,边有齿痕,并有较多裂纹,且有口干。故医者不能一见其舌便认定为阴虚发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